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F视野下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5-03-04王国祥张鑫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大学教育

王国祥,张鑫华

ICF视野下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王国祥,张鑫华

[摘要]本文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从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目标、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ICF理论与方法对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是具备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康复诊疗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运动康复;大学教育

[本文著录格式]王国祥,张鑫华. ICF视野下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9): 1002-1005.

CITED AS: Wang GX, Zhang XH. Education of unergraduate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in perspective of ICF [J]. 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 2015, 21(9): 1002-1005.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是国际通用的在个体和人群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理论性框架结构,是有关健康成分的分类,即包括身体功能、结构、活动与参与和环境因素4个成份,架构及其编码旨在为临床康复、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共同的国际化概念和语言体系[1]。ICF在康复政策制定、健康管理、疾病防控和特殊教育等方面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2-3]。如何将ICF理念应用到康复人才培养体系,以其理论模式和分类体系为指导,架构康复学科知识体系和康复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学科领域重要的课题[4-5]。

运动康复本科专业是教育部自2012年开始,在体育学门类下设置的四年制本科专业,新增专业的发展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基于ICF国际化现代康复理念和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归纳国内外有关对ICF理论与康复教育的相关研究;采用调查方法,随机选取已经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国内9所院校,了解其正在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并结合目前我国康复人才需求现状,对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目标的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借鉴。

1 我国高校运动康复本科专业的基本现状

1.1专业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疾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首要问题。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78亿,其中患有各种慢性病,并有生活能力障碍需要服务的老年人约有7000多万。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和国家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确立我国2015年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我国康复技术人才主要来源于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据统计,截止2010年,全国本科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招生约2000人,专科生不足5000人[6],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运动康复技术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

体育运动作为促进健康与疾病康复的有效手段已被证实,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为此,教育部于2004年在少数高等院校试点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本科专业,并将其招生计划列为“目录外专业”(代码:100307W)。经过几年实践检验,运动康复技术人才已经在医疗康复、残联和职业性竞技体育运动等方面出现行业需求,并有逐渐形成一种新职业的趋势[7]。2012年,教育部又将运动康复与健康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招生计划中进一步确定为目录内的“特设专业”(代码:040206T),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根据2014年全国高考本科招生信息,我国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为33所,院校种类涉及医学、体育、师范以及综合类大学。

1.2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路径

1.2.1以康复治疗专业基础,突出运动康复特色

自2002年开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康复治疗专业本科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内各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模式已逐步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并设置了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标准[8]。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目标也有相对明确的定位,即在系统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的高级康复治疗师。毕业生就业面向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中心和社区康复站等多个层次,争取尽快满足残疾人、老年病人、慢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对康复的需求。

由于运动康复专业属于体育学门类,在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33所院校中,2/3为体育院校;一些地区的医疗康复机构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瓶颈。如何发挥体育运动在伤病防护、运动疗法以及健康促进等领域的优势,是运动康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区别于医学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本质。

有学者建议,运动康复专业必须强调学生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尽可能符合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设置标准,并基本达到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制定的最低标准;学生在掌握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运动伤害防护、运动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毕业生就业除了面向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可以到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健身会所和体育科研机构等行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9]。

1.2.2急需规范专业设置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运动康复专业是交叉学科领域的特设专业。受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与影响,申办该专业的院校和招生数量在短期内还会持续增加。开设该专业的医学、体育、师范以及其他综合类院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各不相同,其中,体育类院校的运动康复专业大部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转变;一些医学院校(包括中医院校)或是新开办,或是在原有康复治疗学专业基础上增设;还有一些学校在没有师资贮备的条件下,借助合作办学模式开设。从全国范围看,整个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建设尚缺乏统一模式,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差异较大。

为此,教育部于2014年3月组织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以及苏州大学等9所院校的相关领域专家,初步探讨制定“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运动康复)”[10]。该标准不但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与要求,还详细规定了申办专业的办学条件,对包括师资规模与结构(专任教师人数、职称及学历教育背景等)、实验教学设施(专业实验室种类、面积、仪器设备与实验经费等)、实践基地规模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将对申报运动康复专业院校的准入条件及其教学质量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2 ICF理念下的康复学科知识体系

