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价格形成与阐释:基于海南生产者到北京终端消费者的调查

2015-03-06樊孝凤韦开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流通海南运输

樊孝凤,刘 行,肖 路,韦开蕾

(1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口 570228;2 海南省委农办农村工作处,海口 570228)

蔬菜是人们每日生活的必需品,多年来“菜篮子”工程建设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政府重视“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力度,比如,2010 年6 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同年9 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2011 年10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流通产业快速发展;2013 年1 月,国务院出台《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2014 年中央1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但是近期还是出现了民间流传的农产品市场“两头叫、中间笑”的怪现象(即农民抱怨没挣到钱,消费者却抱怨菜价太高)。因此,详细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总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农产品价格的形成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产品生产成本、流通费用、不同环节利润分配、农产品流通体制等方面,徐志全[1]指出,流通费用高,尤其是运输费用支出大是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弱的关键影响因素;胡小平等[2]的研究表明,流通费用过高削弱了我国水稻的市场竞争力;吴珂[3]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农产品“绿色通道”不畅导致流通费用高是制约江西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王学真等[4]调查了蔬菜从山东寿光生产者到北京消费者的各个流通环节,发现包装费、燃油费、市场管理费在流通费用中占比很高;孙侠等[5]对大连蔬菜流通的调研发现,在蔬菜产业链中,农民的利润率远小于中间商,流通费用高;刘思宇等[6]通过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大白菜的生产流通过程调研也发现,农民的利润远低于中间商,流通环节费用虽然高,但最终都转嫁给了消费者。以上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农产品流通费用高,农民得到的利润少,本文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国冬季瓜菜重要生产基地的海南瓜菜的调研,进一步检验以上结论,同时重点阐释其形成的原因。

1 调研设计与数据获取

1.1 调研品种选择

海南冬季瓜菜的主要品种是辣椒、豆类(豇豆、四季豆、四棱豆)、茄子、冬瓜、苦瓜、青瓜、丝瓜等,又由于辣椒、豆类在这些品种中比重最大,所以本研究主要选择了辣椒和豇豆作为调研对象,为了既能反映蔬菜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又能简洁说明问题,本研究主要以辣椒品种中的泡椒为例。

1.2 调研点选择

海南省共19 个市县,本研究选择海口、澄迈、儋州、乐东、三亚、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9 个市县的农户、运销商、瓜菜运销合作社、台资农业企业、农业生产企业、产地集配中心、货运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调研对象;海南省外主要选择的是海南农产品在岛外的集散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武汉白沙洲批发市场和广州江南市场,北京运输距离最远,所以本文选择了北京新发地;北京菜市场走访了东域新城菜市场、大红门北方世贸轻纺城菜市场、旧宫菜市场、大红门南苑路副食超市4 个。

1.3 调研时间与数据获取

本项目分别在2012 年4—5 月、2012 年11 月—2013年2 月对海口市丘海大道118 号南北通和海口市椰海大道377 号畅通两大货运市场(海南反季瓜菜第三方物流集聚地)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海南反季节瓜菜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分布状况、员工状况、运输工具选择、货运信息来源、装货地点、货物运输目的地;2013 年7—8 月对海南瓜菜的生产、购销、运输进行全程详细调研,包括从海南澄迈随货车跟踪到北京新发地的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组织座谈会的方式以辣椒类蔬菜的物流走向为主线取得所需要的数据。海南外销农产品价格形成因属性和产地差异会有所不同,本文以2013年1 月份海南泡椒从琼海销往北京为例测算各环节的成本利润。

2 泡椒生产过程费用的调查与测算

生产环节的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与服务费用、人工费用和土地费用,平均生产成本为2.08 元/kg,净利润为0.14 元/kg (表1)。

表1 生产环节成本利润构成 单位:元/kg

3 泡椒流通环节费用的调查与测算

3.1 产地收购环节

一般由农村本地人(即产地经纪人)代为收购,然后交给外地收购商进行储运,主要包括短途运输、包装、预冷和搬运环节。调查显示,产地收购成本为0.626 元/kg,产地经纪人一般按0.2 元/kg 加价后出售给外地收购商(表2)。

表2 收购环节成本利润构成 单位:元/kg

3.2 运输环节

外地收购商在产地批发市场把蔬菜交物流公司或雇佣司机直接运往销地批发市场。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工、燃油、车辆折旧、“过海费”等。目前海南省农产品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从海南琼海到北京运输距离约3 100km,运输时间为72h,单次运量30t。从海南琼海运至北京成本为0.730 4 元/kg。按收购商给运输商23 000元/趟,成本为0.766 6 元/kg,运输商的利润为0.036 2 元/kg,这时,费用增加至3.812 6 元/kg(表3)。

3.3 销地一级批发环节

据对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批发商的调查,海南运至北京新发地批发过程发生的费用为0.12 元/kg。批发商一般按10%~15%的利润批发(本文按10%计),净利润为0.4 元/kg,这样费用增加至4.33 元/kg (表4)。

表3 运输环节成本利润构成 单位:元/kg

表4 一级批发环节成本利润构成 单位:元/kg

3.4 超市零售环节

超市零售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超市摊位费、管理费、人工费、运输费、损耗费等。根据对北京一家超市调查,销售成本平均为1.33 元/kg,进价为4.33 元/kg,售价为7.26 元/kg,超市零售商净利润1.59 元/kg (表5)。

