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11周丽
周丽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推陈出新,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会计工作
一、前言
事业单位在我国属于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和机构,其承担着推动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任。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从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的正视度、认知度不够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的是财政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财政资金利用绩效要求不高。所以,造成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水平偏低。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由于各自有分工,日常工作中只是各管一摊,简单的记账,不能考虑到全局,工作意识得不到提升,导致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没有发挥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应有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距今已有十几年历史,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也是简单按照经验进行,未能进行系统全面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会增加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与不稳定性,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危险性进一步扩大化。
(三)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不一致
目前来说,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往往都是有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也有着自身的预算制度,而财务部门也是编制预算的重要职能部门。一些单位没有有效的掌握预算编制技术,并且缺乏预算监督机制,有些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财务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不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而是结合考核目标和领导业绩等因素在上年的基础上进行估算编制,没有分析预算执行的效果,从而造成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不能有效的结合,预算编制失去了其应有的效用。
(四)缺乏审计和监督
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内审或内控部门,缺乏内控制度,财务工作没有与审计工作相结合,同时又缺乏外部审计,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
(五)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部分人员只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根据目前状况而言,简单的会计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单位对于现在财务运行的需要,所以,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现在不仅仅做财务方面的工作,而且还要求能文能武,多方面发展,要求在道德素质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不仅要立足于实际,还要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这些都是许多现在的财务人员所没有的,是现在非常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解决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改变工作思想,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性,加深对工作的理解与认识,树立新型财务管理工作理念,增加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度。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应根据财政部新制定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根据其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不断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执行力度
预算的编制想要合理,就要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应从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统计分析历年预算执行情况,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将编制的预算趋于全面、科学、合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遵循预算的刚性,不能随意调整预算数。预算执行情况还要与工作考核相结合,通过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及时考核,并适时地根据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绩效进行奖惩,有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改进和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审计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审计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监督及促进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发展。事业单位必须要将单位财务工作与部门审计工作相结合。与此同时,还要对专项进行审计、定期不定期进行审计和普通进行审计。及时发现本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管作用,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质量。
(五)健全财务考核指标体系,增强核算监督
健全本单位的财务考核指标体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来具体考量,要科学合理设计,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改变会计的职能,推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发展。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保持预算执行监控系统的完整性,真正把事前事中绩效控制和事后跟踪问效的资金支付和使用形成一个监控模式。同时,应增强财务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实行追踪问效制,落实好单位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六)增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事业单位应建立对财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使财会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时健全培训机制,加大财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通过业务学习,使财务人员具备熟悉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最新的财务会计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精通事业单位财务的业务流程和专业特长,掌握微机网络等前沿信息技术并能够用于财务管理,具有参与经营决策,实施财务监控,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今惠.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8).
[2]赵运胜.高校财务票据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
[3]王丽霞.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J].2013,(10).
[4]李永芹.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J].中国经贸,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