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有效性

2015-03-09王慧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硬膜外间隙平面

王慧君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有效性

王慧君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有效性的差异, 探究合适的腰-硬联合麻醉间隙。方法在本院收治的麻醉分级(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7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L3~4间隙, 对照组采用L2~3间隙。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未发生头痛, 新生儿阿氏评分1 min评分均>8分,5 min评分皆为10分。15 min脊髓麻醉平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5, P<0.05)。手术中, 对照组测定阻滞平面达T6, 对照组呼吸困难、低血压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L3~4间隙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有效性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依据硬膜外麻醉与腰部麻醉的特点来提高麻醉效果的麻醉方法, 多用于剖宫产手术[1]。能达到减少麻醉使用量、加快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效果的多方面的优点[2]。但同时也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剖宫产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本次研究将针对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1~6月收治的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70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1±3.5)岁, 平均身高(159.1±4.2)cm, 平均体重(68.5±7.1)kg。对照组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28.3±3.2)岁,平均身高(158.3±4.4)cm, 平均体重(70.1±6.5)kg。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进入手术室的产妇进行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开放静脉通路。为产妇输入500 ml平衡液。观察组进行L3~4间隙穿刺, 对照组进行L2~3间隙穿刺。取位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由两位麻醉医师确定穿刺间隙,两侧髂嵴的最高点然后连线交于脊柱上一点, 即为L3~4脊突间隙。成功进行硬膜外穿刺之后, 将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置入直至见到脑脊液, 之后以0.2 ml/s的注药速度注入0.5%布比卡因1.8 ml, 将3~4 cm的硬膜外导管置入头侧。注意保持T6以下的麻醉平面, 若平面效果不好, 在硬膜外追加注射2%的利多卡因。若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是血压下降>30%的时候, 注射10 mg麻黄素, 并向左侧调整床位15~20°, 为了避免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 将产妇腹部推向左侧。对产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脉搏进行连续监测[3]。

1.3 观察指标[4]①测感觉阻滞最高平面:针刺法。测定标准:1、2、5、15 min阻滞平面。②对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以及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阿氏评分进行记录。③麻醉效果评定:患者感觉良好,肌肉松弛度好, 手术顺利为良好;患者有轻微不适伴轻度牵拉反射, 但可配合手术为一般;肌肉松弛度差, 牵拉痛明显,需辅助镇静、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硬膜外用药量、脊髓麻醉平面以及并发症的比较 两组手术后未发生头痛, 新生儿阿氏评分1min评分均>8分,5 min评分皆为10分。15 min脊髓麻醉平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 对照组测定阻滞平面达T6, 对照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见表1。

2.2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硬膜外用药量、脊髓麻醉平面以及并发症的比较(±s, %)

表1 两组产妇硬膜外用药量、脊髓麻醉平面以及并发症的比较(±s, %)

注:与对照组相比, t=3.035,aP<0.05

组别 例数 15 min脊髓麻醉平面 T6硬膜外利多卡因量 低血压 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观察组 35 T7.06±1.2411.4 0 0对照组 35 T5.96±1.55 6.96±1.34 28.6 5.7 0a0

表2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n)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自产生起就逐步推广应用, 至今已在产科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达到减少麻醉使用量、加快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效果的多方面的优点。但同时也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剖宫产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有效性的差异, 探究合适的腰-硬联合麻醉间隙很有必要。

本次研究显示, 两组手术后未发生头痛, 新生儿阿氏评分1 min评分均>8分,5 min评分皆为10分。15 min脊髓麻醉平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 对照组测定阻滞平面达T6, 对照组呼吸困难、低血压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 在剖宫产手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L3~4间隙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钟波, 朱道彬, 钟俊.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时不同穿刺间隙的临床效果.当代医学,2014,35(30):65-66.

[2]赵艳平.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麻醉效果.当代医学,2011,32(35):18-19.

[3]黄敏晏.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4):248-249.

[4]孙立忠.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中国卫生产业,2013,17(30):88,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87

2015-04-03]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妇儿医院

猜你喜欢

硬膜外间隙平面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间隙
玩转高考真题——平面解析几何篇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给你
苦难的间隙
参考答案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