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5-03-09吴月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经胸肺静脉室间隔

吴月霞

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吴月霞

目的探究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 经食道超声引导对患者实施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手术的同时应用胸部超声对手术全程检测, 比较两种超声检测方法在室间隔缺损部位监测的准确性。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对比两种超声检测的情况发现, 经胸超声对于缺损类型的诊断上要优于食道超声, 而在缺损大小的检测上经食道超声检测更为准确,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静脉血各项参数均显著小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超声能够实时的检测到手术对患者心脏造成的影响, 在此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能够在早期发现手术中各项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食道超声;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总数的20%[1]。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方法, 该方法是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 对患者进行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术, 具有微创、疗效显著的优点[2]。本研究旨在探究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结该方法的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9.4±3.1)岁;体重19~31 kg, 平均体重(27.4±7.9)kg。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详细检测, 确诊为室间隔缺损患者, 其中膜周型缺损38例, 嵴内、嵴上型7例、肌部3例。患者室间隔缺损基地部的平均直径(6.4±3.1)mm, 右室面出口的平均直径(4.5±2.1)mm。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②无室间隔缺损的家族病史。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②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所有患者进组前均由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 先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检测。向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麻醉诱导, 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 将插管另一端连接麻醉剂, 进行间歇正压通气, 同时对通气的潮气量、每分钟的通气量、氧浓度等进行检测[3]。经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 连接压力传感器检车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麻醉完成后持续追加维库溴铵和芬太尼, 维持麻醉效果。

1.4 超声检测 ①术前超声检测, 术前分别应用经胸超声与经食道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测, 经胸超声采用标准检测法,经食道超声带患者麻醉成功后由食管插入超声探头, 从左心室长轴切面、四腔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观察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形态等, 并测量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根部的距离, 以确定是否合适实施伞封, 并对患者右肺上静脉的血流频谱进行测量。②术中超声引导, 术中通过全方位的经食道超声对封堵手术进行引导, 测量右肺上静脉的血流频谱[4]。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超声诊断方法对于室间隔缺损类型以及大小的检测情况。并详细分析术后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流频谱指标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超声检测的对比 经胸超声对于缺损类型的诊断上要优于食道超声, 而在缺损大小的检测上经食道超声检测更为准确,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 治疗后, 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患者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参数的对比 治疗后肺静脉血各项参数均显著小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种超声检测的对比(n,±s)

表1 两种超声检测的对比(n,±s)

注:两种超声检测比较, P<0.05

项目 例数 室间隔缺损类型 缺损大小(mm)膜周型 嵴内、嵴上型 肌部经胸超声 48 38 6 3 3.9±1.2经食道超声 48 37 5 4 3.1±1.1 χ2/t 5.24 4.39 P 0.00 0.00

表2 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s)

表2 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s)

注:治疗前后比较, P>0.05

时间 射血分数(%) 左心室缩短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术前 67.3±5.8 36.2±4.6 3.3±0.4术后 66.9±7.2 35.3±5.3 3.2±0.4 t 0.29 0.88 1.22 P 0.76 0.37 0.22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参数的对比(±s, m/s)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参数的对比(±s, m/s)

注:治疗前后比较, P<0.05

时间 肺静脉收缩期最大流速 肺静脉舒张期最大流速 左房收缩晚期返流入静脉血流最大流速术前 0.57±0.18 0.49±0.16 0.35±0.12术后 0.49±0.17 0.41±0.11 0.26±0.09 t2.23 2.85 4.16 P 0.02 0.01 0.00

3 讨论

近年来经食道超声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对室间隔缺损经胸部微创手术过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 经食道超声检测比经胸超声对于室间隔缺损大小的判断上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经食道超声检测的探头从食道进入体内, 紧靠左心房的后壁, 能够直接通过食管和心包对心脏进行全方位的探测, 且功能更加拓展,图像也相对较为清晰和准确[5]。而经胸超声检测也是一种传统检测方法,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肺气肿、肥胖、胸廓畸性等。因此, 经食道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探查到室间隔缺损大小等重要信息。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本研究病理治疗前后心功能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进行手术的患儿年龄均较小, 患者室间隔缺损较小, 因此修复后对于心功能的影响并不大[6]。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患者肺静脉的血流参数出现了明显改变, 治疗后要显著低于治疗前。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治疗后左心负荷降低, 肺静脉血流参数也会出现明显变化。说明了当传统的新功能参数未出现明显变化时, 若患者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频谱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则证明了该手术后心功能得到了改善。因此, 患者肺动脉血流频谱指标能够作为评价室间隔缺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的重要指标, 为手术带来了较大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 食道超声能够实时的检测到手术对患者心脏造成的影响, 在此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能够在早期发现手术中各项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1]张冲, 崔传玉, 何飞, 等.经胸微创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6):366-367.

[2]刘洁琼, 米燕萍.食管超声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3):319-320.

[3]林小彬, 刘健, 唐先成, 等.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62例疗效分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1(5):606-608.

[4]王克学, 张亚飞, 杨再珍, 等.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90例疗效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14,1(1):119-120.

[5]代娟.食道超声引导下小切口(VSD)封堵的手术配合体会.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15):439.

[6]Chen PC, Cubberley AT, Reyes K, et al. Predictors of reintervention after repair of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with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n Thorac Surg,2013,2(6):621-6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36

2015-03-03]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031)

529030 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体检中心

猜你喜欢

经胸肺静脉室间隔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诊治进展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DSCT肺静脉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胸乳入路腔镜术与传统开放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对比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