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2015-03-08袁小强
袁小强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袁小强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7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 对照组27例患者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透析后血压上升,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显著降低, 观察组较为稳定(P<0.05)。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透析后对照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钾明显降低, 血钙上升, 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感染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HD和CAPD均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 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并更换替代,以此提高患者生存率。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因素, 患者越来越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而资源匮乏使透析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式。而透析治疗的合理性、准确性, 对延长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起到显著作用。现作者以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予以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 将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于2009年4月~2011年5月到本院就诊, 与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相符[1];男35例, 女19例;年龄35~70岁, 平均年龄(55.3±5.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控制血压, 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常规补充铁、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钙等。观察组接受HD治疗。透析液为反渗水和碳酸氢盐, 血流量200~250 ml/min,2~3次/周,4~5 h/次。对照组接受CAPD治疗。选择Tenkhoff透析管及膜透管植入术, 以Y型透析装置和透析液, 根据患者腹膜平衡实验及膜透超滤量, 透析液为1.5%~4.25%葡萄糖,2000 ml/次,4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红蛋白(Hb)、CR、BUN、血钾、血钙、TP、TC、ALB、TG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1、3年生存情况 观察组1年生存率77.8% (21/27),3年生存率59.3%(16/27);对照组1年生存率74.1% (20/27),3年生存率55.6%(15/27),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组透析后血压上升,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TP、ALB显著降低, 观察组较为稳定(P<0.05)。对照组TC、TG高于观察组(P<0.05), 透析后对照组BUN、CR、血钾明显降低,血钙上升, 与透析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变化(±s)
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1 mm Hg=0.133 kPa;透析后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透析前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BP(mm Hg) DBP(mm Hg) BUN(mmol/L) CR(mmol/L) TC(mmol/L) TG(mmol/L)观察组 27 透析前透析后132±20160±21a70±1387±13a33±514±41192±327427±1435.7±0.85.9±0.6a1.6±0.81.7±0.5a对照组 27 透析前透析后138±24153±1771±1481±830±522±4b1133±335913±244b5.6±0.66.3±0.51.8±0.62.4±0.7组别 例数 时间 血钾(mmol/L) 血钙(mmol/L) Hb(g/L) ALB(g/L) TP(g/L)观察组 27 透析前透析后5.2±1.75.9±0.61.8±0.132.1±0.145.5±1.48.9±1.328±429±4a47±647±9a对照组 27 透析前透析后5.3±1.63.4±0.3b1.8±0.112.3±0.17b5.5±1.15.7±1.028±320±348±54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77.8%(21/2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14/27), 对照组感染率44.4%(12/27)高于观察组18.5%(5/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HD是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透析方式, 而其主要并发症则为高血压, 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糖尿病肾病患者动脉不同程度硬化, 血液透析时会改变血流动力学,研究中, 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感染率高于观察组(P<0.05)。CAPD是通过腹膜弥散及超滤原理, 平衡机体水电解质, 彻底清除体内代谢物[2]。操作简单, 可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 避免感染血流动力学, 保护患者余肾功能。但长期应用, 则会改变人体糖代谢, 其主要并发症为感染, 尤其是腹膜炎。
而在此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掌握CAPD和HD治疗的优缺点,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才最符合治疗要求。在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中发现, 观察组透析后与对照组相比血压上升(P<0.05), 对照组TP、ALB显著降低, 观察组较为稳定(P<0.05)。对照组TC、TG高于观察组(P<0.05), 透析后对照组BUN、CR、血钾明显降低, 血钙上升, 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 HD会影响患者血压大幅度波动, 使血压水平明显升高。而在血糖、血脂方面其风险率低于CAPD。因此CAPD患者透析期间应加强复查, 注意透析变化, 注意高血脂、高血糖等并发症[3],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 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时, 应根据患者主观意愿、经济状况、病情实际情况及主治医生经验水平, 若无法耐受血液透析,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可选择腹膜透析。HD、CAPD的透析水平、残余肾功能、并发症等方面各具优势, 应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并发症、血糖、血压等控制情况以此确定透析方案。在临床治疗时, 无需局限于一种方式治疗,若患者高龄、残余肾功能, 则首先可以使用CAPD, 严重心脏病及脑出血患者可选择CAPD, 病情缓解后可使用HD[4]。同时患者透析期间, 应积极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和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李慧凛.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预后的比较研究.中国血液净化,2013,12(5):238-241.
[2]蒋文勇.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疗效对比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8):456-458.
[3]黄谷香.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比较.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497.
[4]赵金文.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69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24
2014-11-13]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