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i”新闻:报网融合可行路径探索
2015-12-05刘学峰陶建武
□ 文/刘学峰 陈 旻 陶建武
网民通过自媒体对所见所闻进行报道,不乏影响大、传播广的精品,汉网论坛发布、走红全国媒体的《“彪悍抢修哥”跳臭水沟抢修电缆》即是代表。于是,报纸及其网站也顺应形势,在网络社区开辟报料栏目,作为报网融合的手段,例如长江网的“i”新闻、汉网的“市民记者”栏目,都是这样的尝试。“i”新闻是长江网论坛的一个自媒体栏目,由网民以发帖的形式报料或者直接发布消息,“市民记者”是汉网的一个类似栏目。
随着移动网络通讯技术的日益普及,网民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论坛、贴吧、微博、博客、微信等自媒体成为网民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公共性、开放性,使网络成为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新平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媒体便捷地发布信息,报料成为网民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成为传统媒体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一、“i”新闻:自媒体时代的报网融合新尝试
报纸内容高度依赖特定的新闻采编队伍,报网在新闻采编上的互动和融合是内容互动的根本体现。许多传统报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在内容互动上下功夫。以《长江日报》主办的长江网和《武汉晚报》主办的汉网为例,从2012年3月21日开始,《长江日报》和长江网在网络和报纸上开通“i”新闻栏目,《武汉晚报》和汉网同时也开通了“市民记者”栏目,市民可以通过长江网论坛的“i”新闻栏目、汉网社区的“市民记者”栏目、手机彩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向长江网和汉网提供新闻线索,再由长江网和汉网采编团队核实新闻真实性,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予以报道和奖励,两报也不断从“i”新闻、“市民记者”栏目中针对性选择新闻予以追访、报道和回应。“i”新闻和“市民记者”栏目为广大市民提供开放平台,报道身边新闻,记录自己的生活,是自媒体时代报网融合的新形式、新尝试。
二、“i”新闻在报网融合中的实践意义
1.提供新闻线索,拓宽报纸的新闻源
相比于微博、QQ、手机短信等报料方式,在报纸的“i”新闻和“市民记者”栏目中,长江网论坛的“i”新闻和汉网社区的“市民记者”新闻占据了绝大多数。网民在论坛以文本、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报道各种事情,长江网和汉网记者选取有挖掘价值的线索进行核实,在网站首页采纳发表,并适时向《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推送价值重大的新闻。截至2015年8月底,汉网“市民记者”板块共发布主题帖26095条,跟帖数243905条,平均每个主题帖有9.35个回复。在搜报网自定义时间为“2012-03-31”至“2015-08-31”,以“汉网市民记者”为全文内容进行检索,搜索到结果共1090条记录,筛除有关市民记者本身的新闻报道40条,以市民记者身份在《武汉晚报》上发布的新闻共计1050条,如果以市民记者栏目主题帖26095条作为基数计算,《武汉晚报》对市民记者提供的新闻线索的用稿率约为4%。
截至2015年8月31日,长江网“i”新闻栏目共发布主题帖10626条,跟帖数34819条,平均每个主题帖有3.28个回复贴。在长江网网站地图中以“长江网i记者”为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共有1751条由“i”新闻记者发出的新闻,长江网对“i”新闻的采稿率为16.5%。在搜报网以“长江网i记者”为全文内容进行检索,搜索到结果共123条记录,筛除有关“i”记者的新闻报道10条,以“i”记者身份在《长江日报》上发出的新闻共计113条,由此计算出《长江日报》对“i”新闻的采稿率为1.06%。由此可见,“i”新闻为网站记者和报社记者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以少量的费用支出极大地拓宽了报纸新闻源。
如此一来,报纸及其网站不再单纯依靠扫街、通讯员供稿和线人报料获取线索,而是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分散各地的市民记者,获取更广阔的新闻线索源;报道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者实地采访报道,而是以市民记者报道为基础,记者进一步调查核实进而成稿;生产流程大大缩短,形成“市民记者报道——记者核实——成文——发稿”的良性新闻生产链条。
2.利用网民力量,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长江网论坛“i”新闻栏目中的“监督”板块共发布了2893条主题帖,汉网论坛“市民记者”栏目中的“监督”板块共发布了877条主题帖。通过对“市民记者”栏目中877条监督帖子进行分词、词频统计、相关性分析等大数据分析发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主题词依次为:“公交、垃圾、广告、大道、居民、交通、公交车、公园、部门。进一步对更多主题词的分析大致可以看出,武汉市民最关注依次是交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管理等四大类问题。
