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服务感来得更猛烈些吧”

2015-03-05

南方周末 2015-03-05
关键词:南方周末

食药局公务员:半夜接到醉汉电话

2014年我们的正常福利什么都没有了。以前过生日会有100块钱新华书店的书卡,去年也没了。去年从年初到年尾,一点东西都没有发。唯一例外的是三八妇女节,发了一本没人买的健康生活类图书。

去年我们的工作量和前年相比,大了很多。我最想说的是:有些人不要没事总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我们接到电话后,7天内要给举报人回复,如果是食品药品问题,的确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儿,但经常是一些人的竞争对手或者有私人过节的人打来举报电话。

比如一家饭店生意特别好,隔壁的竞争对手看不过去,就打电话举报。我们执法人员到了现场,发现没有证据不能立案。更可恶的是,有时候举报电话打完后,举报人就关机了,我们也找不到他继续了解情况。我们所一个月接到十几通举报电话,没几个能立案,感觉是在消耗我们的人力成本。

还有一些人在饭店吃饭时,吃到不干净的东西,比如一根头发什么的,善茬一般会把菜退了,或让饭店免个单,也有的找商家索赔。但有人不会善罢甘休,比如吃出一个苍蝇,就张口要两千块钱,店家要不给,他就打电话举报,而且举报时还对我们说:“你们必须现在过来,我就在这儿呢。”其实我们并没有必须当时到现场的职责。即便去了也很难办,如果对方当时拍照取证了,我们可以处罚这家店。但举报人的思想往往是:饭店不赔我两千元,我就要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食药局罚款可能为五千或一万元)。

我们办公室的同事值班时,要24小时接听热线电话。经常在半夜接到喝醉酒的人打来的电话,吼道:“你们必须现在到现场”;还有人说:“我今天买了一个盒饭,里面肉特别咸,你们把那家处理一下”;或者说:“我今天在某饭店吃了一顿饭,现在拉肚子,我要求查这家企业。”但他不能提供证据,证明他拉肚子是因为吃了这家店的东西。

2015年我的期望是涨工资。这事儿还没落实下来,其实即便涨了,我们还要扣掉12%的钱,包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最后算下来没涨几十块钱。传说今年全国工会开始恢复正常福利,但好像现在还没落实。有些企业发东西大家不会骂。为什么我们不管发什么,都会挨骂?

毕业生:想拿北京户口不容易

我2014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因为男朋友在北京工作,所以我基本上以在北京找工作为主。他没有北京户口,所以我找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就是北京户口。

我们学校属于985院校,一起毕业的同学三分之一都留在了北京。我感觉,周围大部分人都很重视北京户口,有人甚至把它作为首要指标,如果谁早早拿到一份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那可以算是人生赢家。不少同学因为户口原因,在某些单位“屈就”。

我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后,决定留在某央企子公司工作。单位有留京指标,但有个小问题,我需要同下一届毕业生一批办理落户手续。鉴于公司以前这样成功操作过,我也没有太在意。

直到今年春节前,网上盛传一个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进京政策有了变化,要压缩进京指标,今年在年龄上做了严格限制,一些年龄超过27周岁的硕士毕业生,已经陆续遭遇央企“解约”。初看到消息我也心头一紧,不过算算自己年龄并没有超标,就安心回家过年了。

年后一来公司便听到“噩耗”,公司收到的关于接收毕业生的通知中,往届生和超龄应届生都将和户口无缘,我这样缓派一年的,风险也很大。政策颁布突然,公司和我都束手无策。

在网上看了不少报道,很多大学生都是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并签订三方协议的。如今,因政策变化而导致“解约”或“毁约”,让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还有原本属于他们找工作的时间和选择的成本。有媒体采访人社部,也没有得到明确答复,这让人更着急了。

李克强总理说过,最大的民生是就业,本届政府也一直在倡导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在更透明的环境中运行。我觉得,关于北京落户的相关政策是不是能在颁布和执行两个环节中,留出一段时间,让我们这些毕业生早做打算,而不是被动地做选择。去年我们公司没有接到任何要改变政策的通知,一个同事按照我这种方法,也顺利获得了北京户口。如果早知道这项政策,我至少有时间找别的单位,或者干脆去外地发展。

2015年,我没别的期望,就是希望人社部在执行北京落户政策时,明确新政策缓冲期限。多想想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吧!

