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03-09李丽刘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幸福感分层康复

李丽 刘嫔

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李丽 刘嫔

目的探究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评分、肌力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分层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

社区分层;护理干预;脑卒中;生存质量

脑卒中的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 主要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的脑部功能障碍, 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1]。本文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本院近期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了社区分层护理干预, 且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疾病的诊断标准, 且均为首次发病。其中男52例, 女34例;年龄48~78岁, 平均年龄(58.2±5.8)岁;脑梗死患者55例, 脑出血患者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社区护理 将脑卒中患者依据所居住的小区分成若干小组, 医护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待病情有所好转后, 可安排患者家属轮流看护患者, 以减轻长期看护患者的压力[2]。在条件允许时要尽可能为患者播放录音、影像等,提高患者对于生活的乐趣与渴望心理。同时多陪护患者出入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合, 增加患者与家属、朋友及外界环境的接触机会, 减少其孤独感[3]。

1.2.2 康复环境 保证脑卒中患者的病室或居室光线适宜,空气良好, 同时要将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好,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1.2.3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在患脑卒中疾病后, 对于出现的失语、瘫痪等症状具有严重悲观情绪, 严重者会出现抵抗治疗的不良情况。此时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真诚的心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沟通, 调整患者的消极心理,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

1.2.4 功能锻炼 依据患者的瘫痪情况为其采取相应的体位, 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在康复初期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翻身、伸臂及抬腿等床上锻炼, 后期逐渐进行下床、行走等床下功能锻炼, 遵循由易到难的锻炼原则。

1.3 观察指标[4]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评分、肌力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应用幸福感测量表(MUN-SH)对患者进行主观幸福感评价, 包括正性因子与负性因子, 二者之差为幸福感评价结果;应用精神科的评定量表对患者的肌力进行评分;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幸福感评分比较 经护理6个月后, 实验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幸福感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幸福感评分比较(±s,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正性因子 负性因子 幸福感得分实验组 43 18.37±4.49 3.53±2.81 14.84±4.55参照组 43 11.07±4.22 4.06±2.96 6.95±4.73

2.2 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评分分别为(2.54±0.28)分、(4.85±0.48)分, 参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评分分别为(2.58±0.25)分、(4.04±0.40)分, 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37±2.84)分、(74.42±2.65)分,参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41±2.68)分、(65.27±2.57)分, 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肢体功能障碍等, 同时对患者的内心产生严重影响,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分层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消极心理, 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 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

[1] 张馨仁, 曾晓英, 梁美玉, 等.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23-24.

[2] 王银芳.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5(24):24-25.

[3] 孙春艳.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的应用观察.医药前沿,2014(14):358-359.

[4] 赵雪萍, 薛小玲, 卢珏, 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64-16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52

2015-04-15]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幸福感分层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有趣的分层现象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雨林的分层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