ICF康复理念把人类功能与康复有机组织,提出从细胞到社会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的整合模式,其理论架构和分类涵盖残疾和健康、伦理和人权等多领域[11]。ICF应用范围也从临床康复评估扩展至儿童[12]、老年[13]人群的健康教育,以及工伤残疾职业康复[14]等多个领域。不但如此,ICF分类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人类健康相关的知识管理系统,从不同层次给出了概念和概念之间语义关系的明确定义,并从中能够挖掘大数据资源中隐含的大量信息和知识[15]。

以人类功能与康复研究的知识体系为核心,建议成立人类功能学科和整合性康复学科作为康复的基础与应用的专门康复学科,是ICF的康复学科知识体系的精髓[16]。其中,人类功能学科可以从总体上认识人类功能和残疾,从有形的物、过程到政策和法律方面,确定综合性干预目标,以实现人类经历残疾程度的最小化;整合性康复学科则主要是整合生物医学、个人因素和适合于人在环境活动中达到最佳状态的环境措施。人类功能学科和整合性康复学科克服传统康复学科的局限,弥补了以生物医学功能为重点的医学和康复学科的不足。这种以人类功能学科为基础知识,以整合性康复学科为应用技能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的模式,也为现代康复教育和康复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理念。

人类功能和康复研究体系阐明康复专门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专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基础科学包括人类功能学科和生物学科,用于探讨从细胞到社会参与的人类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工具;应用科学即整合的康复学科与生物康复学科和工程,目的在于解决人类活动与参与的实际问题;专门康复学科是知识转化为技术的过程,加强实践培训,从而更好地提供康复保健服务。

3 基于ICF的运动康复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运动康复本科专业属于体育学门类,专业知识范围涉及体育、生物、医学、康复、心理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运动康复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以康复治疗为主体,服务于患有创伤、慢性疾病、骨骼肌肉神经病损以及老年人等功能障碍人群,达到改善身体结构、提高身体功能的目的,帮助他们重返社会、运动生涯或正常生活等。ICF架构的人类功能和康复研究体系,从身体、个体和社会3个层面,对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功能与残疾发生的环境进行分类,为现代康复教育和临床康复研究所需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个新模式。如果将ICF分类与运动康复专业教学内容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关于身体功能和结构,属于体育学、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个体的活动、参与及相关环境因素,则是康复专业人员需掌握的应用知识与技能。

根据ICF人类功能与康复研究体系提出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专门学科3个学科层次,可将运动康复专业知识体系分为5个方面(表1)。其中,基础科学相对应的为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相对应的为运动康复专业知识,与康复专门学科相对应的为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服务能力。

表1 ICF康复学科体系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关系

3.1基础科学

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现行体制中,属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17]。根据ICF理论模式,与健康状况有关方面属于生物医学的一些方法,与个人因素相关方面属于社会和行为的一些方法,一些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方面则特别关注于社会的功能。因此,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不但要考虑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要针对康复人才培养的课程特点,渗透“从细胞到社会”的生命科学文化,以提高未来康复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学科基础知识是指同一级学科门类中各个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体育学门类除了运动康复专业外,还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休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社会学等其他6个本科专业,作为体育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以及运动技术基础(田径、体操、游泳以及球类)等。参照ICF分类描述,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学可归属于身体结构、功能;体育学概论知识和体育运动技术课程的学习可归属于活动与参与;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社会学领域的应用社会学的分支,它从社会本质上来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和途径,从而把体育作为影响个人生活方式和人类功能活动的重要因素。

3.2应用科学

根据ICF从细胞到社会的综合性康复理念和康复学科的知识体系[18-19],可以确定两个与应用康复学科相关的学科领域,一为整合性康复学科,与基于整合性模型的综合性观点相关;二为生物医学类康复学科和工程,与关注生物功能的生物医学方面的部分观点相关,其目的在于解决人类健康与康复的实际问题。

按照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体系,应用学科为可于运动康复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范畴。运动康复专业基础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健康科学、运动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现代康复治疗学、中医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3.3专门康复学科

