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

2015-03-08陈宝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
关键词:严格执行丙型肝炎危险

陈宝友

输血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

陈宝友

目的分析输血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76例输血感染患者, 分析患者的输血感染因素及疾病分布。结果76例输血感染患者中有乙型肝炎55例(72.37%), 丙型肝炎13例(17.11%),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5例(6.58%), 梅毒3例(3.95%);不同危险因素所引发输血感染疾病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 窗口期为61例(80.26%), 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导致输血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可以应用合理防范措施, 合理应用血液, 确保输血安全性。

输血感染;危险因素;防范

输血科工作人员通常需每日与血液进行直接接触, 在工作中需要对患者血型进行检验, 并进行交叉配血, 提供合理供血, 其医疗安全对于医院感染管理具有较为重要作用。即便血站所提供的血液均实施严密监测, 运输条件具有严格规定。患者血液标本通常均为生物危险品, 大量病原菌,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均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因为目前科技水平并无法将血液检测时存在的“窗口期”问题完全解决, 所以对临床输血相溶性进行检测及输血时, 均具有医源性感染几率, 由此引发较高比例的医院感染患者, 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监控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科室[1]。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受血患者及医护人员得到较高的生命安全保障, 防止出现医疗纠纷, 应对输血感染进行严格管理, 因此了解输血感染相关因素并予以合理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76例输血感染患者, 分析患者以输血感染因素及疾病分布,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76例输血感染患者, 其中男43例、女33例, 年龄6~65岁, 平均年龄(31.3±6.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详细分析其病历信息, 总结输血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制定相关防范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相关性疾病分布76例患者中输血感染相关疾病比例。见表1。

表1 76例患者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分布与构成比(n, %)

2.2 不同危险因素引发感染相关性疾病分布 在76例患者中, 窗口期为61例(80.26%), 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相关因素引发输血感染分布及构成比例(n, %)

3 讨论

在本文研究中输血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窗口期,漏检、输血前检查、未严格执行输血规范。“窗口期”指感染病原体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到病原体标志物, 例如抗体或抗原的时期, 此乃使得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一个较为重要原因。漏检情况往往在临床中出现, 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医疗成本及可操作性等因素制约, 出现漏检情况成为无法避免的事情。有研究资料显示,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所具有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未达到100.0%, 具有一定的漏检隐患, 由此导致输血感染情况出现。患者接受输血前均应实施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常规疾病检查, 因为我国很多基层医院并未对此项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或忽视了此项检查, 而且有资料显示此4项常规检查率均未超过45.0%, 梅毒疾病未检查率则超过70.0%[2], 所以导致输血感染发生的风险性明显提高。在临床中未严格执行临床输血规范引发输血感染情况也较为严重。《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对于临床用血具有较为严格规定, 但很多医务工作人员并未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使得各个环节存在一定差错性, 从而引发输血感染现象。

针对输血感染相关因素, 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对于临床控制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包括:①合理制定输血感染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加强工作人员自身专业化, 确保上岗者均持有资格证书, 而且应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和生物安全相关教育力度, 熟悉有关法律法规, 例如《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输血科管理办法》等, 制定符合医药实际情况的消毒隔离制度, 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照执行。新员工均需接受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教育, 且在考核合格后方能够持证上岗。医院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 接种疫苗, 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②合理布局, 严格分区。按照输血科具体工作流程,根据医院感染相关管理需求, 增加输血科应用面积, 对其进行合理布局, 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及采光效果。设定标本接收室、实验室、血液制品接收室、储血室、发血室、血液辐照室、治疗室、值班室、办公室、污物间、洗刷室等[3], 并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且张贴明显标识进行严格执行。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输血科的相关工作人员均应在上班时穿工作服, 戴工作帽、口罩及手套;在工作前后均严格执行手部卫生制度, 严格依据“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工作且消毒;工作区域均需每日应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持续30~60 min, 各类登记记录本均需经臭氧消毒, 储血冰箱均需专门应用到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工作中, 均定期进行有效清洁及严格消毒, 以75%乙醇进行擦洗, 避免发生污染。在配血工作完成后, 血样标本及所应用实验材料均应在分类后进行严格消毒, 且实施登记。受到感染的患者经自体采集后血液需进行隔离储存, 且要有明显标记[4]。④加强血液检测技术能力及试剂管理。在输血过程中为了确保其安全性,需及时选用检测水平较高的措施, 积极应用成分输血, 使得输血安全逐步提高。对病原体进行诊断的相关试剂具有多种,需对试剂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所选取的试剂应具有较高灵敏度及准确率, 试剂应具有标准的许可证号、规格、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信息。

[1]许进福.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402-1403.

[2]朱宇芳, 程正江.输血科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1775-1777.

[3]谷世娟.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8):1079-1080.

[4]屈莉红, 张宇一, 王介非, 等.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肝脏,2011,16(2):130-1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96

2014-11-05]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猜你喜欢

严格执行丙型肝炎危险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从规则本源出发,强化班级课堂纪律管理
喝水也会有危险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的实践研究
检察版(三)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确保管道安装工程质量之我见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