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5-03-09刘淑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苏醒神经外科芬太尼

刘淑杰

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刘淑杰

目的分析探讨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时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患者则在麻醉时使用芬太尼。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苏醒时间、苏醒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后、拔管时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小于对照组, 同时其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且苏醒质量评分要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时, 具有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有在临床上深入推广的价值。

神经外科;麻醉;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价值

传统的麻醉药极易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同时还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 这给神经外科手术的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 如何改善麻醉效果已成为医护人员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些新型的麻醉药物已被用于神经外科麻醉中, 舒芬太尼就是其中的一种。为分析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院进行了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其中观察组男27例, 女23例, 年龄18~77岁, 平均年龄(44.5±11.7) 岁;对照组男25例, 女25例, 年龄20~79岁, 平均年龄(45.4±11.3)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标准确诊, 且100例患者均排除相关药物的禁忌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年龄、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3~6 h内均需禁饮食, 且在手术前需肌内注射东茛菪碱及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手术时应先建立患者的静脉通道, 然后再进行麻醉。麻醉时, 对照组患者需静脉注射丙泊酚及芬太尼, 丙泊酚1.0~1.5 mg/kg, 芬太尼为4 μg/kg;观察组患者应静脉注射丙泊酚及舒芬太尼, 丙泊酚规格同对照组相同, 舒芬太尼为0.7 μg/kg。在患者意识消失后, 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在通气过程中应给患者使用1~2 mg/kg的琥珀胆碱, 以维持持续通气。为维持手术的正常进行, 在手术时应使用微量泵给患者输入丙泊酚5~8 mg/(kg·h)。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 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及拔管时的HR及MAP。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及拔管后HR及MAP, 且记录并分析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质量评分及麻醉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定标准[3]对患者的苏醒质量进行评分, 一般在拔管5 min后进行, 评价标准为:若患者在正常语调的呼叫下能迅速做出反应, 则为5分;若患者在正常语调的呼叫下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 则为4分;若患者在高语调的叫唤下能做出反应, 则为3分;若患者在高语调叫唤下不能做出反应, 且只能通过摇晃或轻拍才能做出反应, 则为2分;若患者在摇晃或轻拍下未能做出反应, 则为1分。

1.5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HR及MAP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HR及MA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的HR及MAP则均要小于麻醉前, 但两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及拔管时的HR及MAP要明显大于麻醉前及诱导后, 但两组患者插管后的HR及MAP同拔管时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及拔管时的HR及MAP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前者明显小于后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HR及MAP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指标 麻醉前 诱导后 插管后 拔管时观察组 50 HR(次/min) 73.1±4.2 68.1±4.6 81.3±2.2a 82.1±3.2aMAP(mm Hg) 101.2±10.2 97.5±8.2 110.1±5.9a 112.3±6.9a对照组 50 HR(次/min) 72.8±5.4 68.6±2.9 88.9±5.3 89.5±4.9 MAP(mm Hg) 102.1±9.8 96.9±5.9 120.1±5.7 118.2±8.1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min) 苏醒质量评分(分)观察组 50 18.4±4.1a 5.1±0.2a对照组 50 30.3±5.4 3.9±0.4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呼吸抑制 术后呕吐 烦躁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 50 1 3 3 14a对照组 50 6 10 5 42

3 讨论

麻醉药物通常通过患者的大脑来发挥作用, 这具有一定的风险, 极易给患者造成呼吸抑制、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同时,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部位也在大脑, 这就使得神经外科麻醉的风险性显著提高。相关研究表明[4], 传统的麻醉药物会使患者的苏醒时间延长, 这极易给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影响患者的预后。另外, 传统的麻醉药物还会使患者的神经处于麻痹状态, 这使得患者在苏醒时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延长, 这不利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有术后并发症产生。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 其为芬太尼的衍生物, 该药物是一种μ-受体激动剂, 能够迅速的通过血脑屏障, 调节血脑平衡, 使得应激反应减少和颅内压降低, 另外,该药物还具有半衰期短的优点, 可被比较快的清除。目前,该药物已逐渐应用到临床之上。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HR及MAP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苏醒质量评分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到,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另外舒芬太尼不会使患者的HR及MAP产生过大的影响, 这使得患者的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因此,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1]吕旭华, 胡建.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76-78.

[2]孟旭.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8):163.

[3]张振, 罗辉宇, 徐阳. 不同麻醉用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4):52-53.

[4]王旭, 耿红芳.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123-1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90

2015-04-03]

475002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苏醒神经外科芬太尼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绿野仙踪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