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2015-03-09申书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复杂性阑尾阑尾炎

申书安

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申书安

腹腔镜;复杂性阑尾炎

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4年10月本院70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3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3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 分析手术情况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0月诊断为复杂性阑尾炎的出院患者, 纳入诊断标准:①明确右下腹痛伴发热病史, 体温在38℃以上;②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右下腹固定, 可波及下腹正中及左下腹;③术前血常规>10.0×109/L, 影像学检查提示阑尾壁增厚、管腔增粗, 伴有或不伴有腹腔积液;④以手术和病理诊断为准,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不在纳入范围。本研究共调查70例患者,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观察组中, 男21例, 女14例,年龄9~85岁, 中位年龄45岁, 平均年龄(35.63±14.82)岁;对照组中, 男20例, 女15例, 年龄11~84岁, 中位年龄44岁,平均年龄(37.21±15.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 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先取平卧位, 于脐部戳孔建立气腹[根据年龄不同, 压力为8~14 mm Hg(1 mm Hg=0.133 kPa)]并置入10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 选择右上腹部置入10 mm trocar为主操作孔, 耻骨联合与脐部连线中点置入5 mm trocar为辅助孔。首先探查, 如腹腔或(和)盆腔有积脓, 先用吸引器吸净积脓, 分离阑尾周围粘连, 钛夹夹闭阑尾系膜, 根据阑尾根部情况(阑尾根部水肿程度、粗细、是否为根部穿孔)采取钛夹夹闭+丝线结扎、丝线双重结扎或缝扎等处理方法,标本直接或置入标本袋由操作孔取出, 视腹腔、盆腔污染情况, 用生理盐水冲洗, 或加用甲硝唑浸泡, 如污染较重, 在右下腹及盆腔放置引流管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情况、腹腔引流管留置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随访3个月观察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阑尾残株炎、残端瘘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 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共有3例(8.6%)发生trocar感染, 经换药治疗愈合;腹腔脓肿1例(2.9%), 肠梗阻1例(2.9%), 均保守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发生腹腔脓肿1例(2.9%), 肠梗阻1例(2.9%), 均保守治疗后痊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分别为0、25.71%, 止痛药物应用率分别为0、17.14%,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44、4.603,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n(%)]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排气时间(h) 止痛药应用率 引流管留置率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 35 45.36±15.82 3.37±1.26 27.63±9.82 0a 0a 7.23±1.379272.22±2100.28 5(14.29)对照组 35 51.65±20.08 4.12±2.01 26.23±8.84 6(17.14) 9(25.71) 7.88±2.929012.32±2383.37 2(5.71)

3 讨论

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阑尾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开腹阑尾切除术。传统开腹阑尾炎切除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成熟、风险较小、费用低等特点, 但患者较痛苦, 术后恢复较慢。腹腔镜手术是最近几年临床新兴的手术方式, 在外科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对于阑尾炎手术来说, 部分学者认为腹腔镜切除阑尾和传统式阑尾切除术相比较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自1983年Semm开展了第1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以来, 许多的临床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关于腹腔镜阑尾切除的研究工作[1]。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设备器械的不断更新,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也在不断的改进, 最近几年,国内外部分学者相继报道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可靠性,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引起了关注[2]。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3], 然而对其治疗复杂性阑尾炎仍存在争议, 作者认为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术者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技能及手术器械密切相关, 腹腔镜手术技能的训练及能力培养有一个学习曲线的问题, 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 且伴随着腹腔镜技能提高及器械的发展, 腹腔镜阑尾切除较前期有明显缩短趋势。为避免或减少腹腔、盆腔脓肿形成, 术中首先进行腹腔、盆腔脓液的抽吸, 甚至接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 再处理阑尾,处理完阑尾, 再进行腹腔、盆腔生理盐水冲洗, 甲硝唑浸泡,特别是膈下、结肠旁沟、盆腔及小肠间隙等区域进行广泛冲洗, 因为脓液已经弥散到这些区域, 能起到冲洗干净脓液、稀释细菌浓度的作用[4]。为避免或减少trocar孔感染, 阑尾标本能从trocar孔直接取出的直接取出, 不接触腹壁, 减少污染, 如不能直接取出的, 不勉强取出, 使用标本袋, trocar孔用碘伏消毒。随着腹腔镜手术技能的持续提高, 手术经验的总结, 手术时间越来越短, 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少, 在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 腹腔镜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理想的手术方式。

通过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和对照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0 VS25.71%)及止痛药物应用率(0 VS17.14%)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开腹阑尾切除术虽已有百余年历史, 是阑尾疾病的经典术式, 但手术创口较大, 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较大。腹腔镜手术是新近出现的微创手术方式, 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1] 连鸿瑞, 涂春明, 张海波, 等. 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首都医药,2013,4(5):17.

[2] 陈向能, 熊林, 邹茜, 等. 使用Triport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六例.海南医学,2013,24(8):1204-1205.

[3] 姜楠, 杨国山, 颜承平, 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0例报告.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53-54,57.

[4] 廖凯男, 郭静, 熊耕, 等. 脐部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1):17-18,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30

2015-02-28]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复杂性阑尾阑尾炎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阑尾真的无用吗?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