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现场炸药残留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2015-03-04马鸿刚
马鸿刚
(个旧市公安局 云南 红河 661000)
爆炸现场炸药残留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马鸿刚
(个旧市公安局 云南 红河 661000)
针对不同车辆、不同炸药、不同爆炸方式的车辆爆炸现场及建筑物爆炸实验,通过检验炸药残留物中TNT、黑索金等成分含量,分析爆炸现场炸药残留物分布规律,从而确定爆炸现场炸药成分及炸药量。该实验研究可以为刑事爆炸案件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
爆炸现场 炸药残留物 分布规律
本实验采用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建筑物、不同的爆炸部位、不同种类的炸药进行了实验。通过炸药残留物的提取、检验,研究不同车辆、不同炸药、不同爆炸方式的车辆爆炸现场及建筑物爆炸现场的炸药残留物分布规律及检验方法。通过对炸药残留物的定性、定量检验可以判定爆炸方式、炸药的种类、残留物的分布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条件
1.1.1气相色谱仪与条件
日本岛津GC-17A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PTE-5石英毛细管柱,联想工作站。
1.1.2气/质联用仪与条件
美国安捷仑6890N/5975I型气质联用仪,FID检测器,EI源,美国惠普工作站,美国NIST05谱库,HP-5MSI(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
色谱条件:柱室初始温度60℃,保持2分钟,升温速率20℃/min,升温至280℃,保持7分钟。汽化室温度280℃,检测室温度290℃。
质谱条件:传输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电子倍增器电压1400eV,溶剂延迟3min,质量扫描范围30~450。
1.1.3薄层色谱分析条件
高效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展开剂:正己烷-丙酮(4∶1V/V)。
显色剂:紫外线照射、碱性乙醇溶液。
1.2 实验样品
2号岩石硝铵炸药(TNT,含量11%)、TNT炸药、黑索金炸药。
1.3 试剂
正己烷、丙酮、硝酸根试剂、10%NaOH试剂、PH试纸、5mg/mlTNT标准液;5mg/ml黑索金标准液。
1.4 实验方法
1.4.1炸药的放置及引爆方法
不同炸药分别放置在车内及车外不同部位,分别用电雷管和火雷管引爆。
1.4.2爆炸残留物提取
从炸点开始分四个方向(顺风、逆风及风向左右两侧,实验时风速为3级)在距炸点1m、2m、4m、6m、8m、10m、15m、20m、30m、40m、50m、60m提取地面上爆炸尘土,取样面积为15cm×15cm。
1.4.3炸药残留物的提取
取检材尘土10g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丙酮,浸泡60min,加活性炭过滤,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水浴挥发至0.5ml,盛装至自动进样瓶内,用于定性、定量检验。上述检材平行取样三份,检测结果与标准品比对,制作炸药残留物分布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炸药残留物的G C、G C/MS分析结果
当炸药爆炸时,一部分未起化学变化而以原体形态残留下来,在土地面爆炸时,其中大部分原型物质被产生的强大压力压入炸点土层,而残留在炸坑里。其次,爆炸时产生的爆轰冲击波将含有大量炸药残留物的土质及分散在空间的炸药残留物呈圆形放射形态向上空及四周抛散,当冲击波消失后,爆炸残留物以炸点为中心,由近及远由多到少落于地面。在相同土质地面及软包装的条件下,由于爆轰波作用,车外爆炸炸药残留物比车内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广,且距离远。爆炸后的残留物中,炸药含量分布方向基本一致。在距炸点4~8m处炸药含量最多,10~15m次之。从实验中看出,不同种类炸药在炸点处的残留物含量也不同。硝胺炸药最多,TNT次之,黑索金最少。其原因是由于三种炸药的成分不同,而使炸药的猛度不同所致,即猛度大的炸药残留的量少,猛度小的则反之(见表1及图1~5)。
表1 不同炸药、不同媒质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表
2.2 相同炸药残留物的GC、GC/MS分析结果
硝铵炸药、TNT、黑索金炸药爆炸时,其残留物随风飘移,顺风方向较逆风方向残留物含量高、分布范围广,两侧次之。另外,风速不同,残留物分布也不同,风速小则分布范围小,风速大则分布范围也随之增大。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炸药的残留物可随风飘移,导致以炸点为中心在相同距离、相同面积上顺风方向比逆风方向残留物含量多,且分布范围相对扩大(见表2及图6)。
表2 硝铵炸药爆炸顺风与逆风炸药残留物分布表
2.3 不同炸药量的2号岩石硝铵炸药,在相同的条件下,爆炸后炸药分布趋势是一致的
由炸点起由近至8m左右炸药含量呈上升趋势,后又逐渐减少。不同炸药量仅在炸点处有明显区别,炸药量少则残留的炸药多,炸药量大则反之。不同包装的2号岩石硝铵炸药,在爆炸后炸药残留物的分布规律是由炸点起由近至8m左右炸药含量呈上升趋势,后又逐渐减少。包装愈紧密在炸点处炸药残留愈少,反之愈多(见图1和图4)。
图1 夏利车内硝铵炸药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图
图2 黑索金炸药大客车内悬空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图
图3 TNT炸药大货车车厢底部地面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图
图4 硝铵炸药地面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图
图5 黑索金炸药建筑物外爆炸炸药残留物分布图
图6硝铵炸药在夏利车内爆 炸顺、逆风向炸药残留物分布图
[1]周学之.理化物证检验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贾永生.论公共场所爆炸现场的快速处置与勘验[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5).
[3]李彦雷.确定爆炸现场中心炸点的新方法[J].刑事技术,2011,(6).
[4]张彦春.汽车爆炸现场实验研究[J].广东公安科技,2006,(4).
(责任编辑:孟凡骞)
O389
A
2095-7939(2015)04-0059-02
2015-09-21
马鸿刚(1973-),男,满族,辽宁黑山人,云南省个旧市公安局理化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刑事技术理化检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