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试验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
2015-03-11胡红斌
胡红斌
摘 要: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是凝结了一定技术和人类劳动的复合资源体。它既受到区域内已有自然资源存量的影响,也取决于该区域内部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分析瑞丽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验证了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与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已经成为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增强区域合作交流,探索瑞丽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瑞丽试验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3-0058-04
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是凝结了一定技术和人类劳动的复合资源体,它既受到区域内已有自然资源存量的影响,也取决于该区域内部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瑞丽试验区)作为新时期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示范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事关试验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文章选取瑞丽为典型调查地,开展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探索瑞丽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以理想状态区域作为参照标准,将研究区域与参照区域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水平上某区域内资源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1]。它描述了一定时期内研究区相对资源存在的数量和质量对该区域人口生存与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是可持续性的重要表征与体现。
(二)计算方法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包括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两个计算模型。其中,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由相对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两部分组成[2~3]。
模型1—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CSP(t)=Wn(t)×Cnp(t)+Wec(t)×Cecp(t)
模型2—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
Csg(t)=Wl(t)×Cgl(t)+Ww(t)×Cgw(t)+We(t)×Cge(t)
(三)评估标准
依据模型计算,相对资源承载状态有3种类型:(1)超载状态——实际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大于可承载人口数量(经济总量);(2)富余状态——实际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小于可承载人口数量(经济总量);(3)临界状态——实际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于可承载人口数量(经济总量)。
二、瑞丽试验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依据2007—2012年统计数据,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选择瑞丽全境作为研究区,以全国为参考区,计算瑞丽动态的相对资源承载状态,验证瑞丽“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指标选择
首先,选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水和能源作为自然资源指标,其中,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表土地资源总量指标,以供水总量代表水资源量,以一次能源生产量代表能源资源量。其次,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资源指标;最后,选取总人口作为社会资源指标(见下页表1、表2)。
(二)设定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
借鉴李泽红和刘慧龙(2008、2013),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线性加权和方法研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2~3]。
(三)相对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1.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不容乐观
从总体看,瑞丽市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存量有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不高,自然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不乐观(见下页表3)。从变化轨迹看,2007—2012年间土地资源贡献率是最大的;相对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空间从2007年的16.53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27.03万人,相对土地资源的经济承载空间从2007年的33.33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103.66万元;这充分反映了瑞丽全境的总人口增加、经济较快发展,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既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料,又是经济发展的场所基地。伴随瑞丽试验区的加速发展,建设与生产用地之间矛盾加剧,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负荷。如何盘活有限的土地存量,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意义重大。在时间序列上,水资源的贡献率不高;相对水资源的人口承载空间从2007年的7.33万人增加至8.17万人,相对水资源的经济承载空间从2007年的17.87亿元增长至31.34亿元;反映出水资源承载力有限,这与瑞丽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难度大、水电开发能力弱等现实相符,也说明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解决好用水供需矛盾,协调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生产力布局之间关系,已经成为瑞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2.相对资源人口承载超负荷
2007—2012年瑞丽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小于实际承载人口,处于人口超载阶段;这意味着瑞丽市水土、能源等自然资源始终处于超载状态、且超载程度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尤其是2010年人口超载6.57万人,2011年人口超载6.81万人(见表4)。究其原因,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沿边开放政策等一系列举措的影响,许多企业进入瑞丽,吸引了技术资金和外来人口,给该地区的水土、能源等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消耗,形成自然资源超负荷的状态。随着总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不断下降,瑞丽试验区将面临持续的资源保障压力。
3.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富余
2007—2012年瑞丽的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大于实际经济状况,经济资源GDP始终处于富余状态,且承载程度呈现较大的上升趋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由2007年的6.01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3.34亿元(见表4)。这也说明了,目前瑞丽的经济欠发达,且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瑞丽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增长是建立在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降低的基础之上的,经济的增长是以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代价而实现的,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这与当前瑞丽试验区的现实基本相符。
三、基于资源承载力,瑞丽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瑞丽试验区既存在基础设施、技术资金等外部资源短缺,同时存在水土资源、人才资源等内在禀赋局限。从根本上考虑资源环境的容量和承载问题,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增强区域合作交流,实现瑞丽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瑞丽试验区的经济发展粗放化,产业结构层次低,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大,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造成大量的资源消耗,最终将形成经济效益低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格局。因此,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是保证瑞丽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不以GDP论英雄,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生态效益最优化。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大循环是人类经济社会小循环的基础,不应被置于从属地位。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必将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后果。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营造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小、散、乱的高耗能企业进行整合,严格限制高耗产业的数量,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鼓励发展“绿色、循环、节约”产业。
(二)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单位资源环境的承载容量和承载能力,降低水、土地、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借鉴吸收经济发达地区,资源集约节约经验,提高试验区内部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健全水土资源存量监管,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原则,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优先开发空闲、废弃、低效利用的土地,深入开展存量用地的调查,全面掌握试验区存量建设用地的权属、面积、利用效益和利用前景等信息,提高现有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基本农田质量,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开发区域内水能,协调生产生活用水关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增强区域合作交流
加强试验区重点项目申报,争取发达地区间项目合作,完善合作互助机制,共同开发资源,构建互利共赢平台,破解自身发展难题,提升区域发展层次,弥补试验区技术、人才欠缺,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深入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发挥试验区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区域扶持机制,实现区域合作共赢。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的深度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之间协调关系,确立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发展理念,探索区域低端优势凝固转化为综合竞争优势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英姿,等.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人口学刊,2006,(4):104-110.
[2] 李泽红.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9):141-143.
[3] 刘慧龙.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以新疆为例[J].经济视角,2013,(8):83-87.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