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与健康知识行为现状

2015-03-06何丽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庆阳市中重度知晓率

何丽丽

(甘肃省庆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庆阳 745000)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地区,2011 年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甘肃省庆阳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5 所小学3 382 名学生作干预组,和暂未实施的60 所小学3 450 名学生作对照组,2011—2013 年连续3年定期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和健康知识宣教。

1.2 方法

根据2011—2013 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监测系统数据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1 体质量指数(BMI) 身高、体重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按正确姿势进行测量,身高以cm 为单位,精确到0.1;体重以kg 为单位,精确到0.1。依据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值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1.2.2 营养知识调查 参照国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营养与健康知识及饮食行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

1.2.3 评价指标 肥胖和超重采用“中国6~19 岁男女生年龄别BMI 筛查超重肥胖界值点(kg/cm2)”进行评价;中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采用“中国6~19 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年龄别BMI 筛查消瘦界值点(kg/cm2)”进行评价。

1.2.4 数据分析 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发育比较

2011—2013 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中重度消瘦率和轻度消瘦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47%、9.04% 和9.76%、13.25%,有统计学意义(P <0.01);超重、肥胖干预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7.33%、6.55%和1.80%、1.39%,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表1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后比较

2.2 性别比较

中重度消瘦率、轻度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表现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中重度消瘦率和轻度消瘦率男生低于女生,分别为7.06%、10.13%和11.08%、14.43%;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分别为8.13%、5.69%和2.13%、0.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中重度消瘦率、轻度消瘦率男生低于女生,分别为3.09%、6.77%和7.11%、11.21%;超重率、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分别为9.20%、6.31%和2.92%、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2)。

2.3 知晓率调查

营养与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共发放6 832 份,收回有效问卷6 809 份,回收率99.7%。调查问卷中关于“缺钙影响个子吗?”和“肉营养丰富可以多吃吗?”等8 个问题,小学生知晓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于“为什么要多吃蔬菜水果?”和“为什么不能把方便面当正餐吃?”等2 个问题,不同组别间知晓率无差异(P >0.05)。其中,“鸡蛋营养丰富吗?”和“肉营养丰富可以多吃吗?”等2 个问题,所有被调查学生知晓率超过50%,这与国内农村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调查结果相一致[1,2](表3)。

表2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后男女性别间比较

表3 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率监测前后比较

3 讨论

通过对2011—2013 年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小学生营养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饮食行为存在很多弊端,这是由于甘肃省庆阳市大多数农村小学生居住分散、路途遥远、父母营养意识淡薄,养成了大部分小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只拿点馒头吃的生活习惯,致使学生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受当地经济水平及饮食文化的影响,午餐和晚餐多以面食为主,肉蛋奶的供应量极少,饮食结构单一和膳食营养匮乏,是造成我市农村小学生生长迟缓比例普遍偏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庆阳市6~12 岁年龄段的小学生营养早餐实施前后变化很大,中重度消瘦率由实施前的9.04%下降到实施后的5.47%,轻度消瘦由实施前的13.25%下降到实施后的9.76%;超重和肥胖在营养早餐实施前后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农村实施营养早餐计划,学生在学校可以吃上营养丰富的早餐,每天早餐都会供应牛奶和鸡蛋,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营养不良的现状,使生长迟缓学生比例急剧减少。对学生性别间的比较发现,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女生的消瘦率均高于男生。这一营养状况的性别差异与国内报道相一致[3-5],这是由于女生饭量小于男生,且较男生更爱挑食,从而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而男生吃饭速度较快且饭量较大,加之缺乏运动就极易导致肥胖。通过对农村实施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进行为期3 个月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教育,调查问卷发现,小学生对于营养知识知晓率普遍有所提高,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所学的营养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健康教育的模式是一个由“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过程。因此,在营养早餐实施的同时,应加强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学校实施营养餐可保证学生营养充足和均衡,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应大力推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同时,加强对学生开展营养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1]汝骅.苏州与南通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67-168.

[2]史祖民,等.宜昌市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学生卫生,2007,28(9):778-779.

[3]顾国家,等.沈阳市1989-2009 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19-521.

[4]刘玄华,阮青,等.广西2008 年大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1079-1081.

[5]魏宏宇,温霞.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大学生营养知识及膳食状况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7):83-85.

猜你喜欢

庆阳市中重度知晓率
中秋节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北海道黄杨在甘肃庆阳市的引种观察及繁育技术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