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及随访意义
2015-03-07黄毅
黄 毅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500)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可能为病毒感染或过敏反应所致,临床较为常见,约占甲状腺疾病4%,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亚甲炎属于自限性疾病,部分可恢复正常,长期未恢复正常者可转化为桥本甲状腺炎。本病多见于女性,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复发[1-2],常漏诊、误诊。现对45例亚甲炎患者行超声检查并随访,旨在探讨超声对亚甲炎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疗效观察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门诊及住院亚甲炎患者45例,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18~63岁,平均43.6岁;病程1~7周,其中颈部疼痛、甲状腺肿大伴结节39例,低热11例,腰痛、泌尿系统感染4例。所有患者均经甲状腺组织细针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IU 22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充分暴露颈前区,常规对甲状腺行纵横断面扫查并对比左右叶,测量甲状腺径线,观察其形态、包膜和内部回声特点,测量及记录实质内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观察病灶表面与包膜的关系;应用CDFI观察甲状腺及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患者从初诊到病愈均行多次超声检查:急性期2周1次,观察2个月;中期至恢复期3个月、半年、每年检查1次,连续观察2年。
2 结果
2.1 甲状腺大小 本组45例中,11例发生于单侧叶(左侧叶6例,右侧叶5例),其中3例病灶直径<1.0 cm,甲状腺无增大,8例患侧甲状腺局限性增大,健侧大小正常。34例双侧叶病灶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
2.2 超声特征 45例甲状腺单侧或双侧肿大、实质内见局限性(图1)或弥漫性(图2)低回声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部分病灶与颈前肌群融合,重叠部分边缘呈细带状中等回声。42例较大低回声病灶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血流信号较丰富(图3),呈低阻低速的动脉频谱,周边正常甲状腺区血流信号丰富;3例较小病灶(直径<1.0 cm)与周围正常甲状腺区血流信号分布相同,未见增多及减少情况,频谱多普勒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在正常范围内。9例颈部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多位于患侧甲状腺下方。
2.3 超声诊断 45例超声均显示实性病灶,超声诊断41例,诊断准确率为91.1%(41/45)。其中3例单侧单发小病灶,临床表现不典型,均提示为甲状腺低回声占位性病变;另1例甲状腺不均匀回声增强、无大片状低回声区而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
2.4 随访情况 对45例患者从初诊到病愈后2年进行治疗随访。颈部疼痛或肿胀持续时间平均12.7d,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在(10.6±6.4)d恢复,声像图示病灶在(30.3±11.4)d内消失。轻型患者11例选用阿司匹林治疗,病灶多在50 d内完全消失;重症34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在6个月内治愈;7例在1年内治愈,其中2例治愈2年后复查超声时甲状腺发现局限性回声增高;6例因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减速过快或症状消失而自行停药,致使病情反复或加重,其中4例因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未改善、甲状腺结节未消散而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图1 女,53岁,甲状腺右侧叶局限性低回声区(箭头)图2 女,58岁,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低回声区(箭头)图3 男,38岁,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区内血流信号丰富(箭头)
亚甲炎发病原因不明,男女发病比例1∶(3~6),以40~50岁女性多见[3]。目前公认的病理机制为病毒感染,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释放出胶体而引起甲状腺组织内的异物反应,出现炎症细胞纤维组织增生[4]。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病初期咽部不适、咽痛,发热、乏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5]、颈部肿痛及颈前压痛、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等,病程多为几周至数月,甲状腺功能经历亢进期、正常期、减退期及恢复期,而后完全恢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上升,T3、T4升高,吸碘率降低,γ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出现T3、T4分离现象。超声特征为病变区大部分边缘不规则,呈“地图样”或“泼墨样”低回声区,边界模糊不清[6]。 国内文献[7]有根据超声声像图变化将病程分为3期:急性期、中期和恢复期。起病时超声检查见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回声区,与甲状腺滤泡破坏、水肿有关;随着病程的进展或病变反复,甲状腺滤泡破坏、水肿不明显,而是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及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增生为主,超声显示甲状腺实质弥漫性回声增强并伴有大片状低回声区;缓解期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区缩小;恢复期表现为低回声区消失,代之以高回声光点,血流信号正常。典型亚甲炎超声诊断并不困难。但亚甲炎病变处于不同时期、范围不同,病情轻重不同,有时超声图像缺乏典型表现,而出现漏诊和误诊,因此,既要认识本病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也要对不典型图像有所了解;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8]。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①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峡部明显增厚,低回声实质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不与颈前部肌群相连,可与亚甲炎鉴别[9]。②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亚甲炎在声像图上有相似之处,但甲状腺乳头状癌大部分病灶边界较清楚,内部多伴沙砾状钙化,病灶内部血流丰富,可以区别两者。
目前治疗亚甲炎多选用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甲减发生率低,但两者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用药时间过长,患者难以坚持,停药过早对病情控制不利。有学者认为[10]血沉降至正常时开始停用激素,总疗程6~8周。也有学者观察到[11],在激素治疗初期,平均用药2周血沉可降至正常,还有部分患者1周即可降到正常。如在短时间内停用激素,复发率则明显增高,且由于病情迁延不愈,易引起甲减。笔者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沉正常后,复查超声,若低回声区缩小,则考虑用药减量;若低回声区消失,代之以高回声光点,血流信号正常,则可作为停药指标。本组45例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用药减量、停药的指标,39例超声图像恢复正常后停药,37例随访2年未复发,2例2年后复查时发现局限性回声增高区,可能是此病的远期后遗症;6例因自觉症状消失、自行停药后复发,病情迁延,超声表现甲状腺实质不均匀性、弥漫性回声增强并伴有小片状低回声区。
综上所述,超声显示亚甲炎低回声病灶数目的减少和范围的缩小均迟于实验室检查,可成为类固醇激素用药减量和停药的良好指标之一[12],是诊断和判别亚甲炎活动期的较好检查方法,对亚甲炎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1]顾凯凯,孔令华,高彬,等.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12,31(26):47.
[2]张珍辉,张樽.6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原因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73.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6.
[4]温铁军,黄亮,罗冬云.甲状腺静态显像在以咽喉痛或颈痛为主诉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579-580.
[5]林宏岳,师军,杜金英.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原因文献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117-118.
[6]郭万学,燕山.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68.
[7]王春雷,潘燕,卜娟娟.3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超声表现[J]. 临床医学,2014,40(10):101-102.
[8]徐明彤,李国成.以甲状腺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J].广东医学,2001,22(4):330-331.
[9]陈林,陈悦,詹维伟,等.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9):1678-1681.
[10]杨坤,廖有乔.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同停药指征的疗效观察[J].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8):527-529.
[11]史玉,宗昌荣.亚急性甲状腺炎120例临床研究[J].新医学,1999,30(6):336-337.
[12]徐智章.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