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5-03-09朱秋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外科心脏

朱秋萍

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朱秋萍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者6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在接受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生活质量;临床分析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适用于冠心病、心脏病、瓣膜病、心包疾病以及心脏肿瘤等, 手术在临床上都比较成熟, 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受到了临床的高度认可。然而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操作难度大, 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十分大, 因此有效的护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1]。如何促进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的康复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的病情存在明显的差异, 且各个患者的性格特点也截然不同, 因而大大增加了护理难度。故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综合水平来划分不同的级别, 护理不同的患者、负责不同的事务,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展现她们的个人能力, 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探讨了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41~70岁, 平均年龄(60.4±7.3)岁;疾病类型:冠心病12例, 心脏病10例, 瓣膜病5例, 心脏肿瘤2例,其他1例;观察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60.8±7.5)岁;疾病类型:冠心病13例, 心脏病12例,瓣膜病3例, 心脏肿瘤1例, 其他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 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综合水平来划分不同的级别, 来护理不同的患者、负责不同的事物, 具体如下。①专家级别护士:首先需要负责日常的护理工作, 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监督和指导护士展开工作。同时检查仪器能否正常运转、药品是否处于保质期,保证急救患者必需品的及时供应。定期举办讨论会议, 指出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②高级护士:负责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 指导、监督下级护士的工作, 做好交班汇报工作, 出现紧急事件立即向上级报告。③中级护士: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定期记录护理工作, 确保病区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准备好医疗器械和药品。④初级护士:配合上级的工作, 做好基础的护理工作, 碰到难题、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汇报。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 主要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方面的评分, 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aP<0.01

组别 例数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0 58.9±6.3 65.2±6.8 57.4±8.5 63.1±8.8观察组 30 58.6±6.1 77.5±7.8a 57.7±8.2 76.3±9.5aP >0.05 <0.01 >0.05 <0.01

3 讨论

据临床调查显示近些年我国冠心病、心脏病、瓣膜病、心包疾病以及心脏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3]。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推广应用挽救了广大患者的生命, 然而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 且手术产生了巨大的创伤和应激反应, 导致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4]。

作为医务人员, 不仅需要提供医疗服务, 同时需要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来划分级别, 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动性,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明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和生理状况,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预后, 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 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在接受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虹, 赵丹丹, 王雪海, 等. 心脏及胸部大血管穿透伤病人76例的护理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35-36.

[2] 李高升, 徐志成, 张景智, 等. 基层医院心脏、大血管创伤的救治分析. 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1):1083-1085.

[3] 张悟麟. 心脏及大血管外伤急诊手术的临床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3):366-367.

[4] 曹建春, 刘继前, 曹刚, 等. 心脏及颈胸部大血管损伤12例抢救经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2):207-208.

[5] 宋莉. 浅析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4,9(34):223-2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44

2015-03-24]

450003 郑州市颐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一病区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外科心脏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心脏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