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流浪儿童一个家

2015-03-09何施蒙

当代党员 2015年3期
关键词:李璐流浪救助

何施蒙

2014年2月的一天上午,垫江县。

“叮——”当地一所中学里,响起了下课铃声。

初三年级二班教室里,李璐(化名)站起身,准备到书报栏看报纸。

“班头,这道阅读题我没搞懂。”一位同学拉住他。

他笑笑,坐到同学身旁,开始讲解。

去年,李璐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一;由于成绩优秀又乐于助人,同学们推选他为副班长。

谁能想到,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曾是一个流浪儿童。

流浪

2010年6月的一天,重庆主城某区。

正是饭点。美食街上,人群熙熙攘攘。

盯着垃圾桶,李璐双眼开始发光。

晃荡了三天,他和七八个小伙伴没吃过一顿饱饭,肚皮早就瘪了。

“走,去找口吃的!”他们的“头儿”一挥手。

“头儿”大约30多岁,是这伙流浪儿童的首领——在过去一年里,李璐跟着他辗转各地,乞讨为生。

李璐把半个身子探进垃圾桶,寻觅起吃的来。

垃圾翻动间,恶臭扑鼻而来。

有行人捂鼻而过,面露厌恶。

李璐却视若无睹。

在流浪的日子里,他挨过饿,受过冻,被人打过骂过,也被好心人怜悯过——对这些,李璐都已经习以为常。

唯一能让他心生涟漪的,是学校。

每次在学校附近乞讨,李璐都会心生羡慕——那些和他一般年纪的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出校门,牵着父母的大手,满脸幸福地走向一个名叫“家”的地方。

他们有家,家里有爱。

而他,一无所有。

“主任”

三个小时后,重庆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哒、哒、哒……”走廊上,一阵脚步声骤起,响亮而密集。

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女人疾步走来。

那是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蓉。

陈蓉已在这里干了十年,上千名流浪未成年人在她的帮助下回归了正常生活。

同事们都知道,陈蓉有三句口头禅——“我喜欢孩子”“救助靠科学”和“救助关键是救心”。

穿过走廊,陈蓉径直下楼。

门口,一辆警车已经停稳。

车门打开,两名年轻警官和一个男孩跳下车来。

“我们接到群众电话,说美食街上有一群流浪孩子。等我们赶到现场时,其他人已经跑了,我们就把他给带来了。”一位警官介绍道。

陈蓉俯下身,仔细打量男孩。

那个男孩大约11岁,满脸污垢。

“你叫什么名字?”陈蓉轻声说。

“李……璐。”男孩怯怯地吐出两字。

“诅咒”

第二天,救助中心男童宿舍,陈蓉找到李璐,开始了第一次社工面谈。

“你母亲在干什么?”

“母亲改嫁了,我不认识她。”

“你父亲在干什么?”

“父亲脑子不好使,在外面打工。”

“你家在哪里?”

“我只晓得家住‘包家村……”

一问一答间,李璐的经历渐渐清晰。

李璐父亲有间歇性精神病。七岁时,父母离异,双方都不愿抚养儿子。后李母改嫁,李父到外地打工,李璐寄居在二伯家。一年前,李父突然出现,把儿子接到了重庆。却不想,李父很快失业,只好带着儿子沦为乞丐。后来,“头儿”出现了,用20元钱把他从父亲身边领走……

“回家后,你还会出来吗?”陈蓉问。

“我……不知道。”李璐低头道。

听到这话,陈蓉沉默了。

“我们这里有不少‘熟人——一些孩子反复进出中心三次以上。”陈蓉说。

为何如此?

“不少流浪儿童被送回家后,很快就又出来继续流浪,形成‘流浪—救助—再流浪—再救助的循环。”陈蓉说。

如何让李璐摆脱这个循环?

“救心”

2010年7月,陈蓉再次找到李璐。

“今天再做一个‘脑筋急转弯,好吗?”

“好。”

取得李璐同意后,陈蓉拿出一份埃克森个性问卷。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关键是‘救心——消除离家流浪的心理动机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他们才能真正回归正常生活。”陈蓉说。

“心”如何救?

“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通过心理测评和密切关注,为救助对象提供精准的心理矫正。”陈蓉说。

“脑筋急转弯”,就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对受助对象进行心理测评。

住进中心一个月,李璐接连做了三次“脑筋急转弯”——

自尊量表(SEC)显示,李璐自尊程度中等。

焦虑自评量表(SAS)显示,李璐内心焦虑度不高。

埃克森个性问卷(EPQ)显示,李璐情绪较稳定,说话诚实,性格内向。

按照心理测评结果,陈蓉和同事们制订了李璐的心理矫正方案。

心理辅导——通过累计达上百小时的面谈,帮助李璐重塑自信和重建家庭归属感,激发其回家的意愿。

教育矫正——通过跟班教育形式,帮助李璐适应课堂生活,夯实学习基础,激发学习兴趣,为返回学校做好准备。

寻亲安置——由于李璐籍贯不明,中心出面协调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和媒体,寻找李璐家人。

其后两年间,相关治疗计划渐次展开。

回归

2010年12月,救助中心教室。

李璐埋着头,描绘着一幅风景画。

“你的画真漂亮!”陈蓉赞美。

李璐抬起头,笑了。

在持续心理介入下,李璐心理状态日渐向好。

可他还有一件烦心事——上课。

为这,陈蓉密切观察他的上课情况。

终于,陈蓉找到了“突破口”——李璐喜欢画画。

其后,陈蓉开始频繁赞美李璐的画“有水准”。

在赞美中,一系列连锁反应开始发生——李璐对学习有了兴趣,脸上有了笑容……

“李璐的心理状态已恢复正常,他可以回家了。”陈蓉说。

但李璐却无家可回。

“我们找不到他的亲人。”陈蓉夜不能寐。

为帮助像李璐这样的孩子寻亲,救助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活动。

2012年8月,李璐的亲人找到了!

原来,从报纸刊登的活动照片上,李璐的姨妈认出了失踪的外甥,从垫江老家赶来相认。

亲人找到了,李璐却高兴不起来。

“回家去,哪个管我生活?”他拉着陈蓉的手哭诉。

陈蓉又失眠了。

最终,她协调垫江县公安、民政、教委等多个部门,制订了一个“回归保障计划”——

由当地公安部门出面,为李璐解决“黑户口”问题。

由当地民政部门出面,借助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政策”,为李璐提供每月700元的生活保障费用。

由当地教委出面,帮助李璐就近入学。

一个月后,李璐回家了。

回到2014年2月的那天上午。

教室里,李璐帮同学解开难题后,看起了报纸。

突然,一条新闻“抓”住了他的眼球——第三届“重庆市人民好公仆”名单。

当天夜里,陈蓉接到一个电话。

“祝贺陈阿姨评上‘好公仆!”话筒里,是李璐的声音。

猜你喜欢

李璐流浪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流浪
水下救助抢险
流浪的歌
水下救助抢险
遇见一只流浪猫
记忆大师之恋:中了过目不忘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