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节初中历史公开课的课堂观察分析:以“戊戌变法”一课为例

2015-03-09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观察点公开课表格

雷 科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一、课堂观察的步骤

课堂观察的整体步骤一般是: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前会议主要是为了确定观察点,课中观察主要是为了收集资料,课后会议主要是总结与分析。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对这次历史公开课的课堂观察步骤。

1.确定观察点

课堂观察点必须是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价的。理论上都能说清楚,但是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在听“戊戌变法”这个公开课之前,我确定了以下几个观察点:观察课堂文化、观察教师的肢体语言、观察“戊戌变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但是,思考后我发现观察的点也就是观察的内容太多了。比如,观察课堂文化这个内容,是从课堂对话观察、教学设计观察还是情境创设中感受与观察呢?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最小的点作为切入点进行观察,思考了很久,我最终把观察的点确定为教师教学问题设计的实效性。

观察点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制作观察量表了。

2.制作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既要设计观察教师行为的表格,又要设计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和学习过程的量表。这两类表格要在听课之前设计好,选择哪一种听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观察教师行为的表格中,一般会涉及以下观察项目:教师的预设问题和行为、追问内容及应变行为、关注学生和评价学生生成的语言与调控行为、板书和教学态度等。接下来,呈现我的观察量表:

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教师提的问题比较多,我写字的速度不是很快,于是我借助手机记录了26 个问题。

3.数据分析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提出了问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在创设情境中,教师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由提出问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二、课堂观察反思

通过本次对教师教学问题设计的实效性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以下内容:“戊戌变法”这节课是一节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本节课的问题提得太碎,有的问题不太符合教学目标,尤其是教师给予学生问题思考的时间和问题评价都是不太合理的。这些问题在量表中都能分析出来。

课堂观察是基于证据的观察和听评课。做课堂观察主要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课堂,做课堂观察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做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2]齐渝华.怎样做课例研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猜你喜欢

观察点公开课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统计表格的要求
履历表格这样填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本刊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