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2015-03-07卢建梅

关键词:模因控制组学习者

卢建梅

(西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卢建梅

(西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根据模因论的观点,建立“模仿与创新”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模仿与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模因论;模仿与创新;英语专业;写作

模因(meme)是一种因模仿而被复制的现象,与基因类似。该词被翻译为模因,也是仿造基因(gene)一词。但是不同于基因的遗传繁衍,模因通过模仿来传播;传播中,只有强势的模因才能被保存。[1]模因的这个特点使其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近年来,也出现了以模因论(memetics)指导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如杜秀红建立了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模式。[3]夏新蓉探讨了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认为模因的提取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效率和质量。[7]谭小春对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研究进行了述评。[5]然而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模因论的使用研究甚少。本文试图探讨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及学生在此模式下的写作体验。

一 模因论概述

1976年,模因(meme)这个术语首次出现在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在该书中,模因被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和“模仿的单位”。[2]携带模因的人叫做宿主, 模因的传播过程也叫复制。 模因现象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的观念和行为等,通常是从一个人传输到另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一种模因。换句话说,当字、词、句、段落和篇章通过复制而被传播,都可以被称为模因。[4]

Dawkins将模因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在这四个阶段中,模因首先要引起宿主的注意,只有这样,宿主才会下意识地去理解和接受该模因;这也是记忆的前提。其次模因必须在宿主大脑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被复制并传播给其他个体或群体。模因在宿主大脑中被保存后,是通过话语等表达手段实现宿主之间的交流。传播过程中,模因还需要一个载体或媒介,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避免在传播过程中失真。[2]在模因的不断自我复制和传递过程中,强势的模因被保存,弱势的模因被逐步淘汰。

语言模因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模因是指信息内容以各种方式进行复制和传播,有直接套用和同义异构两种方式。直接套用顾名思义就是相同信息的直接传递,没有任何形式的变动,如各种经典的句子。同义异构指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如古代对自己儿子的称呼有“犬子”,“小儿”。表现型语言模因指语言的形式被填入不同的信息内容,有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两种形式。当语言形式不发生改变,使用在不同的场合可产生不同的联想的用法为同形联想。在固有的语言结构中嵌入不同的内容则是异义同构。如江苏卫视的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家喻户晓,由此出现“最强声音”“最强评论”等表达方式。

二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中,基于模因发展的特点,笔者试图建立“模仿与创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将写作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写作模因的输入、记忆、输出和创新。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与传统写作模式相比,“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与传统写作模式相比,“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是否让学生满意,能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研究对象

四川绵阳某高校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计70人(男生15人,女生 55人)。这两个班的入学英语成绩大致相当,被视为英语水平基本相同。英语1301班作为实验组,英语1302班作为控制组。

(三)研究工具

1.英语写作测试卷。

2.访谈。

(四)实验过程

本实验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历时两个学期。实验构建并实施了英语“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学生按题目完成写作内容。

1.写作模因输入阶段。笔者每次上课,都会围绕一个主题,从教材、期刊或报纸上选择段落和语篇。这些趣味性强、能激发个体识记欲望的材料,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气息。主题包括经济、文化、环境和娱乐等;因为研究对象为大一的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体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对于每篇文章,笔者从短语、谚语、常见句型、段落和篇章结构入手,并反复强调这些语言模因的重要性,引起学习者的关注并内化和吸收。同时,笔者对文章的语篇结构、修辞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点评,使语言模因能进一步被学习者理解和接受。

2.写作模因记忆阶段。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忆词汇短语、谚语、名言等语言模因,并背诵所选的段落和篇章。教学的展开以小组为单位,从中抽选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背诵。背诵时,不要求一字不漏,但是关于衔接词,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需要牢记。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模因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分类,加深记忆。

3.写作模因输出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开始写作。分以下几个步骤:

(1) 学生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并列出写作提纲。

(2) 笔者将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将要写作的内容,以及可能用到的语言模因,共同构建写作思路和结构;

(3) 撰写初稿,在此过程中,教师强调并鼓励学生把经典的诗词名句或成语、谚语等进行套用,并激发他们改写,即同义异构。如有学生直接套用A man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笔者对其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其改写。学生写到:Learning is a lifelong process for a man/A man is able to learn at any age.

