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2~2014年药品库存管理回顾性分析
2015-03-10王亚力魏敦灿柯东升欧阳小青蔡德
王亚力 魏敦灿 柯东升 欧阳小青 蔡德
某院2012~2014年药品库存管理回顾性分析
王亚力 魏敦灿 柯东升 欧阳小青 蔡德
目的对某院药品库存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ABC分类管理法进行库存管理,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西药库药品的入库和出库数据, 用Excel表格分类整理, 对库存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4年某院西药库出库品规数分别为906个、898个和1007个, 运用ABC分类管理法后, 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分别为42.35%、49.54%、67.27%;周转天数显著减少, 分别为8.62、7.37、5.43 d, 均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结论品种数增加和药品单价提高对库存管理影响较大, 运用ABC分类管理法后库存管理明显改善, 但仍需加强细化管理, 动态监控。
ABC分类管理法;库存管理;周转率
药品的库存管理和保证临床供应是医院药学部门主要管理内容, 药剂科必须保证在临床用药不间断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成本。目前国内药品管理主要使用ABC库存管理法[1], 即20世纪初意大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提出的帕累托法, 是按照总销售金额来分类, 将主要管理资源和时间用于少数的重要品种。现对某院2012~2014年的库存管理做回顾性分析, 以期有效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某院HIS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西药库药品的入库和出库数据, 用Excel表格分类整理。
1.2 方法
1.2.1 采用财务通用方法计算库存管理指标[2]库存周转率=(出库金额/平均库存金额)×100%;平均库存金额= (期初库存金额+期末库存金额)/2;库存周转天数=天数 周转率。
1.2.2 运用ABC分类法对西药库所有品种进行分类 步骤:①利用药库系统导出2012年1月~2014年12月药品实际出库总金额。②计算每个品种出库金额占总出库金额的百分比,以降序排列。③按照出库金额占出库总金额的70%为A类、25%为B类、5%为C类的数据点进行切割[3]。
2 结果
2.1 药品库存管理指标评价 自2012年某院西药库运用ABC分类法进行药品库存管理以来, 西药库库存周转率明显增加, 周转天数明显降低。而以月平均库存金额计算的周转天数中, 2014年的库存周转天数较2013年稍有增加, 尤以2014年2月份增加明显。见表1, 图1。
表1 2012~2014年库存管理指标(n, %)
图1 2012~2014年每月库存周转天数
2.2 2012~2014年药物品种比较 某院2012~2014年采购西药品规分别为906个、898个和1007个。2014年较2012年和2013年总品规增加约100个, 重点管理品规较同期增加约20个。见表2。
2.3 药品单价的变化 在药品单价构成方面, 2014年与2013年相比, 药品单价≤10元的品种数相当, 但占总品种百分比下降;单价在200.01~600.00元的品种, 品种数和占比均有所增加。见表3。
表2 2012~2014年ABC分类法重点管理品种
表3 2012~2014年药品单价构成(n, %)
3 讨论
3.1 药品库存管理指标分析 库存管理指标中的周转天数反映了资金的周转率, 在保证不缺货的前提下周转天数越少说明资金积压越少, 经济效益越好。药库作为控制医院药品购入和分配的一级库, 在药品库存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某院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后, 2012~2014年库存周转率由42.35%提高至 67.27%, 库存周转天数由8.62 d降低至5.43 d,管理指标优于国内其他医院的报道结果[4]。
通过对每月库存周转天数的细化分析发现, 某院药品库存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的波动, 且近3年变化趋势相同。虽然2014年以月平均库存计算的库存周转天数较2013年稍有增长, 但2012~2014年各月库存周转天数均<15 d, 均符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5]中“药品库存周转率<10~15 d”的要求。
3.2 药品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ABC分类管理法在药品库存管理中有较明显的作用, 通过将药品的出库金额按占用金额的多少分为重要的A级类、一般重要的B类和不重要的C类, 可以有效的制定采购周期, 合理控制库存。但该方法没有考虑每个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治疗效益, 忽视了临床必须使用或难采购等品种的使用和储备, 该部分品种也应纳入重点管理品种[6]。故药品采购管理既要进行总量控制、不超预算, 又要根据药品治疗属性细化到每个品种, 准确把握采购量和库存量。
药品的数量、用量和价格是影响库存管理的重要因素。随着临床用药需求增加、患者就诊量增加以及国家对药品价格的调控政策的变化, 药品管理的重点也需相应调整。由于2014年《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7]的执行, 在逐步满足低价品种临床供应的同时也逐渐提高低价药品价格的困扰, 某院2014年的临床必需和低价目录品种约180个品规, 月均出库金额约60万元, 其中有98个品规涨价, 平均涨幅为101%, 且为了保证品种用量和价格的稳定, 会对该部分品种进行储备, 虽然该部分品种属于C类品种, 但绝大部分为经典的基本用药, 储备药品总金额也会使每月库存金额大大增加, 因此增加了药品周转天数。
因此, 药品库存管理的分类标准不能仅限于药品的资金占用, 还要结合临床的医疗需求、药物治疗价值、药品储藏特性( 冷链效期) 、商业供货能力、货源稀缺度、库存能力、疾病流行规律等多种因素, 有学者报道的ABC-VEN法对优化药品管理有一定益处[8], 可以作为参考。
总之, 药品库存管理作为降低医院成本的主要环节, 在进行医疗改革的今天尤显重要, 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合理的指标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必须面对的内容。药库的出入库数据仅体现一级库存的管理效果, 实际工作中应整体考虑全院库存, 在保证供应的同时逐渐弱化药库的作用, 加强二级、三级库存管理, 对降低药品管理成本有积极的作用, 对医院医疗改革也有一定益处。
[1] 徐江, 红李刚, 简晓霞.运用ABC分类法管理库存药品上下限量研究.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5, 12(6):590-591.
[2] 宋碧辉, 罗雪飞. ABC分类法和排序分析法在药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16):1418-1420.
[3] 李海洋. ABC分类法在药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 2009, 4(15):19-20.
[4]刘辉, 郭翠霞, 苏爱国. 我院2010~2013年药品库存周转率回顾性分析. 中国药师, 2014, 17(12):2156-2159.
[5]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卫生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文件汇编.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37.
[6] 蒯丽萍, 于永生, 孙晓红, 等. 排序分析法在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药学实践杂志, 2006, 24(5):271-274.
[7]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4]856号), 2014.
[8] 纪云方.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3):164-1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223
2015-05-05]
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亚力魏敦灿 柯东升 蔡德);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欧阳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