浅析城镇化的“人去楼空”现象
2015-03-11张贝贝
张贝贝
摘 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是收入和教育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红利。重温马克思的这些经典理论,运用《资本论》中一些基本的理论原理,如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支配劳动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等等,结合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的迁徙和撤离,致使“人去楼空”,即楼房犹在,却无人居住,造成大量闲置的状态进行若干思考。
关键词:《资本论》;劳动力转移;剩余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3-0165-02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很多地方,在行政权力的主导下,城镇化往往演变成一种“造城运动”。这其中造成了很多农民“被上楼”。而中国所进行的城镇化绝不是把村庄改造成城市,而是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资源要素集聚和经济发展上的城镇化。城镇化超越经济水平,必然是人去楼空一身债。《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农民上了楼留不下来,或者干脆拒绝上楼,类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二次空心化”现象,多数是在缺乏产业支撑的情况下简单造楼所致。笔者的观点是缺地条件下并且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重温马克思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典论述,对我们今天现阶段的问题仍有很多启发。
一、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就大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资本论》第 1 卷中作出了论述,“如果说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大多避免了机器使工厂工人遭到的那种身体上的损害,那末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的作用,而且没有遇到什么抵抗”[1]。因为机器和劳动力在农业的使用中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机器在农业中使用的增加,必然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并且是绝对的减少。这就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极大地增加了产业劳动力的供给。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农业资提高了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进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剩余即劳动力供给增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机器(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的矛盾作出了相应的阐述。“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使这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民破产;同时,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机器的广泛使用,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这就在农村中形成了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和城市工业中的流动过剩人口不同,通常还守着一小块土地,一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生活也极端贫困,是一种潜在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一有机会就流入城市、矿山、铁路、建设工地,从事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的工作。这部分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企业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重要来源”[2]。这种矛盾的必然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竞争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竭力招商引资,这使得乡镇企业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进而为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过程实现了资源的重新配置。然而在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就显示出了对劳动力资源的排斥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不利于对机器的使用和维修,在很多企业中只能干一些最基础和无技术含量的工作或者寻求更好的出路。虽然,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给予再就业的机会,由于技术、资金等条件限制,农村劳动力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必然提高技术水平和设备配置,降低劳动力成本,这就造成了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例如,机器和人配备的使用比例是有限的。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农业补贴项目的相对减少,这导致农业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农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导致农民失业,农民为了生活所需进城务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土地挪作他用用于各种开发区的建设等,加上自然减损,农业耕地有限使得农村劳动力挤出农业。中国地少人多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程度和失业比例。多余劳动力进城打工使得农民工数量增加,虽然政府让农民住上了楼房,但是由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外出。若是政府对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产业结构与农民就业问题不积极采取措施,“人去楼空”现象将会更加普遍,就像鄂尔多斯所形成的空城一样。
二、资本支配劳动与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资本支配劳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篇幅所描述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在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进程中,英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工业革命给英国经济带来了红利使得英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产业结构的扩大也吸引着更多的劳动力。例如,城市产业的集群吸引了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与土地分离后的农民变成了自由劳动者。但是,劳动者除了出卖自身的劳动力之外自由的一无所有,由此陷入了贫困境地。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延长工作日。以及加大工作强度尽最大限度地剥削劳动者为了减少成本不惜大量雇用童工、女工,减少对劳动者工作环境与居住条件的改善费用;对劳动者的健康、教育与社会保障的漠视;与此伴生的,对劳动者工薪的苛扣;资本利用黑社会对劳动者的控制等等。这是工厂主和领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资本论》中的一些章节阐述了这句话的深切含义。然而,通过对中国农民工现状的深入了解和关注会发现,英国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发生的丑恶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中国的私人企业中。从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村劳动力无法回村以及外出寻找打工机会。
三、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素质条件的门槛越来越高,降低了社会劳动力的供给,以及转岗就业技能的缺乏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范围,转移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高层次人才替代了低层次、粗放型劳动力。很多农村劳动力不适应企业的要求纷纷出外打工,分布于各大城市中,很少一部分留在村中。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这一代人当中大多是中年人负担起楼房的重担。然而农村企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发展相对单一,面临压力,这些年轻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因此,必须加快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资,鼓励农村家庭对教育进行投资;通过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适应二、三产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企业重视民工的在职培训,提高民工就业竞争力等。在《资本论》的第一卷第四章中,马克思对劳动力的买和卖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话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1]。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增加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结合地区“空楼”现象可知,某些地区政府没有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来适应当地企业的发展,根据当地招商引资进行人才培训的工作做得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分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对人力资本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依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们为了改善就业现状,人口在空间上经常会发生移动,使得劳动力这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人口流动就会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对增加人力资本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再回到村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如技能不对口,工资待遇不高,生活环境差。这使得这一部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仅在过节或者必要时期回村居住,这是造成“人去楼空”的一部分原因。
四、应对措施
1.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现在中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在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工作,工作强度大,工资报酬低,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政府部门应当从财政上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对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与教育,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寻找和发展地区优势,吸引外资创办项目并发展产业,给予农民劳动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推进就业的顺利进行。
2.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如果仅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动机来看,城镇收入水平高,收入越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越能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政府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增加劳动力本地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防止刚需劳动力外流。
3.企业应当提供资源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相关的上岗培训和技能学习,降低招聘门槛以及放松农村劳动力入职条件,给予农村劳动力更优厚的待遇。根据年龄分配相关工作,使得企业更大限度地吸收农村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871.
[2] 谈元.浅析《资本论》中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J].当代经理人,2005,(5):92-93.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