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5-03-09毛祚燕
毛祚燕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护理部,南昌 330003
近年来,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在国外应用广泛,其从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心理功能、社会或环境因素、全面医疗多个因素入手,对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估,从而为老年人制订个性化、可行性高的治疗护理计划[1]。CGA 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疾病的诊断率,进一步完善治疗过程,改善预后,使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2]。当前,这种多维度的评估方法已被我国引进,并在门诊、社区中得到应用,对于提高老年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CGA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健康功能进行多维度的检测和评估,并由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0 例老年CHD 患者,年龄均≥60 岁,且符合国际心脏学会和协会(ISFS)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临床诊断标准,被确诊为CHD,且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男65例,女45 例,年龄60~89岁,平均(73.2±7.76)岁,病程4~19 年,平均(9.78±2.21)年,主要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脑梗塞、高血压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 例)和对照组(55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扩张血管、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耗氧量及其他相应的常规对症治疗。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在患者出院半年内对患者进行1~2 次的电话回访。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CGA 护理模式,先参照心内科的特点来整合心内科的CGA 量表,主要内容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常用评定量表)、情绪状态评估(老年抑郁量表)、认知评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营养评估(简易营养评估表)、尿失禁评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跌倒坠床与压疮风险评估[3]。对各量表进行整合排版,使之成为简单易懂、易于填写和翻阅的心内科CGA 手册[4]。入院1~5 d 内对患者进行CGA,并记录和建立CGA 档案;入院1~3 d 内进行护理计划的制订,在护理问题中纳入CGA 结果,充分结合护理目标、集中与个性宣教,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评价,在病历中将护理计划全部录入[5]。评估工作由患者的责任护士承担,护理责任组长负责评估质控,患者出院时,发放复查卡,叮嘱患者半年后来院接受复查,并在患者出院半年内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1 次/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脏不良事件:指患者入院病情稳定后再发的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率失常、心衰等。②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两组患者是否能够采用积极方式面对治疗和护理进行问卷调查。③治疗、护理满意度:应用心内科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④观察两组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比较
干预组心绞痛或心前区不适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心脏不良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加重等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比较[n(%)]
2.2 两组MCMQ 评分的比较
干预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组更能采取积极面对的方式。两组的屈服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MCMQ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MCMQ 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无论是对治疗还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n(%)]
2.4 两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比较
干预组入住CCU 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住院费用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比较(±s)
表4 两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比较(±s)
3 讨论
心脏不良事件,即突发的与心脏有关的病变,如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心绞痛或心前区不适、心衰、心率失常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CGA 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CHD 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一般患者入院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上陌生的环境和频繁的治疗,会使其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6]。治疗上大多会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其会引发患者的反复排尿,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应激性的加重[7],在生理及心理的多重因素下,患者极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心脏不良事件[8]。CGA 护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实现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最终使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9]。本研究的干预组在面对维度和回避维度上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表明CGA 护理模式能实现CHD 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有效改善,而应对疾病方式对于CHD的病情发展和治疗均有十分重要意义[10]。通过CGA护理,可使患者的照顾者、家属和朋友进一步了解其症状和感受,使其家庭和社会支持度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其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发生改变[11]。另外,CHD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改善对于疾病的恢复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组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1%和96.4%,均高于对照组,表明CGA 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老年CHD 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CGA 护理模式实施后,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认知程度大幅度提高,并充分重视疾病相关危险因素[12]。护患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护理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和完成,并提高治疗效率和护理效率,最终自然会相应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13]。本研究中,干预组CCU 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71±1.47)d 和(11.48±3.74)d,均短于对照组,表明CGA 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老年CHD 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住院时间可反映CGA 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相较于常规治疗护理,CGA护理模式增加了对发生问题的个性化重点干预,更注重护理计划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因此能有效促进老年CHD 患者的康复,使其早日稳定[14]。另外,患者及家属在CGA 护理摸下,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保健知识和疾病知识掌握度也相应提升,进而可有效避免导致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促进患者的恢复[15]。
CGA 护理模式在老年CHD 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屈海宏,陈长香,徐爱茹,等.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0):2485-2488.
[2]赵熠.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展[J].中国医药,2013,8(12):1823-1824.
[3]杨进,贺红娟,董靖,等.冠心病的风险评估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5):787-793.
[4]唐红斌,李东锋,杨汉东,等.中老年冠心病等危症Framingham评估预测[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77-1579.
[5]陈晓琳,尹震宇,郭美姿,等.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2004-2007.
[6]孙倩倩,王双.老年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60-662.
[7]李洁,邹继红,任利群,等.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1):921-923.
[8]胡凌云,田杰,张树堂,等.老年综合评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795-3797.
[9]邓宝凤,罗昌春,李海芳,等.老年综合评估对住院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8):937-939.
[10]万朝晖,丁群芳.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描述[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84-2186.
[11]余晶波.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老年综合评估[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4):419-421,426.
[12]宋岳涛.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老年综合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9-11.
[13]陈丽方,刘学军.老年综合评估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全科护理,2013,11(16):1520-1522.
[14]谢海雁,曾平,王秋梅,等.应用老年综合评估结果探讨积极老化的内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1):65-66.
[15]吴红伟,程燕,吕永姮,等.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1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