专门康复学科是整合来自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知识,并在特定的环境中持续不断地改进的保健与康复实践服务。康复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是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对各种病残造成的功能障碍进行诊断与康复评定,并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运动疗法、功能性训练、手法治疗技术、物理因子疗法等。根据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各类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以及从事体育运动的伤害防护与健康指导等。因此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突出强调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和运动伤害防护与体育促进健康两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设置既符合体育学门类下运动康复专业科学的发展,也符合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的要求,同时遵循了基本的教学规律。

专门康复学科除了研究如何提供最好的保健,以使已经残疾或可能残疾的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达到和维持最佳功能外,还包括发展建设专业标准、实施康复质量评价与管理、康复专业人才教育与培训等。由于我国设立运动康复本科专业仅两年多,对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卫生主管部门对此未形成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虽然一些开设的学校主要参照世界物理治疗联盟的最低标准,来制订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教学和实习实践的培养计划[20],但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两个专业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与康复治疗体制的逐步完善,必须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准入标准和管理机制。以ICF为基础的康复学科体系和康复教育体系,代表了现代康复科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 小结

ICF从人体功能、残疾和健康的角度,基于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对功能和残疾有关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类。它对各类康复人才培养知识体系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运动康复是新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知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ICF康复理念下,以ICF理论模式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运动康复专业内涵建设,通过构建专业特色、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学科的科学研究等手段,完善运动康复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邱卓英,王朴,王博.《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发展和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1): 85-86.

[2] Ptyushkin P, Vidmar G, Burger H,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in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disability assessment in Slovenia: state of law and users' perspective [J]. Disabil Rehabil, 2011, 33(2): 130-136.

[3] Sanches-Ferreira M, Simeonsson RJ, Silveira-Maia M, et al. Portugal's special education law: implement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n policy and practice [J]. Disabil Rehabil, 2013, 35(10): 868-873.

[4]王萌,朱毅,顾一煌. ICF-CY融入儿童康复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康复, 2014, 29(6): 474-475.

[5]金梅,高飞,马勇.基于ICF构建特殊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6): 513-516.

[6]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12): 1149-1151.

[7]胡精超,赵斌.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9(9): 851-854.

[8]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设置标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6): 416-417.

[9]温晓妮,李萍,王红霞.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改革[J].中国康复, 2013, 28(1): 78-79.

[10]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课题组.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EB/OL]. (2014). http://www.hebtu.edu.cn/a/ 2014.

[11] Ajovalasit D, Cerniauskaite M, Aluas M,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network on health and disability train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Ethics, and Human Rights [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2, 91(13): 168-172.

[12] Maxwell G, Koutsogeorgou E. Using social capital to construct a conceptual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based framework for stronger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ies in Europe [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2, 91 (13): 118-123.

[13] Jamour M, Becker C, Bachmann S, et al. Recommendation of an assessment protocol to describe geriatric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of lower limb mobility based on ICF: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sensus process [J]. Z Gerontol Geriatr, 2011, 44(6): 429-436.

[14] Escorpizo R, Gmunder HP, Stucki G.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section: advancing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J]. J Occup Rehabil, 2011, 21(2): 121-125.

[15]邱卓英,陈迪.基于ICF的残疾和康复信息标准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6): 501-504.

[16]李智玲,邱卓英,王斌,等.构建针对人类功能和康复研究的专门学科领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12): 1112-1115.

[17]李清.关于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特色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 2014,(5): 51-53.

[18] Stucki G, Grimby G. Organizing human functioning and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into distinct scientific fields. Part I: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from the cell to society [J]. J Rehabil Med, 2007, 39(4): 293-298.

[19] Stucki G, Reinhardt JD, Grimby G. Organizing human functioning and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into distinct scientific fields. Part II: Conceptual descriptions and domains for research [J]. J Rehabil Med, 2007, 39 (4): 299-307.

[20]陈建,徐国栋,杨翼,等.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7): 862-864.

·专题·

Education of Unergraduate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in Perspective of ICF

WANG Guo-xiang, ZHANG Xin-hua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2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y (ICF),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ducation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 the terms of the goal, knowledge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It suggested that the framework of ICF could be used to develop course system. The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should include knowledge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ports science, and skills in modern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14-10-29修回日期:2015-01-30)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市215021。王国祥(1963-),男,汉族,辽宁喀左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5.09.004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9771(2015)09-1002-04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大学教育
浅析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坐骨结节滑囊炎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改善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措施研究
观察超声波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