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应该怎么化?
2015-03-10李镇西
李镇西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越来越热。当然,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教育的改革与开放也随之兴起并深入。早在1983年,邓小平所提的“三个面向”之一就是“面向世界”。因此,教育国际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
问题是,教育国际化该怎么“化”?
是与发达国家建立几个国际姐妹学校吗?是走出国门去海外学校参观考察吗?是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涉外活动或者设立几个“国际日”吗?是在每年暑假都组织国际交往的“夏令营”吗?是在课堂上直接引进一些国际课程吗?是给学生多开设一门或几门外语吗?是把学校的所有中文标识都同时标出英文以体现“中英文对照”吗?
这些都很重要。没有一些必要的具体举措,所谓“教育国际化”便失去了载体,因而很可能就只是一句激动人心却空洞抽象的时髦口号。但是,中国地域辽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也相差巨大。东部发达地区轻而易举便能做到的事,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则很难做到。比如,对于一所农村学校来说,要把教室门上的“班级”同时写成“CLASS”容易,但要和海外建立经常往来的友谊学校则很难,至于师生还能经常走向国际舞台,那只能是他们的“中国梦”。
那么,没有了这些,教育国际化还能不能“化”呢?
我认为,所谓“教育国际化”除了上述举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所有学校都能实现的,那就是教育普世价值在学校的体现——请原谅我在这里临时性地生造了一个词:“教育普世价值”,因为我一时实在想不出还有更好的表达。所谓“教育普世价值”,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的教育追求,或者说人类共同的文化理念。我知道有人至今反对“普世价值”的说法,但我认为,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明成果就在那里客观存在着,你不叫它“普世价值”也没有关系。教育也是如此。爱心、尊重、平等、民主、自由、个性、宽容、创造,还有真、善、美以及崇高与伟大……这些东西无论西方教育还是东方教育都在追求,这就是“教育普世价值”,这就是教育的国际潮流与发展方向。如果我们学校的教育体现了这种潮流与方向,就是“教育国际化”。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潮流与方向”的体现决不是也决不应该是抽象的理念表达,而应该成为师生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比如,学生自治的尝试,班级民主管理的探索,课堂上师生学术探讨的创设乃至争鸣氛围的营造,对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包括学生会组织的权力监督与制约,学校和班级对有思想个性学生的包容与鼓励,让学生对课程甚至对任课教师有着更多的选择,甚至小到学校成员之间的平等称呼,甚至再“微小”到学校的卫生间随时都有卷纸,等等,这一切都体现出民主、平等、尊重的现代教育理念。如果校长、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自然而然地习惯了这一切,那么这就是很重要的“教育国际化”,而且“化”的程度还很高——哪怕他们暂时无法走向世界,哪怕学校也没有一个国际姊妹学校。
开放首先心灵的开放而不是身体的置身国外,其关键词是“视野”,是“胸襟”。一个人也好,一所学校也好,只要随时关注天下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并揽风云于胸中,扣脉搏于课堂,培养民族精神,铸造世界公民,就这是“教育国际化”。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