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护理方法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效果

2015-03-08王宏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护理

刘 彤, 王宏伟, 赵 健

(1. 沈阳军区总医院 血管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2. 解放军第205医院 内镜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00)



论著

连续护理方法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效果

刘彤1, 王宏伟1, 赵健2

(1. 沈阳军区总医院 血管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2. 解放军第205医院 内镜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肺功能恢复、SF-36量表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治疗、康复及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指标优于对照组, 6 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SF-36生存治疗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及防护,一定程度预防临床并发症,而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连续护理; 冠脉搭桥; 心脏外科; 护理

本研究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并综合临床观察及生存量表评价[1-2]、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检查、满意度调查,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实施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的患者56例,均符合ACC/AHA相关冠心病手术指南中冠脉搭桥术适应证[3-4]。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5~75岁,平均(65.2±12.5)岁,体质量45~82 kg, 平均(64.2±10.0) kg。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5岁,平均(65.6±18.3)岁,体质量45~82 kg,平均(65.3±10.2) kg。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5~74岁,平均(63.5±16.2)岁,体质量46~81 kg, 平均(64.8±9.9) kg。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体外循环气管内麻醉下手术,行大隐静脉、桡动脉、内乳动脉为血管桥,术内留置Swan-Ganz导管,术后严密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部分患者以IABP辅助循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病房环境护理、静脉输注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再加以连续护理。

1.3 连续护理

1.3.1需求评估:首先建立连续护理小组,人员主要由护士组成,临床工作经验不少于5年。护理工作流程首先是对患者需求实施全面评估,并在记录患者需求后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1.3.2饮食护理:术前对谷物类、豆制类、动物类食物的营养注意均衡,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减少主食量。术后48 h内予胃肠外营养供给,病情稳定后开始经口进食,进食原则以维护心功能为主。饮食以清淡、少刺激性食物为主,注意多食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

1.3.3心理护理:患者并发心绞痛时多有濒死感,常发生焦虑、恐惧等情绪,不利于病情康复。因此,在临床护理阶段应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讲解治疗方式及成功案例,可邀请冠脉搭桥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来鼓励即将实施手术的患者。其次,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可发放心理护理、心理自救等书籍,让患者保持治疗信心。

1.3.4康复锻炼: ① 运动疗法,术后早期给予坐位训练、床旁活动训练、坐椅训练,而后给予步行训练、扶持下上下梯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禁过量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患者控制心率药物,随时监测患者心率,最大心率不超过140次/min, 运动时间以40 min/d为宜,并严密观察患者面部、意识、呼吸等状况; ② 呼吸训练,术后脱离呼吸机后可指导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包括排痰液训练、腹式-缩唇呼吸法训练、暗示呼吸法训练等。排痰训练方面,取头低卧位或前倾坐位,患者以鼻深吸气,吸气到最大限度后进行短暂憋气,以提高腹内压来提高胸膜腔内压,而后要求患者突然打开声门,以胸内压气流推动分泌物排出体外。在腹式-缩唇呼吸法训练方面,取平卧位或端坐位,要求患者双臂自然下垂,鼻吸气时对腹部肌肉进行放松,同时要求腹部隆起,提高患者腹内压,呼气时唇形保持吹口哨状,5 s内将气体慢慢呼出。在暗示呼吸训练法方面,取坐位或平卧位,要求患者双手放于上腹部,吸气时缓慢隆起腹部,双手加压做对抗练习,呼吸时腹部下陷而双手随之下沉,呼气末梢用力加压,如此多次练习来提高患者膈肌活动量。

