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

2015-03-09林斯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卡韦乙肝病毒乙型肝炎

林斯环

探讨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

林斯环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 探讨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特需病房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则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临床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 配合护理干预手段, 在提升患者在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控制, 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有效性

为了观察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 作者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则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护理干预, 重点探讨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力求提升患者护理效率,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综特需病房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男68例, 女3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0岁。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前6个月都未使用任何抗病毒类药品。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则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护理干预。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药物知识教育 ①介绍服用恩替卡韦的有关知识,消除患者对其的怀疑以及害怕病毒变异和反跳心理,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②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 选取观看健康教育视频、发放健康教育资料、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耐心解释恩替卡韦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全身酸痛、头晕、头痛、疲劳、胃肠道反应、脱发、皮疹等症状。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对药物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及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配合, 为日后的治疗做好铺垫。

1.3.2 乏力与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①恩替卡韦治疗8~14 d后可出现乏力表现。这些表现应与肝炎加重的临床表现相鉴别。其鉴别要点是这些表现在服药后的3~4 h较重, 以后逐渐减轻。这和肝炎加重、肝功能恶化时全天均有明显乏力是不同的[1]。应嘱咐患者注意休息, 并告知患者以上不良反应与用药存在直接关系, 且该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或是减轻。②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科学安排其饮食, 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 充分满足其饮食要求, 改善其食欲, 达到营养均衡的目标。剧烈呕吐者, 立即对其呕吐物进行清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窒息, 同时给予温水濑口, 保持口腔清洁, 并适当给予胃黏膜保护剂, 呕吐伴腹泻者, 应予以补充营养液, 确保其体液均衡。鼓励患者多饮水, 少量多餐, 观察并记录患者排泄物的次数、性质、量及颜色, 必要时遵医嘱留取大便标本,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使用止泻药物等。

1.3.3 脱发护理 ①用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恩替卡韦治疗后会有脱发现象, 但停药之后就会自动好转, 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取得患者的配合。②配合服用B族维生素, 有助于头发再生。

1.3.4

皮肤护理 恩替卡韦治疗环节, 患者血清胆红素会异常上升, 因此其皮肤会出现瘙痒、皮疹等现象, 因此, 要注意保持皮肤干洁, 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被套,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皮肤清洁剂, 协助患者剪短其指甲, 必要时夜间睡眠时佩戴手套, 以防抓破皮肤导致皮肤感染。

1.3.5 心理护理 ①乙肝病程较长, 根治难, 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之余, 还会对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加上社会对乙肝患者的误解和歧视, 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心理, 所以,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患者动态心理反应, 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正确排解消极情绪, 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加强与患者的心灵沟通, 讲述本病的有关科学知识, 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减少患者的恐慌和不安从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②给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在取得其信任、配合的基础上, 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治疗环境, 并经常鼓励患者, 帮助其排除不良情绪。

1.3.6 饮食护理 基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 为了加快其干细胞修复速度与再生速度, 饮食需遵循肝病饮食原则:低脂、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忌辛辣、油腻刺激食物, 多食水果、新鲜蔬菜, 同时保持进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禁止暴饮暴食和进食煎炸类饮食, 以防给肝脏带来额外负担。除此以外, 嘱咐患者戒烟和戒酒, 保持适量运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完成以后, 嘱咐患者1年后回院复查,对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情况、谷丙转氨酶以及血清乙肝病毒基因等指标进行检测, 同时查看其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给予患者复查发现, 实验组患者中47例谷丙转氨酶已经恢复正常状态,44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基因已经转为阴性,5例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已经转为阴性,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实验组没有不良反应患者的出现, 而对照组出现5例(9.62%)不良反应患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本身发病率非常高, 不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例数量非常多, 同时还会有一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出现损坏症状, 所以给予患者抑制病毒、清除病毒治疗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2,3]。恩替卡韦属于抗病毒类药品,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 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例如恶心呕吐、失眠、焦虑不安、疲劳、肌痛、头晕头痛、全身酸痛、脱发以及食欲不振等, 因此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基础上, 还需要配合各项护理手段, 用以控制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护理干预即为其中的首要选择[4]。

慢性乙型肝炎具备传染性、难治性以及长期性特征, 许多患者会在中途放弃治疗, 严重影响其康复效果。所以除了药物知识教育、乏力与胃肠道反应的护理、脱发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手段之外, 还需要反复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即护理人员要对每一个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再结合其实际状况选择用药形式。待患者出院时, 需要详细告知其正确用药方式(应空腹服药即餐前或餐后至少2 h), 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咨询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临床医师, 为患者接受治疗提出建议, 从而提升其用药的有效性。

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则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护理干预, 经治疗、护理以后, 实验组患者中47例谷丙转氨酶已经恢复正常状态,44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基因已经转为阴性,5例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已经转为阴性;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4例谷丙转氨酶已经恢复正常状态,32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基因已经转为阴性, 未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已经转为阴性的患者。与此同时, 实验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十分突出, 建议推广。

[1] 赵攀, 赵沐缙, 吴永杰, 等.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所致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5):261-262.

[2] 陈新丽.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1(29):381-383.

[3] 秦道新, 张弦丽, 徐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469-1471.

[4]翟清华, 郑蔚, 张利霞, 等.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422-34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50

2015-04-22]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卡韦乙肝病毒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