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篇没有采访到主角的报道
——《揭秘青蒿素研制史》采写前后

2015-03-06文/何

中国记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拉斯青蒿素诺贝尔奖

□ 文/何 涛

一篇没有采访到主角的报道
——《揭秘青蒿素研制史》采写前后

□ 文/何 涛

对于一些新闻来说,被报道者不愿意接受采访,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新闻主角“缺席”采访,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报道?本文以4年前的一篇新闻《揭秘青蒿素研制史》为例,讲述了面对新闻主角缺席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报道。

新闻主角 报道 屠呦呦 广州日报

没想到4年前我写的一篇报道——《揭秘青蒿素研制史》(发表于2011年9月29日《广州日报》Ā18版)能够再次被关注,并引发广泛的二次传播。4年前,我在报道中称,屠呦呦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如今这变成了现实。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来得极其突然,国庆期间我在上海休假。10月5日傍晚,我接到广州多位同事打来的电话,告知我这一消息,并向我询问了当年采访情况。

实际上,当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后,拒绝接受媒体采访,《揭秘青蒿素研制史》是在新闻主角缺席的情况下写成的。

旁敲侧击采访相关当事人

4年前,为何想到采写屠呦呦的报道,源自她获得了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该奖被认为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医学界最高荣誉。

坦白说,当时屠呦呦和拉斯克医学奖对于中 国人来说都很陌生。而且获奖后,屠呦呦拒绝接受媒体采访。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这条新闻呢?

如果单独来介绍这个奖,显然没有必要。但如果深挖屠呦呦获奖的原因,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深入采写中国青蒿素研制史成为一个结合新闻热点的好选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医学专家李国桥和一批老专家曾参与了青蒿素研制。刚好我与李国桥教授相识。我打电话约了他采访,很快便敲定了时间。

与屠呦呦一样,李国桥同样是属于青蒿素研究这个学术圈子里的关键人物,要想写出深入的报道,必须走进这个圈子。

李国桥是一名非常严谨的科学家,做事一丝不苟。为了向我讲明青蒿素研制的过程、并了解他的工作环境,他特意将采访地点定在他的实验室。

这是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李国桥已经70多岁,面对面的采访机会实属不易。我特意做足了准备,不仅阅读了不少青蒿素研制的背景资料,也查阅了李国桥的经历。同时调整好心态,力求做到坦诚、有礼,但不回避热点问题,特别是围绕着屠获奖的一些争议问题。

李国桥对于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并不意外,因为当时有关方面还征求了他的意见。他也推荐了屠呦呦。

关注科技新闻的历史背景

对于青蒿素这一重大科技成果来说,它的立项与研制,往往离不开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青蒿素的立项就有典型的时代背景。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当时越南恶性疟疾流行,越南和美国两军都因疟疾严重减员。越南领导人向中国求援,我国领导人答应了这一请求。此后,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正式展开。

作为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在当时情况下,是举全国之力来完成。这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施凛荣是当年523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助理研究员,他当时作为军事医药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参与该项目。

施凛荣说,523项目持续了13年,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李国桥1967年加入523项目。为了检验针灸治疗的效果,李国桥还主动叫护士把疟疾病人的血注入他的体内,故意让自己感染。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从中找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中草药或方剂,其中,青蒿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疟效果。

应该说没有这样的国家任务,就不可能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青蒿素,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诺贝尔奖。历史背景的介绍,顺其自然,也让报道有纵深感。

用故事化手法行文

作为一篇科技类的深度报道来说,不注重文章的可读性,是起不到好的传播效果的。科技报道同样可以做到科学性、新闻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在此篇文章中,我力求用故事化写法来行文。

首先从结构上,按照青蒿素研制的过程为脉络。从项目立项的起因,到研制过程、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影响,以及获奖和由此引发的争议等依次展开。

在具体写作上,尽量用故事化手法来展现,让稍显有些枯燥的科技新闻活泼起来。

刻意呈现一些关键细节。李国桥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连续4天的针灸治疗,直到脾脏、肝脏肿大,全身高烧、陷入险境,才停止了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在文中多次采用了科学家的直接引语。李国桥说:“想摸索一下,通过实验我彻底死心了,针灸没办法治疗疟疾。”此后,李国桥加入了中草药组的研究。

张剑方说:“我希望中国医务工作者不但能得这个奖,还能得诺贝尔奖。”

科技报道与社会话题相结合

4年前,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是业界的一条重要新闻。但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一些内幕情况。一些参与研制的科学家对于屠呦呦一人获奖有异议,认为这是集体研究成果,功劳不应归于一人。这是当时重点科研项目举国体制与国际大奖评选机制产生的冲突。需要不需要将这一情况也写入到报道中呢。

我觉得还是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回避这一争议,同时也不能不明确屠呦呦在青蒿素研制过程中的特殊贡献,特别是在几个关键节点上的贡献。比如文章中写道: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屠呦呦由此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张剑方主编了《迟到的报道——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一书,书中记录了中国发明青蒿素的不少内幕。该书称,1972年3月,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中草药专业组会议,屠呦呦报告了青蒿对鼠疟原虫近期抑制率可达100%的实验结果,引起全体与会者的关注。

▲ 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李贺/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家苏新专称,此次评奖关键看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青蒿素,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实事求是是科技类新闻报道应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采访业界权威判断趋势

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后这一事情的发展趋势会怎样呢?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吗?我采访国际权威专家进行了解读。拉斯克奖是诺贝尔奖一个重要的参考奖项。截至2009年,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医学奖,其中有68位相继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得了拉斯克奖后又得诺贝尔奖的几率比较大,但也有很多人落选。

我在报道中特意引用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专家的话,表示屠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对事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判断,非常重要。

深度报道的价值可以从一个方面来体现,就是能否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且能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验证。

《揭秘青蒿素研制史》这条报道中还提到了我国整个青蒿素产业遇到的困境,尽管青蒿素被许多非洲国家称为“东方神药”,但发明它的中国并没有站到青蒿素产业链的高端。

数据显示,2007年1月-9月,全国青蒿素制剂出口总额仅为4000万美元,这只是全球抗疟疾药物的总采购量的一个零头。由于当时的时代条件所限,中国发明青蒿素后并没有申请专利。

加之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多年前,中国的一家研究院将一个抗疟疾非常有效的复方卖给了瑞士诺华公司。目前,诺华已在40多个国家注册了这种药,并且进入了联合国的官方药品目录。大多数中国企业沦为跨国制药巨头的原材料提供者,或者是OEM工厂。

直接带医疗队出国抗疟,已成为中国青蒿素产业突围的一条路径。广州抗疟医疗队在科摩罗疟疾最严重的莫埃利岛上开展的项目非常成功,但这种推广模式无疑成本高,而且受政策环境制约大。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产业化中遇到的问题,是科技类的深度报道绕不开的话题。对于这一由中国科学家研制出的巨大科技成果,享受成果的却是西方的药企,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此次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后的报道,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在讨论中国青蒿素产业遇到的这个难题,应该说至今仍没有破题。

上世纪60年代进行科学研究,科研条件完全不能同现在相比。当时由于缺乏实验条件,情急之下,科学家们以身试药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恰恰是我们现在极需弘扬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非常高兴。这是屠呦呦应得的,也是以她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界应得的。屠呦呦拒绝了很多记者的采访,并不想高调地宣传自己,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 (作者是《广州日报》中央编辑部主任助理)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拉斯青蒿素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