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效协调——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

2015-03-04陈满依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资源库会计专业管理会计

陈满依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杭州311231)

一 实行混合教学模式背景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是学习过程中三个台阶,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强大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传统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习兴趣培养,这也导致我国在学习兴趣研究方面比较薄弱,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应该及早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认清自己优势、兴趣所在,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前期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会计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仅占受访学生14%,约有39%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见图1)。

图1 学生学习兴趣情况

从会计专业本身来说,枯燥是公认的一个学科特征,大部分学生学习这个专业主要目的是毕业以后有个稳定技术工作。根据笔者对本校09—13级任教的会计专业学生抽样调查来看,学生对专业本身及各课程都有不同程度厌倦情绪,半数以上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偏枯燥,尤其认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设计过于单一与枯燥。

二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网络教学形式

根据史隆联盟(The Sloan Consortium)2008-2011年调查报告整理所示,目前高校“网络教学”主要教学形式分类如表1。

表1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网络教学形式

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管理会计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本身有一定难度,加上繁琐计算,难易理解公式和图表,容易使学生有种畏惧心理。该课程既需要扎实财会基础知识,更需要主观职业判断和分析能力,所以针对这门课特性,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已具备了一定财会专业知识,可以尝试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财会教学中习以为常讲授法中引进一些现代信息化手段,让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从“教师讲授为主”到“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期间也有不少研究者做出了各种努力,探索了不少途径。目前在会计专业模式教学中也建设了不少网络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库开发,微课、慕课开设和研究。但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教学特殊性使得教师课堂讲授仍旧是教学过程中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不断在会计教学中体现实践动手能力这一“高职特色”,所以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如何有效协调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混合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将全面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彻底变革现行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习中不可缺少工具,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工具已经普及,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在线学习已成常态。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已经密不可分,在这种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既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传道解惑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觉性和能动性,从而不断提高高职会计学生学习兴趣,探索一条科学高效途径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关键所在。以管理会计为例,此种教育模式需要建设关键内容: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材模块化设计:按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五大职能设立模块;

(二)加强企业合作,调动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编排企业实例,建立案例资源库;

(三)利用微信、网络等平台,课前将资源库中相关案例放置在信息平台供学生课前准备;

(四)上课前一天利用微信、QQ等群建立群组电话进行集体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使得教师在开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五)课堂讲授摒弃枯燥概念问题,组织课堂小组讨论;

(六)教师点评案例分析,允许学生答辩、争辩后互评计分;

(七)课后将案例分析中各小组讨论结果及供参考答案上传至信息平台,教师接受学生在线质疑;

(八)每单元完成,教师制作相应单元总结视频,开放性地在网络平台播放。

四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协调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具体途径

(一)在学习某一模块之前,利用微信平台或其他网络平台发布资源库中相应章节案例,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先行预习。每一模块的第一次课,先对资源库中企业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

(二)让学生充分学会利用企业案例掌握该模块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在QQ群或微信群进行对主题认知讨论与辩论,可以用群组电话方式进行讨论。教师主要负责记录和听取学生认知思路,便于后续课堂活动组织。如发现在线学生对主题理解偏移时适时调整,提高课前讨论效率。

(三)每一模块的第二次课开始是学生对自行创立企业案例自主分析。

要求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为6名同学,以组为单位,创建一个喜欢的企业类型,首先对企业进行架构设置,做好选址、产品设计,员工配备等基础性工作。按照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分为成本性态分析模块、本量利模块、预测模块、决策模块、预算模块、控制模块、评价模块,利用创设好的企业案例,将相应模块实务内容在小组自行组建企业中得以充分体现,譬如第一次课教师在讲解完成本性态相应理论知识后,先用资源库里一个现成的真实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成本性态相关方法和内容。等学生具备了一定“经验”后,第二次课开始要求学生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先对小组创设的企业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每个小组轮流派出一名代表将本组案例分析制作成PPT进行展示与讲述。完成第一个模块后,就开始第二个模块学习:本量利分析。在这个模块里学生可以将自己创设的企业,制定好产品单价,细化成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销量和目标销售利润建立相应数据进行本量利分析,以此类推。整个学期学习始终贯穿着小组成员自行创建的企业案例,最后这个课程完成以后,每个小组会有一整套自己设计的并且经历过同学和老师“严格审核”后的企业资源数据。由于该企业均是学生按照自己兴趣爱好创设出来的,因此企业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学生充满了无穷乐趣,体现了“快乐学习”意义。

(四)完成相应章节案例分析以后,组织小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轮流派出一名代表上讲台以事先完成的PPT形式进行讲解,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课堂现场提问。

(五)由于课堂讨论内容短时间难以消化,课后,要求学生将所有PPT重新编辑整理,然后小组负责人组织该组学生撰写讨论总结。将PPT和总结文件打包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在课后时间有充分时间去消化吸收,同时进行评价。

(六)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整理材料,表达教师个人意见,进行总结,作为期末成绩组成部分。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2 学生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七)每个章节结束以后,对于学生争论较多的知识点和一些热点知识点制作成5-20分钟时长的微课,微课制作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度。课后将制作好的微课和小组讨论结果及评分上传网络平台以供学生查看与互动。

总 结

学习过程是枯燥的,尤其对于高职学生会计专业课程学习,如何让枯燥被动学习变成快乐的探索学习,建立一种现实可行教学模式成为会计教学主要抓手。在当前信息化日益强大形势下,会计专业学习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便利资源。作为教师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充分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吸收新颖教学理念,合理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与学真正“快乐”起来。

[1] 陈安.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有效教学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1).

[2] 周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5).

[3] 舒文存.基于素能培养的管理会计情景案例教学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4] 张作刚,李元垒.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33).

[5] 邓朝宏,彭前生.高校“两课”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资源库会计专业管理会计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