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2015-03-10四川音乐学院科技处四川成都610021
(四川音乐学院科技处 四川成都 610021)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黄慧琳
(四川音乐学院科技处 四川成都 61002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城市化率越来越高,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群体不断扩大,失地农民就业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从总体上来说,由于政府和失地农民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本文从政府、失地农民自身、培训机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最终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问题提供帮助。
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问题;原因
党的十八大将我国城镇化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强调以调结构、促区域协调发展、推城镇化进程为重点,为解决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以每年约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化人口达6.9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1]。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至少超过4000万,而且还在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2]。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至2010年全国共安排非农建设用地18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测算,将新增1200多万失地农民[2]。失地农民在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这种角色转变的适应期内,个别农民会因为对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而产生悲观的情绪及行为,有的农民还存在就业难度大、生活保障不稳定等问题,更有甚者会丧失继续生产生活的信心。在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价值积累低下。我国长期的二元结构使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不能像城里人一样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国民待遇,特别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方面,城乡差别巨大。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人力资本价值的积累更低,严重影响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表1 文化程度分布①
从表1可看出,在文化程度上,被调查者中初中及以下的人数为201人,占被调查者60%以上,这说明失地农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2.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相关立法不明确。随着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我国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文件,各省市也出台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方面的意见、决定或条例等。但是这些意见、决定或条例都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我国尚未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相关活动颁布明确的法律条文。虽然在《劳动法》《教育法》《农业法》中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有一些相关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不详细、不具体,难以操作。
3.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主导的就业培训,大多数由就业培训中心、大中专职业院校和各种层次的技工学校等开展。由于代行职能,这些单位对培训效果重视不够。例如美容美发、电脑、家政服务等培训,培训时间只有半个月或一个月左右,而参加培训的失地农民大多数已经三四十岁,没有多少文化,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一门技术,更加难以通过这类培训实现有效就业。有的失地农民参加培训很难坚持下来,经常是参加两三天后就不去上课,到培训课程结束时参加的人就比开始时少多了。缺少严格的培训考核机制,使得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4.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不足。据统计,2001年国家投入成人教育经费6817.4万元,占全国教育经费的0.0147%[3]。由于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足,投入少,大量的农民享受不到应有的职业教育,影响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5.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监督考评机制不到位。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全过程的监管和培训效果的考评是整个培训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进行监管,能够保障整个培训体系有效运行。在实际培训中,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上级政府每年向下级政府下达培训任务,基层政府采取各种方法完成任务。但对于培训质量、效果,政府职能部门缺乏监管和考评。
6.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宣传薄弱。各级政府在组织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时,大多数是为了完成上级每年下达的任务。接受任务的下级部门,按照每年的程序开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一些想参加培训的人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取培训信息,失去宝贵的培训机会;已经接受培训的失地农民,由于宣传动员不够,不知道自己适合参加什么培训,也不知道培训后能够找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培训完拿了补贴和证书就算完成任务。没有落实到位的宣传,使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7.失地农民再就业安置体系缺失。中国现行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主要是货币补偿。但这种方式是一种生活指向性安排,并非就业指向性安置,失地农民在获得生活安置费后,实际上就等于失业,就被推向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就业信息零散失真、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再加上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低、竞争意识薄弱、缺乏非农产业技能和经验等自身原因,不少失地农民很难找到就业岗位。
二、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使大多数失地农民认为接受培训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太高,他们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远远没有得到回报,因此不少失地农民从主观上抵触培训。
2.竞争意识缺乏。失地农民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少人等着政府和企业主动招工和安置,没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竞争上岗或自谋职业。还有的人自身的文化技能差,还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浪费和错失大量的就业机会。
表2 失地农民最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①
从表2可以看出,希望政府帮助就业和提供社会保障的失地农民占80%,可见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和竞争意识差。
3.能力素质低下。(1)性别和年龄因素导致失地农民能力素质低下。参加培训的失地农民,大多数是“三八”“九九”队伍。“三八”队伍大多数是育龄妇女,文化水平较低,由于成天忙家务、带孩子,只能抽出时间来参加一些初级培训。“九九”队伍的时间充裕,但他们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能真正学到知识的人少之又少。
表3 失地农民主要就业类型①
从表3中可看出,在已经就业的213个有效样本中,有11人为政府安置,占5.2%,自谋职业及自主创业者为202人,占94.8%,而自我创业的比例仅为3.3%。这说明失地农民自我创业意识差。
(2)适应就业培训的能力低下。失地农民失地前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工作,而就业培训内容大多数是非农业知识,二者之间没有连续性,他们从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些培训。大多数失地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年限较短、层次较低,再加上他们长期从事农业生产,非农业工作从事得少或时间较短,难以适应用工市场的要求。
表4 被调查者就业培训意愿①
表5 被调查者就业培训情况①
从被调查者的就业培训意愿表(表4)中不难看出,被调查者大部分拥有强烈的就业培训意愿,但从被调查者就业培训情况表(表5)看,实际拥有培训经历的则占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机构偏少,其次是就业培训项目与失地农民自身需要严重脱节,就业培训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3)培训后就业期望过高、就业不稳定。有的失地农民十分顾及面子,想从事体面、轻松和收入高的工作,不愿意从事建筑工人、保洁工人和服务员等苦、累、脏的工作。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前在农村长期从事的是农业劳动,劳动时间较为自由。有的农民失地后进城打工,难以适应按时上下班的工作,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
表6 就业基本情况①
从表6可看出,在300个有效样本中,就业的约为213人,约占调查对象的71%,无业者为73人,约占24%,可见被调查者的就业率不高。
三、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构师资配套差。(1)培训模式主要是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单一的办学模式使师资配套单一,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多种需求。(2)培训内容单一。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内容没有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设置,使培训对象失去参加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浪费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3)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广度及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授课方式落后。参与培训的教师大多数缺乏系统专业的进修学习,只能进行一些引导性、初级技能类型的培训,缺乏实战性。(4)教学设施陈旧。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专门的培训教室,村级会议室经常会被用来当成临时的培训教室。
2.培训机构运营机制不规范。虽然我国各类培训机构众多,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构主要分政府主管的培训机构和民办民营培训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学术团体以及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4-5]两类。政府主管的培训机构在实际培训中一般不注重培训效果;民办民营的培训机构,主要是各种社会团体或私人出资创办,部分民营企业主要以盈利为目标,因此其培训效果也不理想。
3.培训机构信息传导不畅通。对于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而言,他们不会主动到相关部门和培训机构咨询,没有到培训服务机构咨询获取信息的意识。由于缺乏畅通的就业培训信息渠道,他们难以及时获得培训信息。
注释:
① 表1中的数据来源:刘秀华.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就业政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 罗雪.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乐至县城郊失地农民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13.
[2] 刘秀华.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就业政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1.
[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徐晖.《民办教育促进法》适用范围的法律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3(5):236-240.
[5] 张媛.金融支持失地农民创业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西南金融,2013(4).
[责任编辑 杨 瑜]
2015-06-30
黄慧琳(1985—),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
G725
A
2095-1124(2015)04-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