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某本科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调查分析*

2015-03-05

重庆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医学生检出率意义

李 强

(1.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省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焦虑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表现,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1-2],为进一步了解本科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现状,课题组成员对河南省某本科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从某医学院校大二、大三年级抽取16个小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剔除不完整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848 份,有效回收率94.2%。

1.2 调查工具

1.2.1 自制调查问卷 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籍贯、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及引起焦虑的可能因素(包括学业压力、专业满意程度、经济状况等)。

1.2.2 焦虑自评量表(SAS)[3]SAS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该表有20个题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信、效度良好。自评结束后将20个题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粗分(raw score),粗分乘以1.25即得到标准分(index score),标准分大于或等于50分者为焦虑。

1.3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在统一规范的指导语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评定结果 参与调查的848名学生中,有172名学生存在焦虑心理,占总人数的20.3%,无焦虑心理人数为676例,占总人数的79.7%。

2.2 一般人口学特征 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2,P=0.006),男生焦虑状态高于女生;大二、大三学生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P=0.019),大二学生焦虑检出率高于大三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1,P=0.030),来源于农村的学生中焦虑检出率较城市组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焦虑检出率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640)。见表1。

2.3 家庭因素 医学生焦虑心理的检出率在父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98,P=0.111),但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中其子女心理焦虑的检出率较高(χ2=8.460,P=0.015);医学生焦虑的检出率在学生经济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济状况差的医学生中焦虑心理的检出率高(χ2=7.508,P=0.044)。见表2。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焦虑检出率比较[n(%)]

表2 家庭因素与大学生焦虑检出率比较[n(%)]

2.4 学校有关因素 由表3见医学生焦虑的检出率在学业压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47),学业压力大的学生中心理焦虑的检出率高;医学生心理焦虑的检出率在对所选专业的满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25,P=0.190);医学生心理焦虑的检出率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0,P=0.010),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学生其焦虑的检出率较低。

表3 学校有关因素与焦虑的发生[n(%)]

续表3 学校有关因素与焦虑的发生[n(%)]

3 讨 论

焦虑产生于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人对危险持有警戒态度,并伴随有紧张、无助、忧虑、不安等心理状态[4]。研究表明,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不稳定[5]。本次调查发现本科医学生焦虑检出率为20.3%,焦虑的检出率与目前的研究结果相比[6],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研究显示,本科医学生中,男生焦虑状态的检出率高于女生,这与段意梅等[7]的研究结果不同,与张颖等[8]的研究结果相同。这可能与社会和家庭对男生的期望比女生高,导致男生承受的主客观压力较大,而男同学沟通交流能力较弱,遇到挫折后,不能合理宣泄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发生焦虑的高峰期在毕业择业期和大二[9],本研究发现,在本科医学生中,大二学生焦虑状态高于大三学生。在五年制医学教学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由大一年级的公共文化基础课转变为医学专业课,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和学习压力陡然加大使得学生处于紧张不安状态,而大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期,这种不良情绪已经趋于平缓。调查结果还显示,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源于农村的学生中焦虑检出率较高,这与农村的部分学生以前接触外界较少,在城市中求学,因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导致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关。

本文调查发现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检出率在父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子女焦虑检出率较高。这与以往一些研究中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其子女焦虑的检出率高于父母文化水平高的不完全相符[10],原因可能与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子女与母亲的接触时间要远远多于父亲,母亲对子女影响相对较大有关。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与其他同学相比经济压力增大,学业压力增大,找到好工作回报家庭的期望增大,这些都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已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的焦虑心理与其人际关系呈正相关[11],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能够显著影响其社会人际关系的好坏,本次研究显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医学生心理焦虑的检出率较高(P<0.05),与普通学生的研究结果相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12],本次研究学业压力越大,医学生焦虑检出率越高(P<0.05)。医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强手如林的紧迫局面会使医学生感到迷茫、不安,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显示,大学生焦虑的检出率在学生专业满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目前一些研究结果不一致[13],可能是因为所选研究对象为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经过大一一年时间学生对所选专业已适应或接受,且由于专业造成的就业前景困扰对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还未体现出,学生专业满意度对大二、大三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不明显。

降低本科医学生心理焦虑水平,需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建立心理干预机制,积极开展预防性心理干预[1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性课外活动,动员男生特别是农村籍男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增加感情交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1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大研究力度,为进一步探索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供依据。

[1]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辛自强,辛素飞,张梅.1993~2009年大学生焦虑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6):648-653.

[3] 王宏,余建红,李雷雷,等.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062-2065,2072.

[4] 蒋德勤,姚荣英,袁长江,等.蚌埠市在校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4):541-543.

[5] 吴丹.河南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0(30):84-86.

[6] 邢海燕,王建华,高向华,等.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496-4497,4500.

[7] 段意梅,段朝盈,康小惠,等.某高校大一学生体育锻炼对抑郁焦虑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56-757.

[8] 朱旗,朱龚萍.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多维透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392-394.

[9] 金喆,翟德春,潘秀丹,等.医科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调查[J].中国校医,2006,20(6):599-600.

[10] 翟德春,潘秀丹,李慧英,等.医科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39-141.

[11] 万鹏飞,孙月吉,靳媛,等.大连地区青年学生焦虑情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36-438.

[12] 林梅,余红,杜宁.大学生压力感与焦虑及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80-81.

[13] 张斌,邱致燕,谢辉,等.长沙市某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7):602-604.

[14] 李强.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网络相关行为情况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9):3977-3979.

[15] 宋春玲,马燕,何英.护理专业大专生考试焦虑现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4,30(16):2287-2289.

猜你喜欢

医学生检出率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