口述:某签约央企毕业生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刘斌

军人:最关心去留问题

去年底,我的工资每月开始增加1400多块钱。谈不上有多高兴,我们以前每月有1000多块钱的补助,2014年停了一整年。去年底这次全军涨工资,并且补发一年,相当于把我们失去的福利找平了。

2014年,我们单位的工作强度明显加大,纪律要求更严格,大家做事比以前也认真了。不过,从工作任务总量看,却比以往少了一点。我自己观察,是因为整个军队也在搞反腐,全军各级都在要求按照程序办事,像以前有些人为了拼政绩,想尽一切办法上项目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去年军队搞"大清房",我们单位规定,2009年以后的福利分房,凡是超标的要么补钱,要么清退。单位一些人的配偶在其他政府部门分到房子的,也要清退一处。单位清退的房子多了,年轻干部自然有更多机会分到公寓房。这么看来,反腐还是能惠及基层。

对于我来说,其实最关心的是去留问题。2014年6月,国防部网站公布了例行记者会上的实录,有记者问:“解放军体制编制调整进行到哪一步?今年(指2014年)是否会正式启动解放军体制编制改革?”国防部发言人的答复是:军队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论证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问题。

我们基层军官也很关注军队改革问题。我在地方上没有买商品房,住的是单位的公寓房。按照现有政策,如果将来我选择自主择业,军队住房可以暂时保留,将来可能还是要退掉;如果能够提前退休,具有军队相应级别的福利房资格,可以在原单位保留一套相应级别的住房。退休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说是至少服役20年,我目前是够了最低标准,标准要是抬一抬,我又不够了。

2015年,以前就有的禁酒令、不大搞文艺活动、不发补助,我想应该会继续执行。我没有别的大希望,就是不想走呗。如果离开部队的话,我希望转业或者退休的待遇好一点。

口述:军队某文职干部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刘斌

互联网创业者:行政审批还是有点麻烦

去年10月31日,我正式从百度离职。

事实上,一个半月前我就提出了辞职,开始休年假,并着手准备创业的事。创业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我,包括我现在做的产品,都受到了美国YOLO(you only live once)观念的影响:人生只有一次,做你想做的事。我在休年假时,去参加了与投资相关的培训,在那里遇到很多百度的前同事,他们也是出来创业的,说明渴望自由是人的天性。

我在大学时就尝试过创业,毕业之后选择先工作,四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之所以在去年下半年下决心创业,除了理想和兴趣,也是因为整个互联网领域创业氛围非常好,风险投资看好这个领域。此外,国家政策也鼓励创业,2014年初工商部门的行政审批手续简化了不少,注册公司障碍少了很多。

如果满分是十分,我过去一年的生活状态已经及格了。去年上半年在百度,和另一个同事一起负责一个新业务,非常有挑战性,最忙的时候一周至少四天需要通宵,强度很大,一直到它盈利。比较艰辛的一段是去年9月提出辞职到10月底正式离职的那会儿,因为辞职了就没收入了,北京消费水平又高,我也有生存压力。再加上找到合适的合作人很难,为了找技术过硬又对要做的产品有兴趣,同时还能接受我们起步阶段现状的设计师,我一共谈了150多个人,花了整整一个月才确定下来。那时候我经常失眠,平均下来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

正式离职后,反而一下子就轻松下来了,如释重负,有种破釜沉舟的感觉。虽然现在创业没有完全步入正轨,比在百度的时候更忙,没有周末,每天都在工作,但由于是在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发愁了。我和我的合伙人都是这种状态,没有情绪上的大悲大喜,接受并解决创业过程中的一切难题。

要说2015年的期望,我个人渴望产品能早日上线,合作团队在磨合之后能更默契,行政审批手续能更精简。最近在开始考虑注册公司的事,我发现北京相对于深圳而言,行政审批上还是有一点麻烦:虽然注册公司不要求提供资产证明,但北京仍然要提供商用性质的办公地址,这一点深圳已经不需要了。

对于我们这种刚起步的年轻团队而言,应该专心去做好产品,如果也能免去商用性质办公地点这一条,就能节省很多精力和资金。这个道理很简单,障碍越小,就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创业。

口述:潘恩,前百度产品运营经理

采访: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高音子

创业者:突然有点被服务的感觉

这个国家的政策能以怎样的形式影响到我?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回望过去这三年,我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变化,和我的变化。

三年前,我大三的时候,家里要接手一家小公司。爸妈都没什么文化,我接下了跑手续的活。我心想,在网上查好了,按照流程来办,能有多难?估摸着两三天就能办完,还能赶回去开学。

我特意先去工商局问清楚了流程和手续,再去准备了资料。但后来我发现不管我怎么准备,她们都会指出一些问题,有时候甚至她们上回说的,和这回要求的都对不上。结果我把材料一遍遍递进去,又一次次被扔出来。

