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2015-03-09李明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利培奥氮剂量

李明浩

比较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李明浩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痴呆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50例。A组接受奥氮平治疗, B组接受利培酮治疗, 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BEHAVE-AD)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分析两种不同药物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行为紊乱因子评分为(2.43±1.30)分, 攻击行为(2.67±1.66)分, 均低于B组,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期间乏力1例, 嗜睡3例, 失眠1例, 激惹1例, 肝功能异常1例, 椎体外系反应2例, 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 明显低于B组的46.0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奥氮平治疗, 临床有效率高, 患者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

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奥氮平;利培酮

老年痴呆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之一, 临床多表现为智力下降, 行为紊乱, 出现妄想或幻觉, 易怒等精神症状, 在治疗方面主要采取抗精神病类药物[1]。但也有研究者表示, 老年痴呆患者长期服用常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加重其意识障碍, 同时对其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基于此, 为探讨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药物方案, 本院对收治的100例患者展开了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3], 均有精神行为症状, 且小学文化程度患者精神状态量表评分<17分, 中学及以上<24分,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量表)[4]评分>8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50例。A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62~90岁, 平均年龄(73.4±6.3)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9±1.7)年;其中血管性痴呆14例,阿尔茨海默病36例。B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63~91岁, 平均年龄(74.2±6.2)岁;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5.1±2.0)年;其中血管性痴呆15例, 阿尔茨海默病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在入组前1周停用其他药物。口服奥氮平, 初始剂量,2.5 mg/d, 并参照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酌情增加或减少剂量, 控制最大剂量为15.0 mg/d, 平均治疗剂量(7.1±4.6)mg/d。B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 入组1周前停止使用其他药物。口服利培酮, 初始剂量为0.5 mg/d, 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变化情况酌情增加药物使用剂量, 最大剂量控制在3.0 mg/d, 平均剂量(2.2±0.9)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 对严重失眠患者则加用氯硝地西泮。

1.3 观察指标 采取BEHAVE-AD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善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EHAVE-AD量表各因子评分对比 A组患者偏执因子、焦虑恐慌因子评分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行为紊乱因子评分为(2.43±1.30)分,攻击行为为(2.67±1.66)分, 均低于B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治疗期间乏力1例, 嗜睡3例, 失眠1例, 激惹1例, 肝功能异常1例, 椎体外系反应2例,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 明显低于B组的46.0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BEHAVE-AD量表各因子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BEHAVE-AD量表各因子评分对比(±s, 分)

注:与B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偏执 行为紊乱 攻击行为 焦虑恐慌A组 50 3.63±2.10 2.43±1.30a 2.67±1.66a 3.56±2.40 B组 50 4.01±2.55 3.61±2.13 3.91±2.22 3.87±2.45 t 0.813 3.343 3.163 0.639 P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

3 讨论

老年痴呆是指以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性疾病[5]。早期研究者对老年痴呆的研究通常集中于对患者的认知、症状及治疗方面, 近年来逐渐有研究者将老年痴呆对患者本人、亲属及社会的影响纳入重点研究方向。且有统计研究资料证实, 在某一特定阶段, 老年痴呆患者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发生率可达到80.00%左右, 对其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可能产生严重影响[6]。目前国内外已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及精神症状, 已收到较好的效果[7]。

奥氮平是新型非典型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之一, 对胆碱能、组胺、5-羟色胺等多种受体均有较强的亲和力, 在心境稳定方面效果显著[8]。利培酮是苯并异恶唑衍生物, 对胆碱能、多巴胺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 与组胺、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低, 与胆碱则无受体亲和力, 对精神分裂阴性及阳性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老年患者口服利培酮后, 血浆浓度较高, 清除速度慢, 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奥氮平则可选择性作用于脑边缘系统,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且经由肝脏代谢, 不会穿过人体血脑屏障,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

本组研究中, 口服奥氮平治疗的A组患者精神及行为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其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

综上所述, 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奥氮平治疗, 临床有效率高, 患者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与应用。

[1] 蔡鸣, 马强, 高平, 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772-1773.

[2] 陈川柏.利培酮口服溶液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00.

[3] 罗海龙.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比较.河北医学,2013,19(11):1633-1636.

[4] 张玉琦, 徐文炜, 程灶火, 等.多奈哌齐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9):1038-1041.

[5] 张玉琦, 徐文炜, 程灶火, 等.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73-75.

[6] 康慧敏.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20-322.

[7] 张玉琦, 徐文炜, 程灶火, 等.多奈哌齐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700-3702,3707.

[8] 吴斌, 吴震卿, 钱富强, 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对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613-16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93

2015-04-03]

473000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利培奥氮剂量
·更正·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影响的比较
利培酮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