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会武功
2015-03-05
众鸟竞选鸟王,纷纷去池塘洗净羽毛,展示美丽。孔雀、鹦鹉等个个艳丽,唯有乌鸦怎么洗都是黑的。乌鸦心生一计,拣众鸟散落的羽毛插在身上,顿时光芒四射,当上了鸟王。孰料大风吹来,它身上的装饰散尽,原形毕露。故事最后说:无论怎样粉饰,也难以掩盖真相。
听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寓言。可是四岁的女儿听不下去,她皱着眉头说:“黑色也是一种很美丽的颜色啊!”给她读书的姐姐也觉得很尴尬。鸟王不能仅靠外表美丽,更何况是由主流社会刻板印象定义的美丽。这种故事隐含着基于肤色特征的种族歧视。
女儿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对我说,刚刚有两个姐姐跟她玩。我问是谁,她说她们长头发,穿短裤,拿手机……描述了一大通,我才发现是不远处两个皮肤深黑的姑娘。我感到非常惊讶,在我们看来如此明显的外貌特征,女儿竟然视之若无。当我们觉得黑色是必须提及的肤色时,不要忘了西方反种族歧视的一句口号:白色也是一种颜色。
刻板印象充斥着文化与社会,女儿也无可逃避。现在她已经学会了,在且只在提及非裔时会说到肤色。她也接受了以颜色来区别男女的规训,不肯穿蓝色和黑色衣服。我对她说,其实女生穿蓝色和黑色也很好看。她竟然说:“因为你是一个男生”。在我听来,这就像是在讨论阿拉伯妇女穿罩袍到底是强制还是自愿一样。
好在女儿对高矮胖瘦还没有什么成见。一方面,欧洲社会人种多元,体型各异,她见惯不惊;另一方面,父母有意识地,几乎不在她面前谈论人的外貌。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很胖的女孩,我不禁担心她有什么负面评价。她和那个女孩玩了几次,至今提到她从来没说过一个胖字。一起玩的一个男孩,回家后就对妈妈说那女孩“好是好,就是太胖了”。
由于《圣经》故事“大卫挑战歌利亚”及《西游记》中诸多妖魔形象的影响,巨人在女儿心目中多与邪恶相关。但是,这并不构成对身材高大者的歧视。现实中真有巨人的话,他们一定处于强势地位。这些故事帮助孩子们应对强势者可能制造的威胁。当然,我也给她讲“大人国”里友善的巨人。
有一段时间,女儿每次路过楼下的婚纱店时,都要伫立凝视良久。她羡慕地说:“我长大了也可以像她们(顾客)那样,进去挑选一件最漂亮的婚纱。”有一天,她很兴奋地告诉我说,她的一个好朋友告诉她,女人也可以和女人结婚。从此,她幻想的结婚对象,有男生也有女生。又有一天,我对她说,结婚可以穿婚纱,也可以不穿;可以去教堂,也可以不去。她说:“是啊。而且你知道吗,如果不想结婚的话,也可以不结婚。”显然,她已经和朋友或者老师讨论过这个话题。
和我的初衷相反,她最喜欢的玩具是芭比娃娃,最喜欢的故事主角是公主或仙女。不过,她为会她的芭比娃娃梳头,换衣服,教她们骑马,赋予她们神奇的力量。她的故事中的公主或仙女,不仅心地善良,能歌善舞,而且武功盖世,法力无边,漫游宇宙,扶危济困。这些想象来自流行文化,她常看的几个动画片几乎都是如此。
这是女儿在这个德国小镇接受的社会性别教育。以我的观点看,这种教育在很多方面是非常保守的。我总是试图去干预,但常感无能为力。当女儿以“你不懂,因为你是一个男生”来拒绝我的建议时,我只能自我安慰说,这也算是一种独立姿态吧。
在谈到某些影视节目是否存在歧视时,一些女人会说,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其中的性别歧视呢?一些矮个子会说,我也觉得那些嘲笑身高的话很好笑啊。一些南方人会说,拿我们的口音开开玩笑也没什么嘛,娱乐而已,不必较真。
其实,被歧视者的主观感受固然值得重视,但是它并不是判断歧视与否的主要标准。歧视的定义是基于偏见等不合理因素的区别对待,公平与合理,是最重要的标尺。比如,女人不宜搞哲学这种说法,就算大多数女生都接受了,而且因此真的不喜欢哲学,那也是一种性别歧视。
同理,歧视也不应该以文化传统的名义存在。比如,无论“三寸金莲”如何浸润到我们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之中,它都是对女人身体的一种残忍的伤害。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文化与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关掉电视,挑选书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是非曲直。告诉孩子什么是歧视,让他们不仅不要跟着学习,而且在遭遇歧视的时候可以辨别出来,拒绝接受。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