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临床观察
2015-03-11余健成殷志春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211600
余健成 殷志春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211600
右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临床观察
余健成殷志春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211600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全麻状态下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尤其在用于合并Ⅰ、Ⅱ期高血压基础疾病患者全麻气管拔管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各时间段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各时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3min、5min、10min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出现3例低血压,1例心房颤动,1例躁动, 1例高血压, 均较轻微;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患者处于围拔管期,其血流动力学方面会有较大波动,尤其在有基础高血压的患者表现明显,右美托咪啶用于Ⅰ、Ⅱ期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可以起到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高血压全麻气管拔管
气管插管麻醉介绍后,拔管气管导管时可引起强烈的心血管系统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高血压患者拔管时产生的高应激反应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1,2]。临床上对于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报到较多。本文拔管时采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以探讨其围拔管期对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 月-2014年9 月需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Ⅰ、Ⅱ期高血压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各60例,所有手术患者ASA分级均为Ⅰ~Ⅱ期,治疗组中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4岁;对照组中男4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全麻诱导:按顺序分别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05~1.5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mg/kg。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维持,异丙酚4~8mg/(kg·h)、瑞芬太尼0.5~0.8μg/(kg·min) 持续静脉泵注,吸入1%~2%的七氟醚,间断推注阿曲库铵0.5~1mg/kg。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血压波动控制在基础血压的20%左右,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物,同时治疗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稀释成20ml,静脉泵注时间超过10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0ml,静脉泵注相等时间。当患者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恢复,自主呼吸平稳,SpO2>95%,呼之能睁眼并维持在5s以上,肌力正常,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1.3观察指标
1.3.1生命体征:术中采用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患者的HR、MAP、SpO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 的各项指标。
1.3.2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拔管后是否出现躁动、低血压、口干、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2结果
2.1手术时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4.6±19.8)min和(188.4±24.7)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拔管前、后HR、MAP、SpO2比较两组各时间段HR、MAP、SpO2比较,见表1。治疗组各时段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10min各指标与拔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及SpO2的变化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1mmHg=0.133kPa。
2.3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低血压,1例心房颤动,1例躁动,1例高血压, 均较轻微。治疗组无不良反应。
3讨论
全麻停止后患者麻醉逐渐变浅、意识逐渐清醒、口腔及气管导管内吸痰操作和气管导管本身对气道的刺激、切口的疼痛、躯体上的各种导管等都可能引起患者产生应激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HR加快。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有靶器官病变的患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3~5]。本实验对照组拔管即刻,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 HR、血压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min两组HR、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往围拔管期常使用硝酸甘油、拉贝洛尔、艾司洛尔、可乐定、乌拉地尔等来减轻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临床发现常出现血压、HR的过度变化,同时不能抑制气道刺激引起的呛咳、躁动等围拔管期反应。右美托咪啶具有高度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的作用。因此被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及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虽然对右美托咪啶α2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但其激动α1肾上腺素受体的效应也不容忽视,为避免出现α1肾上腺素受体的效应,应采用持续缓慢泵注的方法,持续时间10min以上,可避免患者HR 降低,甚至出现明显心动过缓。故可安全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气管拔管,且降低该类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使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参考文献
[1]张秦,陈春玲.不同药物预防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2):201-203.
[2]罗锡珍.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及处理〔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3):231-232.
[3]梁军,庞晓军.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预防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32-33.
[4]王青山.小剂量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管拔管期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48-1149.
[5]阳兴,黄漫.右美托咪啶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1):1336-1337.
[6]石佳,于钦军.右美托咪啶的药理作用及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6):540-543.
[7]Roekaens PM,Prinzen FW,deLange S.Beneficial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on is chaemicmyocardium of anaesthetized dogs〔J〕.Br Anaesth,1996,77(3):427,429.
[8]Mantz J,Fench Dexemedetomidine Phase Ⅲ study Group.Phase Ⅲ study on dexmedetomidine used for postoperative sedation of patients requi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less than 24 hours:the French experience〔J〕.Middle East J Anaesthesiol,2002,16 (6):597,606.
[9]Turan G,Ozgultekin A,Turan C,etal.Advantageous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on haemodynamic and recovery responses during extubation for intracranial surgery〔J〕.Eur J Anaesthesiol,2008,25(10):816-820.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7-07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4-33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