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广场雨水可持续利用的景观途径研究
——以兰考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为例
2015-03-08张雅雯史隆隆凌东方
张雅雯,史隆隆,凌东方
(平顶山市绿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铁站广场雨水可持续利用的景观途径研究
——以兰考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为例
张雅雯,史隆隆,凌东方
(平顶山市绿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城市化进程带来不透水基础设施面积的增加,导致土地吸纳雨水的功能丧失。高速铁路站前广场占地面积广,人流量多,同时又对景观水体的需求大,对广场中的雨水可持续利用途径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兰考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从雨水利用的目标出发,提出了雨水管理和利用的景观措施,在探索现代城市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做出了尝试。
城市雨水;可持续利用;景观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理念逐渐向低碳、绿色、环保的模式转变,“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我国迅速展开,这为建设生态城市、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其目的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对于防洪减灾、节约水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系统在全国各地大量建设,同时掀起了高铁站广场建设的热潮。高铁站前广场一般占地面积广,具有较大的汇水面积,给雨水的收集利用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从景观层面上看,高铁站作为城市的主要门户,对于站前广场的景观性、艺术性等要求较高,尤其注重水景的设置,而雨水的收集利用恰恰能补给景观所需的大量水资源。此外,高铁站前广场人流量大、污染源多,雨水的净化也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高铁站前广场的雨水可持续利用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设计概况
兰考县是河南省的直管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西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平均年降雨量678.2 mm。郑徐高铁西起郑州东站,东至徐州东站,全程共设9个高铁站。其中,兰考南站位于兰考县城南部,处于310国道和连霍高速之间,是兰考规划新区的商业中心,周边环境交通便利。兰考高铁站前广场红线规划面积约10万m2,在功能布局上以站前人流疏散广场为中心,东侧设置社会大型停车场,西侧为长途与公交车站,整个场地以硬质铺装为主。
兰考高铁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是围绕“兰考之门,繁荣之音”展开,融入了兰考特有的焦裕禄民族精神,提取出农田林网、兰考泡桐和琵琶文化等元素,将其分别转化为网线、圆形和曲线等景观形式进行规划设计(见图1)。“兰考之门”寓意为迎客之门、和谐之门,体现兰考人民的热情。广场则以桐花为象征,琵琶为型,寓意“繁荣之音”,用桐花代表兰考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欢悦的乐符。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设计,着重雨水可持续利用的景观设计,在景观层面上对现代城市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尝试。
图1 兰考高铁站前广场方案设计
2 雨水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理念
在生态方面,兰考高铁站广场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将雨水利用与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广场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塑造极具地域特色广场景观的同时,做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
(1)防洪减灾。
雨水可持续利用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灾害,使城市和雨洪和谐共存,雨水在广场中通过下渗、滞蓄、净化、回用等方式达到自身弹性调节的目的,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外排,从而减轻雨洪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缓减城市内涝。
(2)节约资源。
从资源节约的角度,城市建设应该顺应自然,重点强调水的资源性。通过构造富有“弹性”的城市下垫面,使雨水能够被收集、涵养、净化、利用或补充地下水之用。
(3)生态优化。
城市应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水是万物之源”,承载着水土保持、水质涵养、维护大气成分稳定的运作功能,它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4)园林造景。
雨水可以供给园林中水池、喷泉等的用水需求,营造良好的水环境,为亲水空间的塑造提供资源基础。雨水经过充分下渗后多余的部分还可以形成雨水湿地景观,丰富景观类型[2]。
3 雨水可持续利用的景观途径
图2 兰考高铁站前广场雨水利用分区图
在雨水可持续利用的建设中引入景观设计,运用景观化的设计方法,形成模拟自然生态的雨水管理体系,既能使雨洪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同时又能营造优美的城市空间。根据雨水收集利用的方式,将高铁站前广场分为多个片区,包括弹性空间塑造区、透水铺装应用区、雨水渗积自灌区、雨水花园利用区以及生态停车建设区(见图2)。
(1)塑造弹性空间。
