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09徐金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胎龄监护菌群

徐金丽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徐金丽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18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血培养、痰培养以及眼分泌物培养, 分析其培养结果, 并分析其院内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860例新生儿中, 发生院内感染92例, 感染率为4.9%。其中92例院内感染患儿中, 平均感染时间(14.6±5.7)d, 死亡3例, 死亡率为3.3%;将92例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作为感染组;1768例未感染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 感染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等方面均低于非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其他侵入性操作、胎龄低于32周、出生体质量、基础病以及医源性传播等。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应重视院内感染, 加强防范措施, 降低感染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相关因素

重症监护中心的新生儿免疫力低下, 再加上创伤性诊疗技术的应用, 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 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加大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内容[1]。本院选取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18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对其具体资料进行分析, 现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新生儿1860例, 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儿92例, 男52例,女40例;早产儿86例, 足月儿6例, 出生体重最大5.0 kg,最小0.8 kg, 平均体重(3.1±0.8)kg;超低体重儿39例, 极低体重儿53例, 所有患儿均满足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定制的医院感染感染相关诊断标准。无入院时发生感染征象新生儿;排除先天性感染、胎膜早破、羊水Ⅲ度浑浊、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重症监护中心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基础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呼吸机使用情况以及医源性传播情况等, 进行血培养、痰培养以及眼分泌物培养等。并将92例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作为感染组;1768例未感染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 根据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并分析相关高危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1860例新生儿中, 发生院内感染92例, 感染率为4.9%, 平均感染时间(14.6±5.7)d。在本次发生院内感染的92例患儿中, 死亡3例,死亡率为3.3%。

2.2 相关因素分析

2.2.1 两组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 本次研究的92例感染患儿中, 早产儿86例, 占总数的93.5%。感染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等方面均低于非感染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2 院内感染多因素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 气管插管、其他侵入性操作、胎龄低于32周、出生体质量、基础病以及医源性传播等因素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胎龄(周) 出生体质量(g)感染组 92 31.8±3.5 1839.9±725.4非感染组 1768 37.4±2.9 2811.3±756.7 t4.8217.932 P 0.041 0.035

表2 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3 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 本次研究的92例感染患儿中, 共分离出病原菌135株, 来自痰液82株, 占总数的60.7%, 血液29株, 占总数的21.5%, 其他分泌物24株, 占总数的17.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1株, 占总数的74.8%, 革兰阳性球菌34株, 占总数的25.2%。

3 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是对重症儿、早产儿进行监护的特殊病房, 可有效提高低胎龄、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存活率。新生儿因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 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一般出生后现先其放置在重症监护中心, 全面监测新生儿各项生命指标, 积极发现病情变化。根据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低胎龄以及极低体质量是诱发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2,3]。在本次研究中, 院内感染率为4.9%, 平均感染时间(14.6±5.7)d, 且死亡率为3.3%;感染组患儿平均胎龄(31.8±3.5)周, 出生时体质量(1839.9±725.4)g, 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 胎儿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 其院内感染发生率较越高。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各系统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善, 再加上其黏膜及皮肤角质层较薄, 在进行侵入性诊疗时易被细菌感染, 从而发生多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常用的侵入性诊疗主要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穿刺引流、气管插管及脐静脉插管等, 是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 但可对其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因此感染率上升[4,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 气管插管、其他侵入性操作、胎龄低于32周、极低体质量、基础病以及医源性传播等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菌群主要分布在痰液中, 且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因此为了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院内感染发生率, 医护人员在进行诊治操作中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保证植入材料的安全性;一旦出现感染情况, 需立即拔出导管、更换导管;并且在进行新生儿基础病治疗时, 需严格切断医源性病原菌传播途径, 避免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发生感染现象。

综上所述, 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重症监护中心患儿时,需熟练掌握院内感染病原菌分面部特征及主要相关因素,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加强基础病治疗, 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最大程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1]郭辉.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125.

[2]陈晓.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院内感染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4,7(5A):146.

[3]蔡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药导报,2011,30(3):379.

[4]钟巧, 杨传忠, 李晖, 等. NICU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预防措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425.

[5]邱立志.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当代医学,2014,20(1):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83

2015-02-12]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胎龄监护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