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5-03-10姚文艳顾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0期
关键词:侧枝几率脑血管病

姚文艳 顾薇

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姚文艳 顾薇

目的通过试验探究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2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 根据侧枝循环代偿状态将其分成无侧枝开放组5例, 初级侧枝开放组9例, 次级侧枝开放组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 探究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 无侧枝开放组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 次级侧枝开放组的患者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枝开放状态与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密切相关, 存在次级侧枝循环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低, 无侧枝开放组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

重度颈动脉狭窄;侧枝循环代偿状态;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颈动脉狭窄是目前人群内比较高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时常有头晕, 视物模糊,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也有无症状表现患者, 初次发病就表现为肢体障碍、失明、晕厥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1,2]。颈动脉是心脏向头部供血的唯一通路, 颈动脉有左右两根, 发病时常同时累积双侧颈动脉,但当有一根血管重度狭窄时, 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就大大提高。目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主要治疗方式, 也是临床及患者本人比较认可的一种治疗方式即为支架撑起血管治疗[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20例, 患者常因头晕、黑朦等症状就诊, 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颅血管DSA检查, 确诊疾病。颈动脉重度狭窄评估标准:DSA显示狭窄程度70%~99%, 狭窄远端呈现低搏动高阻力, 出现涡流湍流。排除存在心肺功能障碍及有严重全身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根据颅内血管代偿状态将所有患者分成无侧枝开放组5例, 初级侧枝开放组9例, 次级侧枝开放组6例。无侧枝开放组年龄55~79岁, 平均年龄(62.1±5.7)岁, 男2例, 女3例。初级侧枝开放组年龄54~80岁, 平均年龄(63.5±5.6)岁, 男5例, 女4例。无侧枝开放组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1.9±5.4)岁, 男3例, 女3例。

各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一般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 颈动脉彩超检查采用美国 PHILIPS 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L12-3 线阵探头, 观察颈动脉血管壁各层膜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确定所有患者均为颈动脉狭窄70%~99%。通过颅内血管DSA检查明确患者颅内侧枝循环建立状态。对所有患者立即行血管支架治疗撑开血管使之可有充分血流经过。

评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的认知能力, 对患者的侧枝循环状态进行统计, 分析不同侧枝循环状态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知能力差别。

1.3 观察指标 随访3个月, 分析各组患者DSA下侧枝循环状态与脑梗死的关系, 对各组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几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数据显示, 与其他两组相比, 无侧枝开发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 次级侧枝开放组患者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DSA下侧枝循环状态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n(%)]

3 讨论

近期的临床及试验研究表明, 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是引起颅内缺血性疾病重要的原因之一,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每高出10%, 颅内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就会提高26%, 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约40%。而有30%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 究其病因, 均与颈动脉狭窄病变有关[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十分可怕, 部分患者可以直接危及生命, 幸存的患者也有大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因此, 颈动脉狭窄有必要引起临床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在普及该病发生症状的同时, 应当强调颈动脉超声体检的重要性。颈动脉狭窄本身会导致脑供血的不足, 颅内组织缺少血供时, 机体会自我保护性的产生侧枝循环血管, 以供给颅内组织必要的血流供应。侧枝循环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当颈动脉狭窄慢慢发生时, 才会给颅内血管以必要的时间产生相应的侧枝循环。

综上所述, 侧枝开放状态与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密切相关, 存在次级侧枝循环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低, 无侧枝开放组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颈动脉狭窄有必要引起临床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应当强调颈动脉超声体检的重要性。

[1]管维平, 吴智平.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2):113-114.

[2]Landgraff NC, Whitney SL, Rubinstein EN,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gressive stroke and intracranialor extacranial artery lesions. Chin J Geriatr Heart Brain Vessel, 2010, 12(4):341-343.

[3]白洪忠, 张雪萍, 李雯, 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6):626-628.

[4]李瑶宣, 李吕力, 钟维章, 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对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4):201-204.

[5]邓晓, 石胜良, 程道宾, 等.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7):666-6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31

2015-05-21]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

猜你喜欢

侧枝几率脑血管病
不同芍药品种侧枝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Can you answer?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晒后修复SOS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