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骑楼建筑文化浅析
2015-03-10陈秋裕
陈秋裕
摘 要:北海骑楼建筑文化是北海人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北海骑楼建筑从它的创造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建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呈现方式展现了北海文化内涵的多元化特征。
关键词:骑楼建筑;岭南文化;南洋文化;西方建筑文化
一、区域建筑文化与历史背景对北海骑楼的影响探究
从文化区域划分上来看,北海地区属于岭南文化、南洋文化的交叉地区。历史上,清朝时期北海曾被辟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商人带来了西方文化。政治版图的划分、人口的迁徙、文化的交融,使北海地区携带了多重文化的符号。看似不伦不类,实则有其历史渊源,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独具特色的北海骑楼风格,使北海由水村漁镇演变成以骑楼商业街为主的海滨城市。
(一)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
“岭南在地理上是指南岭山系以南的地区,地形复杂,山脉连绵,河渠纵横;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气候潮湿炎热,夏天多台风。显然,岭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颇具特色,塑造了包括岭南建筑特色在内的岭南文化十分重要的客观物质条件。”
在中国宋代,商业由封闭状态发展成为开放的商业街市,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商业街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檐廊式街道便应运而生。在安徽、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的城镇,沿街、沿河的檐廊式店铺大量涌现。檐廊式建筑将步行、购物、休憩、观景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行人雨不湿衣,晴不挡日,获得了具有岭南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北海骑楼建筑吸取了檐廊式建筑的功能与特点,提供给行人遮阳挡雨的空间,作用与檐廊式建筑不尽相同,方便了行人,也方便了自己。
架空离地的“干栏式”建筑历史悠久,源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原始居民的巢穴,是最早的住宅形式之一。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岭南地区,地形复杂,雨量大,干栏式建筑正好适应了这样的地形与气候,视野开阔,有利于光照和空气的流通,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干栏建筑的最主要特征是“架空”,它不仅将住屋隔离了潮湿的土地,而且比起地面建筑,大大减少了对空气流动的阻碍,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的通风。北海骑楼吸取干栏式建筑的“架空”理念,把房子前端架在街道上,下面进行商业活动,上面住人,有利于通风和避免潮湿。
(二)南洋建筑文化的影响
18世纪南洋盛行“骑廊”建筑文化,骑廊建筑就其功能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和骑楼相似,但是还不能真正称作为骑楼。骑廊建筑宽度仅5英尺左右,楼房总高度一般为两层。马来西亚一带的骑廊建筑,平面设计和“竹筒屋”形式十分相似。砖木搭配加上天井的通风采光,功能为前店后宅。考据证实南洋一带的房屋设计施工建造有大量的华人参与,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华洋文化交流传播的结果。北海骑楼有着南洋地区独特的创造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洞口,以减少夏季台风对建筑物的风荷。这是一种建筑的智慧,也记载着南洋建筑文化对北海骑楼建筑文化的影响。
(三)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1876年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烟台条约》。根据条约,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在此进行自由贸易。随着外国人不断增多和聚集,西洋建筑文化也逐渐传入北海,出现了四坡屋顶券廊式的北海海关大楼,双向侧廊式的英国医院,以及大清邮局、领事馆、银行、办公楼之类敞廊式的西洋建筑,这些建筑,对北海骑楼建筑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洋楼多为2~3层,多数是商务、办公、居住功能的综合体,给骑楼建设以实用的参考对象。北海的骑楼,在传统建筑主体特征的基础上,于临街立面上加上当时流行的仿欧装饰符号,在柱廊、门窗、窗间墙、阳台、屋檐、女儿墙等部分,采用了一些西洋拱式、柱式、线脚、山花、曲线曲面等。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使北海骑楼的建筑风格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强烈烙印。从北海旧街区骑楼建筑横梁暴露的构件中还可以看到早期的混凝土浇灌技术,这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材料也是当时从西方传至中国的。变幻多方的拱券与窗户,配以西方纹饰,熔铸西方文化,显示出北海老城居民开放的心态与浪漫的情怀。
二、与梧州骑楼的比较
北海与梧州同处于广西境内,相距大约410公里。地理的相近、环境的相似、文化的交融,使北海骑楼与梧州骑楼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相似,但却又具有独自的特征。
由于梧州地处三江交汇,全广西80%的水流经梧州,水为梧州带来了许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患,造就了梧州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的特点。发洪水的时候,街道常常被淹,所以梧州骑楼一般为3~4层。为了适应水患,梧州人们想了很多洪水时方便生活的方式,比如水门和水环。
梧州的骑楼普遍在一楼、二楼的立柱上或外墙上都设有铁环,本地人称为“水环”。为了应对洪水,在骑楼第二层临街的一面,特设便于进出的活动板门,俗称“水门”。以前,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梧州人并不惊慌,用船照样做生意。商船停靠街边,水位低时,缆绳系在底层的水环上;水到二楼时,则将船系在楼柱的水环上,从二楼水门放条竹梯上下搭船进出。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梧州骑楼特殊的建筑样式。
然而北海临近海边,并不容易发大水,所以北海骑楼多为2~3层,没有了梧州骑楼的水环和水门。但是北海夏季盛行台风,故在山花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洞口,以减少夏季台风对建筑物的风荷,这是梧州骑楼所没有的。在装饰上,梧州骑楼好用鲤鱼、白鹤、宝瓶等图案,而北海骑楼好用梅、松、竹、兰、金鱼和蝙蝠等,这与文化的差异有关。
北海骑楼建筑和梧州骑楼建筑虽同属一脉,但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它们都具有自己特性的一面。
三、结语
北海骑楼建筑从它的创造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建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呈现方式展现了北海文化内涵的多元化特征。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从一个民族到一个个体,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会一成不变地去遵循传统生活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区域间的不断融合,传统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新的生活需求,北海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使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着挑战,却又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