爸爸性格本来就急,跟我跑了几天后,他终于憋不住在工商局大厅骂了起来。“手续不全,不给办”,算是阿姨们最后的回应,她们低头忙碌着翻阅着手头纸张,我们成了空气般的存在。

证最后也没办下来,我不知道是爸爸脾气太坏,还是这个证件本身就不容易,最后我在工商局隔壁的打印店老板那找到了答案。

老板点拨似的说道,像你们这样的小公司,应该要交给代办。而这个老板正是一位传说中的代办。他开价一千五,“一个月拿执照”。当时一千五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想想还要回去看阿姨们的脸色,我就缴械投降了。

这两年,新闻里天天讲政府要“简政放权”,我从来没想这和我本人能有半毛钱关系。直到和朋友聊起这一年的经历,我突然感觉到这个词貌似真发挥了些作用。

去年,我和老公经历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生孩子,二是创业。如果孩子早出生一年,那我还要为这个准生证的事情担心,像我们这样的北漂,回去办个准生证不但花钱费时间,还要去找关系。刚怀孕那会,我一直惦记着这事。后来回到老公老家宿迁,才知道江苏去年一胎已经不需要准生证了。当时感觉像是逃过了一劫。后来,生孩子异常顺利。虽然,在临盆前我临时换了家医院,没有在这家医院建档,但是医院也没有任何异议。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还在持续,例如车检,老公开车去车管所年检,才知道自己白跑了一趟,原来新规施行后,新车6年免检。

在我心底留下阴影的工商局也变得温柔起来了。去年,我们开了一家卖猛犸象牙工艺品的店铺,工商注册时,名字与别人重复。工商局居然主动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提出要保留“猛犸时代”这几个字,工作人员答复的不再是“手续不对,不给办”,她还帮忙想包含这几个字的方案,供我们参考。以前都是他们刁难我们,突然有点被服务的感觉,还真有些意外。

不过,到了老家,感觉好像还是从前的样子,我们被强拆的房子依旧是一片废墟,那份法院判决当地政府败诉的判决书依旧是一纸空文。孩子一岁了,我们没法把她落户在这片废墟上,只能期待那些变化也能早点到达这里。

2015年,我希望会有更多那些只存在新闻中的字眼,能够像2014年这样让我一点点看得见、摸得着。

▶下转第6版

口述:牛妞(化名),一名在北京创业的年轻妈妈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

法官:司改元年的彷徨

口述:温如玉(化名),湖北一线法官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

2014年3月初,本人根据单位安排在国家法官学院参加业务培训。微信圈里的一条消息突然炸开了锅:“本省已被列为第一批司法改革试点地区,6月份试点改革方案出台,8月份开始试点推广,12月底争取在全省范围内铺开……”

我心里咯噔一下,作为年轻的助理审判员,不到四年的审判经验能否帮助自己在本次司法改革中占据竞争优势?莫非真的从助理审判员变成审判员助理?培训完回到本单位后,本人作为业务骨干,被选派参加了几次内部司法改革方案的讨论,当然也提出了不少意见,无非就是呼吁保护青年法官的合法利益。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具体方案却一直难以出台,各方利益错综复杂。

谁料到,当年一起进入单位的几位年轻同事在2014年相继选择辞职。扳着指头一算,近两年来,已有若干兄弟姐妹放弃法官职业,另谋高就:2位转入政法委,1位调入组织部,1位考入政府研究室,3位辞职做律师。简言之,不论是转行,还是辞职,无非就是两个原因:要么钱少了,要么心累了。当初,这些人几乎清一色是从名牌大学硕士毕业,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招考进入政法队伍,也满怀激情和信仰。可是,他们在司改之初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本轮司法改革的重点,一个是去行政化,另一个是去地方化,其实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严格控制人员分流的前提下,尽量将审判骨干力量向基层法院倾斜。法院一直强调案多人少的困难,但事实上真正的问题是“法院在编人数不少,就是一线办案的法官少”。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通过更有效的途径,将法官员额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不能让年轻人伤心。另一方面,在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也要给法官大幅加薪,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目前,有限的加薪和终身办案负责制,实质上意味着权责失衡。一言蔽之,人的问题才是司法改革的核心。

但愿2015年的司改之路,不要落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窘境。那样,会有更多的年轻法官用脚做出选择。

警察:让警察少管点事

口述:李胡(化名),基层警察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

南方周末实习生 胡鑫

过去一年多,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八项规定,公款接待和公车私用的治理成果有目共睹。

去年,原来一直缺的地区性补贴到位,全市工资的上调使自己收入有实质性增长。今年初国务院又出台意见要改善警察地位,以后待遇在一般公务员之上、部队之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警察不是八小时工作制,工作性质也比较危险。新的一年希望这项政策可以真正落实下来。

一次,一个朋友在朋友群里吐槽:“只要还有一个比较好的车辆号牌被高级警官控制,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警察队伍就必须对自我保持自省的态度!”我回应他说:“从来不认为所谓高级警官的所谓特权合情合理合法,且坚决支持在制度上技术上杜绝给与任何级别警官以任何特权!”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有些事情,比如车辆号牌发放、驾驶员考试、户籍管理、出入境管理乃至宾馆网吧洗浴中心等等等等的管理,一定要让警察来管吗?警察的主业到底是什么?公安改革,为什么不能重新审视、明确警察的职能?