1.3.5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 ① 预防恶性心理失常的护理,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术后猝死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术后患者心电波情况,若患者发生窦性心律过快,可在维持适当容量下以β受体阻断药来控制心率。其次,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易发生低血钾,低血钾可造成室早、室性二联律等心律失常,可予以胺碘酮静脉给药并积极补钾,每隔2 h通过血气分析来了解患者电解质情况,若有紊乱则即刻给予纠正; ② 大出血预防护理,术前抗凝、体外循环肝素化、术后血压过高、手术操作不当等均可造成患者大出血,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包纵隔引流性状进行密切观察, 30 min挤压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果发现有大出血倾向应将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00~120 mmHg, 遵医嘱用止血药治疗,同时严密观察引流状况,观察引流量、颜色、温度; ③ 急性肾衰预防护理,冠脉搭桥术可造成患者低血压,而治疗药物、低血容量等因素可造成肾动脉痉挛,此外还有供血不足等因素,均是急性肾衰的影响因素。针对预防肾衰,护理人员应在术后根据患者CVP补充血容量来维持循环稳定,加强每小时的观察及记录,对于患者的尿液性状进行严格记录,并对患者的肌酐、尿素氮、血清钾加强监测,若血清钾超过6 mmol/L, 且尿素氮和肌酐均达到了正常水平的2倍、尿量少于20 mL/h则应立刻告知医师,由医师采取紧急处理来避免不可逆肾衰的出现。

1.3.6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疾病特征、诊治方法、治疗效果等知识的讲解,加强患者出院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的讲解,加强日常生活自我护理事项的讲解,提高患者对健康的各项认知。发放出院健康指导手册,在患者的允许下加强出院电话随访,并要求患者定期复诊。

1.4 观察指标

住院期间统计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统计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6 min步行试验来记录患者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检查平均FEV1(第1秒中用力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采用SF-36生存治疗量表量化百分制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优。

2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对日常生活、疾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出现1例心包填塞、1例恶性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7.14%, 对照组出现2例低氧血症、2例急性肾衰、1例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6例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21例满意,满意度为75.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可见,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检查、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检查、生活质量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心脏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有效改善或解除冠心病系疾病症状,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目前多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中[5-6]。美国连续护理联盟(CCA)[7-8]指出,连续护理是指综合性、协调性和整合性的医疗服务,以连续护理实现各种健康状态下各种照护环境中服务质量和价值的持续改进,通常以医院护理转接社区及家庭护理为主,由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完善从医院到家庭自我管理的过渡,故本研究结合连续护理理念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施连续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治疗、康复及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FVC、FEV1指标优于对照组, 6 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SF-36生存治疗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袁欣玫, 张景侠. 非停跳冠脉搭桥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1): 39.

[2]高云, 方玉, 国营营, 等.冠脉搭桥同期瓣膜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术后监护室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8): 766.

[3]龚婷, 云鹏, 游永浩, 等.糖尿病患者冠脉搭桥围术期强化血糖控制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2): 2044.

[4]任怡, 周红, 张赤铭, 等. 美国G5振动排痰机对全机器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部护理的作用[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 32(12): 1248.

[5]白云娟, 徐丙吉, 刑云芹, 等. 微创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微量泵静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护理[J]. 现代护理, 2008, 14(5): 654.

[6]凌青. 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影响[J]. 江苏医药, 2012, 38(19): 2364.

[7]张存, 王青, 魏国芬, 等. 冠脉搭桥术后病房内新发心房颤动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13, 28(20): 29.

[8]孙佳, 陈燕燕. 1例冠脉搭桥合并胸腺瘤切除围术期的护理[J]. 当代护士: 学术版, 2013(7): 149.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es grafting

LIU Tong1, WANG Hongwei1, ZHAO Jian2

(1.SurgicalVascularDepartment,GeneralHospitalofShenyangMilitaryRegion,Liaoning,Shenyang, 110000; 2.EndoscopeCenter,The205thHospitalofPLA,Jinzhou,Shenyang, 121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ethodsA total of 56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continuous nursing. The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recovery of pulmonary function, SF-36 scale score and 6 min walking walk distance were compared. ResultsDisease,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related to social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FVC, 6 min walk distance, and FEV1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F-36 survival treatment scal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strengthen disease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o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WORDS:continuous care; CABG; cardiac surgery; nursing

收稿日期:2015-03-31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6-001-03

DOI:10.7619/jcmp.201516001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心脏外科研究生微创理念的培养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