在设计中,结合“兰考之门,繁荣之音”的主题,规划出一曲一直两个下沉式水景,并结合工程技术手段,将其作为吸纳周边硬质铺装雨水的弹性功能空间。在旱季时,场地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日常活动需求;雨季时,场地可作为短期蓄洪使用[3]。其中旱季时,人们对水景的需求主要通过旱喷和人工泵循环供水的方式来满足。
(2)应用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指在较大降雨情况下,能够较快地下渗雨水、使地表不积水或少积水的铺装地面[4]。透水铺装主要有透水砖、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和透水胶结自然石等材料。兰考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中硬地面积较大,铺装种类多样,适合进行透水铺装处理,以此来消减雨水径流量,引导雨水渗过面层补给地下水,收集雨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雨水渗积自灌。
对于绿地中的铺装树阵或道路两侧有行道树的人行道,可建设铺装树阵雨水渗积自灌系统,该系统由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储存系统和地下自动微压灌溉系统组成。兰考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中,在树阵的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在地面下分散设置收集和存储设施,然后于树的根埋区设地下自动灌溉设施,从而实现将下渗的雨水自动灌溉树木,既减少了地面积水,又节约了水资源。
(4)利用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兰考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中,在位于广场周边的绿地中挖掘浅凹绿地,通过土壤基层的处理以及植物的栽植,储存、净化雨水。其中,植物的选择以兰考的本土植物为主,择取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芦苇、黄菖蒲、灯芯草等。
(5)建设生态停车。
为了方便雨水的渗透,同时保持良好的绿色景观效果,停车场广泛采用混凝土植草砖。混凝土植草砖是专门用于铺设在城市人行道路及停车场,具有植草孔并能够绿化路面及地面工程的砖和空心砌块等铺装材料。作为一个交通枢纽,社会车辆、出租车、城乡公交车以及长途客运车都集中于此,高铁站前广场的停车场生态化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混凝土植草砖的草坪覆盖率可达到30%,是建设生态停车场的良好选择。另外,设计中还设置了雨水种植池式的分隔绿地,增加雨水的下渗与净化。
4 结语
针对兰考的高铁站前广场设计,对雨水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相关景观措施的研究,在探索现代城市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上做出了尝试。将雨水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化的高铁站前广场设计相结合,对于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海绵城市也具有重要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A/OL].2014-10-22[2015-06-23]. http://www.mohurd.gov.cn/zcfg/jsbwj_0/jsbwjcsjs/201411/t20141102_219465.html.
[2]吴雯,刘凤英.生态型景观·公园雨水蓄积与利用——以北京中关村公园为例[J].建设科技, 2014(16):86-87.
[3]王思元,王向荣.城市公共空间雨水资源利用的景观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 2014(9):5-9.
[4]郭再斌,张书函,邓卓智,等.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Landscape ways of sustainable use of rainwater for high-speed rail station square ——A case study of Lankao high-speed rail station square design
ZHANG Ya-wen, SHI Long-long, LING Dong-fang
(PingdingshanGreentownGardenEngineeringCo.,Ltd.,Pingdingshan467000,China)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s brought the increase of impervious areas of infrastructure, leading to loss of function of the land to absorb rainwater. The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sustainable use of rainwater for high-speed rail station square is made due to the vast areas, flow of people and high demand for large landscape water body. A case study of Lankao high-speed rail station square design is presented from the target design viewpoint of rainwater use, the landscape ways are proposed to manage rainwater, and an attempt is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sustainable rainwater resource.
urban rainwater; sustainable use; landscape way
2015-07-26
张雅雯(1985-),女,河南郑州人,助理工程师。
1674-7046(2015)06-0048-03
10.14140/j.cnki.hncjxb.2015.06.010
TU986.2;TV213.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