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肿瘤患者癌痛知识获得及疼痛的影响

2015-03-08杨法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知识癌痛



综合护理对肿瘤患者癌痛知识获得及疼痛的影响

杨法敏

(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医院 肿瘤科二病区, 重庆, 400037)

关键词:综合护理; 肿瘤; 癌痛; 知识; 疼痛程度

疼痛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得到缓解,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1]。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因素。就目前而言,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本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对40例癌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癌痛患者,纳入标准: ①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疾病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确诊,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 ③ 具有癌痛及癌症相关疼痛者,住院时间>2周,住院时NRS疼痛评分法评定>4分; ④ 预计生存期>3个月,短期内不进行放疗、化疗或手术; ⑤ 接受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 ⑥ 无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⑦ 能理解并正确回答问题。排除标准: ① 既往或目前患有精神疾病或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② 院外1个月内死亡者; ③ 脑部转移; ④ 对止疼药物过敏,或有药物滥用史者; ⑤ 严重的心理障碍。80例患者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45~75岁,平均(51.2±15.6)岁;病程4~14个月,平均(9.5±4.5)个月;病种:肺癌32例,结直肠癌20例,胃癌16例,肝癌8例,其他4例;中度疼痛68例,重度疼痛12例。将该组患者按对照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循序渐进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等: ① 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疼痛教育手册,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教会患者疼痛评估方法,告知患者每日记疼痛日记[2]。用药当天采用讲解示范、观看教科片的方法,告知患者镇痛药物的用药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用药3 d检查患者疼痛控制的情况,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1周后评估患者的感受和疼痛控制情况,讲解用药知识、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调整治疗剂量和方案。出院时帮助每位患者建立门诊用药档案,交代用药、饮食及活动的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提醒和督查患者按时、定量服用药物,询问有无并发症出现。对于疼痛控制不理想者,嘱其返院复查; ②支持性心理干预。主动关心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并给予安慰。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癌痛的影响,指导患者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活动,鼓励其采用呐喊、倾诉、哭泣的方法宣泄情绪。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的心理调节方法以及放松训练的方法,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缓解疼痛。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给予配合暗示、催眠疗法[3]。同时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死亡教育,让患者意识到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平静面对死亡的目的; ③社会支持。告知家属,尤其是患者的子女,应该多从生理上、心理上多关怀患者,多从道德、亲情的角度去帮助患者,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组织病友交流会,介绍癌痛控制管理以及治疗的正性经验,让癌痛控制效果好的患者传授经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启发其正面、积极评价自己,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勇气,提高希望水平。加强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开导,分享抗病心得体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癌痛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癌痛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疼痛的可控性、阿片的成瘾性、疼痛的评估、癌痛的治疗方法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疼痛程度[4]: 采用24 h内的疼痛剧烈强度以及疼痛影响来评价。其中疼痛轻度程度采用国际通用疼痛量表NRS,总分0~10分,将1根长10 cm的尺子放在患者面前,告知其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疼痛影响包括疼痛对生活、行走能力、情绪、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的影响,以0(无影响)~10分(完全影响)表示。

2结果

2.1 2组患者癌痛知识获得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癌痛可控、阿片有瘾、正确评估疼痛等癌痛知识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癌痛知识获得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癌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和睡眠的影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癌痛程度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患者癌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好。有研究显示长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癌痛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本研究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按照路径表的内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宣教癌痛相关知识,每日的健康教育内容一目了然,增加了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提高了教育效果,有利于患者对癌痛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5]。一般认为,对于癌痛合理的护理实践应该在6个月以上。因此,在癌痛患者出院后,仍然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患者持续进行癌痛健康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熟练掌握根据疼痛程度规范选择三阶梯止痛药的原则,随时有效调整止痛药剂量、次数,既能有效止痛,又能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蒋慧明[6]研究显示,对癌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癌痛,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相比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患者癌痛程度低,疼痛对睡眠、情绪、日常生活的影响小。有研究[7]认为,只有让患者了解并掌握癌痛的相关知识,让其知道并愿意正确诉说自己的疼痛,才能让患者的癌痛得到有效控制。正确的疾病感知有利于减少疾病所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和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癌痛程度的降低,一方面与患者掌握了良好的治疗健康知识有关,另一方面,在综合性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加入支持性心理干预的应用,充分重视心理因素的止痛作用,通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等躯体症状,提高对疼痛的治疗效果[8]。社会支持通过家庭支持和团体心理干预,缓冲了患者的心理症状和心理症状的发展,而问题的普遍性使得成员之间有更多共同的话题,提高了患者应对疼痛的积极性,减少了疼痛。

参考文献

[1]王蓉, 刘雪花, 赵玲.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4, 42(4): 422.

[2]李凤霞, 朱立霞, 杨敏.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药物镇痛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5): 53.

[3]赵晓丽.长期护理干预对骨转移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8): 879.

[4]谭冠先.癌痛治疗手册[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28.

[5]杨靖华, 黄君, 沈晓燕.临床路径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 17.

[6]蒋慧明.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规范化癌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3): 114.

[7]周雪江, 韦群英, 冯羽飞.实施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2014(2): 77.

[8]周广美, 张慧, 韩淑艳, 等.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癌痛病人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 28(12): 1457.

收稿日期:2015-09-07

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4-181-02

DOI:10.7619/jcmp.201524074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知识癌痛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