让警察管得少一些,让警察口号少一些,让警察疲于应付少一些,让警察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做些该做的事情不好吗?

期待公务员队伍管理更加严格,不用惋惜或挽留想离开的人。

检察官:“员额制”多是美好愿景

口述:徐伟,湖北一线检察官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

南方周末实习生 胡鑫

去年对检法系统最重要的政策,莫过于有关司法改革方面的。对于检法系统,司法独立于省一级财政,办案排除地方干扰,这个大框架对法官检察官来讲喜闻乐见,也是所有从事法律这一行(含律师)的内心愿景。

但真正与我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是检察官法官的员额制。员额制成为现阶段检法系统年轻骨干办案力量流失的最大诱因。司法改革是需要妥协的,于是员额制具体落实下来就成了:首先,院党组、中层正副职不论业务水平,必须是名额之内。其次,非业务部门的具有审判或检察资格(以前任命的,非通过律考、司考)的人当然不甘放弃,因为员额制代表工资的提高。结果是,28岁至36岁之间,类似副科、正科这批办案一线具有法官、检察官资格的人员,流失非常严重。

员额制多是上级的美好愿景,现实中来看是一个比较失败的政策,至少我们办案一线的人是这样认为。

司法改革后我有好几个同学离职,本省改革后我也会考虑做律师。出走的首要原因是看不见希望,另外就是薪酬太低,业务繁重。法官工资应高于一般公务员工资,法律应有尊严。薪酬不求等同西方高薪养廉,但至少体面。去年涨工资,百姓认为我们涨了。我们实际并轨养老金,把涨的部分一扣除,最后只多几十块。

去年底,高层要求逐步提高基层法官职级待遇,人民法庭可以先行试行工资加办案补贴、岗位津贴等薪酬确定方式,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

海事官员:简政放权,最终是服务

口述:易细水 湘阴海事处主任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

一开始听到“简政放权”,其实我有点困惑。四年前,我刚到湘阴海事处那会,执法环境很差,一开始做的恰恰是收权。

当时,船户根本不把海事的执法检查当回事,更有甚者竟敢暴力抗法。和路上的交警一样,我们则要负责河道上的交通安全。你能想象没有驾照开着车在街上跑吗?那时,在航道里无证驾驶非常严重。

为了整顿这股风气,提高船户们的安全意识,保证航道安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公安、武警和我们联合执法。那时,我每天跟着执法船朝晚执法,观察船户们的违法手段,然后见招拆招,和船户们斗智斗勇。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我们才终于在船户心中树立了执法威信。

湘阴段近年来船户的数量暴涨了80%,但是船员数量严重不足,供不应求。船户们请不到船员,只能聘用那些没考上证件的人员来干活。他们告诉我,这些船员工作后迟迟没有拿到证件,是因为培训必须在长沙进行,而且要小半个月,时间、经济成本都太高了。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培训班办到湘阴来呢?这样每个船员吃住能省两三千块,时间也更灵活。我和船户们谈起了自己的想法,大致统计了一下,当时就有一百多人愿意参加。

正巧一位省局领导联系湘阴海事处,我找了个机会,把想法和领导汇报了之后,没想到两天后,我接到通知,说省局同意在湘阴举办船员培训班。

培训通知公布后,本来计划百人左右,实际报名人数接近四百人。培训班结束时,三百多名船员顺利拿到船员证,再也不用担心海事部门随机抽查了。

从这个角度去看,海事部门简政放权就是要方便船户。就拿船检来说,过去要验船,你要把船停在指定地方,然后开车来接验船师过去检验。现在船户在提交验船申请之后,规定一个星期内我们要主动联系船户,然后去船户船上验船。船舶安检也一样,以前把本子收上来,盖个章就行了。现在我们要求要到每条船现场去检查,还要把服务工作做好。配备的救生消防设备,都是政府提供,还要亲自送上门送到船户的手中。

这股简政放权的大风,从2013年年底一直刮到了今天,2015年还会继续刮下去。

猜你喜欢

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