《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这一类新闻的基本格式是【“i”新闻/市民记者报道】+【本报记者核实】+【有关部门解释/回应/提醒】等。这样的报道格式使市民的舆论监督积极性发挥到极致,有利于敦促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汉网有网民“乌云其其格”报料:“二七长江大桥两处下匝道的交通标识牌依然是空白的”,随后《武汉晚报》记者核实了报道的真实性,遂以《二七大桥两处下桥匝道已开通一个多月,交通指示牌却还在“待岗”》为标题刊发了这则新闻,在报道末尾,青山交通大队秩序科的尚科长对此进行了解释和回应。交通大队的权威解释,有效回应了市民关切的问题,使网民的监督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3.有利于实践“走转改”,使新闻接地气。
全国新闻战线深入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i”新闻也大有可为。“i”新闻关注都市人的不文明行为,如乱停车、地铁上吃早点、乱扔垃圾等,以及有关市政建设的大事小事,比如路陷、水管爆裂等,也关注发生在街头巷尾的新鲜事、奇怪事,或者是能让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的有趣之事;反映社区日常生活中难事、尴尬事,好人、达人、有趣人;社区话题、家长里短、邻里故事等。网站和报纸的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追访和核实,感受一线市民的所见所想,通过采纳和编辑市民记者的通俗语言,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的生存生活状况,促进报纸和网站同时实践“走转改”,使网站和报纸新闻充分接地气。
例如,网民“芳草无情”在汉网报料、《武汉晚报》记者核实刊发的《女生为拍照爬上树 “花容失色”下不来》的结尾处,东湖风景区听涛管理处借助报纸平台友情提醒和呼吁游客,赏灯看花时应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触摸或攀爬,以免发生意外。再如,网民“沉浮时刻2”在长江网报料、《长江日报》记者追访而形成的《凭善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好汉拖渣土铺平坑洼路》一文,报道了潘师傅热衷于做好事的举动,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于细微处传递了正能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站与报纸联合策划主题采访活动,请市民记者参与。这一做法,事实上是报网编辑部联合确定采访主题,给市民记者派活。此类市民新闻,主题集中、报道全面而深入,形式丰富,持续性强,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大。例如,针对涵盖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的武汉市“文化五城”建设,组织了“汉网市民记者文化五城采访大赛”,持续一个月,数百人参与,数万人关注。此类主题采访活动,搅动网站、报纸、市民记者三方互动,获得了三方共赢的效果。
三、“i”新闻整合新闻线索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i”新闻虽然在报网融合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就目前而言,“i”新闻在报网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线索失真问题,一些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凭借主观臆测提供线索,失真的线索会导致记者在追访上做无用功,提高了新闻采集的成本。其次,《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以及长江网、汉网采纳的新闻线索几乎都是“碎片化”的新闻线索,对“碎片化”的新闻线索缺乏系统、深度的新闻报道。再次,市民提供的报料转化为《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版面上的“i”新闻的比率较低。最后,武汉市民反映的现实问题多被当作新闻线索予以处理,新闻价值大就追访,价值不大就忽略过去,官方或权威的解释也常常只针对那些被报纸报道或者被记者追访的问题,这导致有关部门对市民急切关心的其它问题回应不够,因此需要媒体开拓与政府沟通的更多渠道,树立媒体的亲民形象,同时扩大媒体自身影响力。
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正视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是“i”新闻进一步促进报网融合的题中之义。首先,既需要增强报社和网站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挖掘能力,又需要增强其真假辨识能力,学会去伪存真、化繁为简。其次,网站和报社不应该只满足于既有的采编模式,而应该注重整合“碎片化”的新闻线索,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市民关注的交通、环保、城建、市政管理等焦点话题推出专题式的深度报道,通过“点”的汇集,探寻“面”上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报纸对“i”新闻的用稿率,既关注表面现象,又能够进行原因挖掘,还能进行跟踪报道,促进问题的整改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