(4)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内容和结构的修改。

(5) 学生互改(peer correction),指出对方不恰当的语言模因并提出修改建议,从词汇至篇章结构。

(6) 学生需要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包括词汇和标点,直至定稿。

4.写作模因创新阶段。写作模因创新阶段和输出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学生写作输出进展顺利的情况下,笔者可逐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创新。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使用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两种方法,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在使用同形联想的方法时,学生将同一形式的模因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如有学生写到,He is Sherlock Homes in our department。这里,Homes 让人产生联想,该人善于思考并找出线索以解决问题。在使用异义同构的时候,学生模仿己知的语言结构并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例如根据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学生改写到Where there is determination, there is success / Where there is hope, there is happiness.

写作结束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将习作中的优秀词句或段落收集起来,形成一个模因资料库。

5.数据收集。(1)测试。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作文测试。作文难度与专业四级作文难度相当,评分采用专业四级考试作文题目的评分标准。(2)访谈。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写作过程的体会。

三 结果与讨论

(一)“模仿与创新”写作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经过一学期的写作教学后,实验组的平均分高出控制组5.51分,p=.000<.05, 表明实验组作文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的作文成绩。

表一 作文测试t 检验结果

*p<.05

(二)“模仿与创新”写作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了解学生的写作体会。首先,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共70名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实验组约占51%的学生对“模仿与创新”写作模式满意,约34%的学生对其很满意,约1.3%的学生对其很不满意。而控制组约占28%的学生对传统写作方法很不满意,该数据远高于实验组的不满意率。

下表二是实验班与控制班对写作教学满意度访谈结果统计(%)。

表二 作文测试t 检验结果

此外,笔者还对实验班的6名同学和控制班的4名同学进行了访谈。下面是来自两个班的三名同学的访谈记录:

学生A(来自实验组):这一年的写作课很有意思,老师没有一开始就让我们写,而是先背诵一些材料。这样子可以督促我记忆一些有用的词汇和句型。还有,套用和改写一些句型的方法也很管用,我觉得我比以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另外,跟同学讨论和互改也对我的写作很有启发,帮助我打开思路,找出写作中的问题。我感觉越来越喜欢写作了。

学生B(来自实验组):作文写完后,老师让我们分组合作,找出我们作文中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收集起来,还让大家把这些材料改写。这样子一来,同一个内容有了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同一种表达形式,加入不同的内容,很有挑战性。

学生C(来自控制班):我一直都不太喜欢写作,每次想半天都写不出来一段话,就算写了也不满意,总觉得写得不好,又不知道怎么改。老师的评语是总体的建议,具体到哪句话怎样才能写得更好,还是感到很困惑。

四 结 论

本次研究中,从学生的作文成绩和访谈结果看,基于模因论指导下建立的输入、记忆、输出和创新写作模式促进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并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写作的四个阶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与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占有尽可能多的语料是语言模因方法灵活运用的前提条件。[6]其次,在以模因为指导的写作教学中,模仿既是基础,又是起点。因为学习者只有在模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创新。他们背诵和模仿某一种语言模因,并在写作中将其复制。在此过程中,语言发生变异和创新。随着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步提高,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模因。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每个学习者是通过对模因的不断复制和创新,实现自身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本次研究的局限在于研究对象人数有限,导致样本未必能很准确地显示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变化。其次,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学生要在课堂上完成四个阶段的任务较为紧迫,所以写作大部分工作要放在课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监控,了解其写作动态,并将其作为反馈,对基于模因的写作模式不断调整、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写作教学。

[1] 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xfod University Press, 1999:203.

[2]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206.

[3] 杜秀红.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教学研究,2009 (6): 128-129.

[4]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1):68-73.

[5] 谭小春.模因论启示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述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26-129.

[6] 夏宁满. 语言模因方法在外语写作过程中的使用过程探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2(4):36-41.

[7] 夏新蓉. 模因式英语写作教学探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2):137.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Writing for the English Major: A Memetics Perspective

LU Jian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Based on memetics,an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of writing is attempted to establish for the English major.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help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writing.

memetics;imitation and innovation;English major;writing

2015-03-29

卢建梅(1982-),女,四川自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论。

G642

A

1671-1181(2015)03-0116-04

猜你喜欢

模因控制组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给商品起名字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