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5-03-11洪素艳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36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4期
关键词:负性乳腺癌我院

洪素艳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 361000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洪素艳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对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乳腺癌术后焦虑抑郁

乳腺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排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由于手术会对患者生理构造产生影响,而且癌症本身对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打击,患者常会产生悲观绝望的负性情绪,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术后康复及后续治疗[1]。我院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观察组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52.74±4.13)岁,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9例,改良根治术患者11例,单纯乳房切除患者3例;对照组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2.63±4.21)岁,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8例,改良根治术患者10例,单纯乳房切除患者5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包括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等常规方式。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主要采取访谈的形式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术后第1天开始,1次/d,共进行12次访谈,30min/次。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共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4次干预。护士以真诚、接受、支持的态度表达对患者尊重与同情,访谈中收集患者的困难,了解患者存在的认知偏差并消除误区。根据患者的学历背景指导患者阅读乳腺癌治疗与康复问题的教育资料。比如初中以下学历患者可采取现身说法的形式,找一些相同经历的患者进行现实宣传教育,对于学历高的患者可采取读书、播放幻灯等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本阶段主要针对患侧肢体不适及乳房缺失所带来的心理变化进行指导。

第二阶段,第5~8次干预。通过对第一阶段访谈的复习观察患者是否还存在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并获取信息,指导患者学会认知并定义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同时护士推荐患者阅读相关的书籍,学会主动求助。条件允许的患者可指导其练习写心灵日记,同患者共同分享树立信心。如针对患者所担心的费用问题,通过学习相应的医保政策向患者进行疏导,比如医保报销比例,大病有关民政补助政策,还有妇女联合会的相关补助政策的介绍。平时注意收集相关疾病患者治疗费用作为参考依据,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阶段,第9~12次访谈。通过复习访谈的内容了解患者对解决治疗期间存在问题的技巧运用,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对专业的教育视频,让患者学习癌症康复者的乐观态度并进行总结。本阶段患者躯体上的不适已消失,开始考虑下一阶段的后续治疗问题,肿瘤患者属于终身治疗,只要生命存在,都要进行复查或治疗,在病床的安排上,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同病种患者同病房安置。在患者同意下可借助现在手机微信平台建立一个微信群,欢迎患者及家属的加入,分享治疗经验及个人的心得。

1.3判定标准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2]。评分均以50分为界限,高于50分者分值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从医疗技术水平、护理服务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种。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均较干预前降低,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降低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讨论

乳腺癌属于中老年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绝经期女性中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各种治疗方案的不断出现,乳腺癌患者存活时间逐渐延长,但是在减轻患者对于肿瘤的恐惧心理与手术压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均会给患者的手术效果带来不良影响[3]。

我院对患者进行了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认知干预护士帮助患者分析疾病的情况,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并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同时可以增强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因此可以降低患者恶劣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4]。同时对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改变了患者非理性的信念,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战胜自我,改变其负性自动想法,焕发出患者内心的正性情绪,通过座谈、播放幻灯等方法不断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本文结果可以证实,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玉红,张金玲,郭秀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7):52-53.

[2]周卫芳,郭怡平,张方芳.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498-3499.

[3]陆凤媚,陈锦坚,李春梅.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1.

[4]邓蓉,谭淑贤,雷惠玲.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7):5731.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5-03-2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4-3426-02

猜你喜欢

负性乳腺癌我院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