表5 零售环节成本利润构成 单位:元/0.5kg

3.5 农贸市场零售环节

该环节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摊位费、市场管理费、人工费、运输费、损耗费等,但这里的摊位费是指农贸市场的摊位费,一般低于超市;人工费也与超市不同,超市的人工费是超市支付给服务人员的工资,农贸市场的人工费是指商贩付给自己的工资,一般都是和利润混在一起,不另外计算,我们在泡椒的测算上大约为76%(包括商贩工资在内的),市场管理费是市场卫生清理费、水电等杂费分摊。总的来说,超市的销售成本虽然高于农贸市场个体商贩,但由于超市的进货量大,其进货价格具有优势,在零售端的最终价格差别不大,超市略高一些。

4 各环节成本比重和利润分配及其原因分析

4.1 各环节成本利润分析

根据上述测算可以看出,泡椒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成本、劳动付出与利润分配极不相称、极不平衡。从利润分配比例看,运输环节的最低,为2%;花费时间、劳动、成本最多的生产环节次之,为6%;而零售环节的最高,达到67%;批发环节的利润分配居第二位,达17%。从利润率看,批发环节的利润率最高,达到333.3%;零售环节的利润率居第二位,为119.5%;运输环节最低,仅达4.9%;生产环节次之,为6.7%。从生产、流通两个环节来看,生产环节的总成本支出为43%、利润分配比例仅占6%;流通环节总费用支出为57%、利润分配比例达到94%。这表明,海南瓜菜(泡椒)从海南生产者到北京终端消费者的中间流通费用过高,农户生产成本高,所获得的利润确实很低(表6)。

表6 泡椒价格形成各个环节的成本比重及利润

4.2 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是农户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本质原因,其中,人工成本和土地租金刚性上升。由于农村青壮年大多数外出打工,在农忙季节农业用工价格不断攀升;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可流转的条件下,土地转让租金也在不断上升,这使得实际种田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比如海南海口市南渡江下游的土地租金已经由前几年的9 000 元/hm2涨到270 000 元/hm2,这些成本的上涨最终会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2)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增加了流通费用。目前海南农产品的运销90%以上仍是遵循“生产—收购—运输—批发—零售”的传统模式,若干年前,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在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劳动力价格越来越昂贵,每增加一个运销环节,就会较大地增加运销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也会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营费用高,增加了流通费用支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绝大多数都是盈利性的民营企业,在劳动力价格和其他价格普遍上涨的条件下,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种入场交易费、管理费、档口租赁费等也都普遍提高,其涨幅有的甚至远高于物价上涨幅度,这些经营费用是作为成本计入农产品价格的,所以,最终这部分费用也是由终端消费者承担。

(4)农民市场地位低、定价话语权小,得不到与其劳动和成本付出相匹配的利润。调研发现,海南蔬菜产业链中生产者的主体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在和中间商博弈的过程中,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被动接受价格,故农户在整个产业链中获得的利润低。

(5)农产品单位价值低的属性决定其单位运费必定偏高。相同重量的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相比较,由于农产品单位价值一般低于非农产品,那将相同重量的农产品和非农产品从A 地运到B 地,在运费相同的条件下,单位农产品的运费在价格中所占比例必定高于非农产品;而且A、B 两地距离越远,此比例越高,越不利于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发挥。从此角度而言,海南并不适合生产“大路”农产品运输到北京销售。

5 对降低费用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效率的思考

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价格日益上涨、土地租金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蔬菜价格上涨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是如何控制上涨幅度过快的问题,具体来看:

(1)政府鼓励、引导和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让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做强、做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让分散农户有效“抱团结块”的组织,是分散农户有效对抗市场风险、与中间商进行博弈的最现实的选择,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真正、长期、稳定代表农民的利益。人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的关键,这需要政策吸引农村能人、甚至大学生返乡、大学生下基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特别是冷链物流,延长农产品采后保存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经销商不断抱怨运输难,运费上涨过快,比如2013 年1 月从海南到北京新发地的运输报价18 000~25 000 元/趟,给人的表象是运输环节的利润很高,但实际我们测算后发现,运输环节的利润率最低,只有4.9%;另外,农产品采摘后先经过预冷,再打冰运输,或是直接通过冷藏车运输,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大大降低损耗率。因此,打造现代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

(3)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构建一个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第三方物流为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引入一个可信任的支付中介,发展线上线下交易,这样将大大节约信息成本,解决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流通环节。这里有2个关键,一是该平台的构建;二是该平台构建后的推广,尤其是要吸引广大生产者参与。

(4)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承运商进行补贴。为保证我国农产品补贴基本符合WTO“绿箱”政策这里的补贴可以考虑以下几类:①原有的补贴额度落实到实际的生产者;②增加技术支持。蔬菜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种植技术要求高,而技术支持是不受WTO 农业规则约束的;③对农产品承运商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或者直接补贴。比如上海崇明岛为鼓励本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通过补贴顺风快递物流公司来降低农产品物流费用过高的问题,已取得较好成绩。

[1]徐志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与流通成本调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25-29.

[2]胡小平,尹志超.流通费用是决定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J].经济学家,2003,6:30-34.

[3]吴珂.江西特色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建设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5,12:103-104.

[4]王学真,刘中会,周涛.蔬菜从山东寿光生产者到北京最终消费者流通费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5,4:66-72.

[5]孙侠,张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构成与利益分配[J].农业经济问题,2008,2:39-48.

[6]刘思宇,张明.蔬菜流通的成本构成与利润分配[J].消费经济,2013,1:61-65.

猜你喜欢

流通海南运输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