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仪》中印第安身份的回归与重构

2015-03-03王夷平

山花 2015年22期
关键词:西尔印第安印第安人

王夷平

《典仪》中印第安身份的回归与重构

王夷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进入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的印第安作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这些作家致力于改善印第安民族的生存状况,发掘、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他们在作品中反映印第安人在当代社会中的身份危机,寻求对印第安身份的认同,表达他们回归祖先土地和印第安传统的强烈愿望。他们不再强调白人与印第安人的相互对立和冲突,而是更为关注印第安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影响、强调它们的交汇与融合,力图消解这两种文化的界限,关注印第安人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身份重构。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曾获美国国家文学奖与诗歌奖,普士卡特诗歌奖和麦克阿瑟基金奖等多种文学奖。西尔科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拉古纳部落,兼有拉古纳人、白人和墨西哥人三种血统。她希望通过创作唤醒印第安人的民族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摆脱身份危机感。她的作品关注印第安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关注当代印第安文化身份的构建。《典仪》于1977年出版,是西尔科的成名作,是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她在小说中描述了印第安人在当代美国社会中艰难的生存状况,反映了他们的迷茫和与命运做出的抗争。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塔尤通过印第安典仪重建他与印第安土地和文化的联系,回归印第安身份的经历。本文将解读西尔科的《典仪》中所反映的印第安身份的迷失、回归和重构。

自我身份的迷失

由于西尔科本人兼有三种血统,具有特殊的文化身份,她在作品中所塑造的主人公也多是混血儿,《典仪》中的男主人公塔尤就是有着一半印第安人血统和一半白人血统的拉古纳人。身为混血儿,塔尤在外面到处受到歧视和嘲笑,在家里也受到姨妈的排斥和孤立。他感到疑惑、迷茫和痛苦,处于非常尴尬和艰难的境地。

塔尤的困境来源于他文化身份的迷惑和缺失。因其特殊的混血身份,与众不同的外貌和肤色,他不被印第安部落所接受,被认为是部族和家庭的耻辱。他无法融入印第安部落的生活,感到失落和无所归属。在白人同化政策和白人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塔尤动摇了对印第安传统文化的信仰,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渴望离开自己的部落,过上和白人一样的生活。他们认同白人的价值观念,希望被白人主流文化所接受,在主流社会获得立足之地。“二战”期间,战争的需求使美国社会采取种族宽容及平等的政策,允许印第安青年和白人青年一同参军,为美国而战。塔尤和其他印第安青年一起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利用与白人士兵并肩奋战的机会换取主流社会的接纳。上战场前,印第安士兵确实受到和白人士兵一样的尊重,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待遇。他们没有意识到是身上的军装为他们赢得了平等和尊重,误以为自己找到了归属,融入了白人社会。可是战争结束后,当他们脱下了军装,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他们为之英勇献身的国家抛弃了他们。他们再次遭到白人的冷漠、歧视、排斥和敌意,他们曾有的像白人一样生活的梦想破灭了。战后的塔尤既无法融入白人社会,又失去了与祖先土地和印第安传统文化的联系。他既不被印第安文化所接纳,也不被白人文化所接纳,陷入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饱受无归属感及战争带给他的痛苦回忆的折磨。他们感到空虚、苦闷、迷惑和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儿,一度迷失自我。于是他借酒浇愁,逃避现实。可是,酒精并不能缓解他的痛苦,反而使他酒醒后更加痛苦。塔尤备受身心折磨,疲惫不堪,精神恍惚,噩梦不断,呕吐不止。

西尔科认为文化身份的缺失是造成塔尤肉体和精神病痛的根源,她揭示了缺乏身份认同给印第安人带来的痛苦和进退两难的生存困境。

印第安身份的回归

《典仪》中讲述了主人公塔尤回归祖先土地,在印第安药师的指引下,借助部落典仪治愈身心创伤,重建印第安身份的故事,揭示了回归印第安传统文化和身份对于印第安人在当代社会摆脱困境,进行身份探求的重要作用。

白人医生对塔尤身体和精神的病症束手无策,他无法在白人社会继续生活下去,于是选择回到印第安保留地。根据印第安传统,印第安部落的典仪可以治愈人们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痛,建立个人和部族的联系,维系部落归属感,是部族生活的根基所在。塔尤的亲人们相信传统典仪可以重新建立起他与印第安土地和传统的联系,使其身心得到康复,消除无归属感,获得印第安身份认同。

塔尤的外祖母请来拉古纳老药师库吾士用传统的部落典仪为他驱走身上的病魔。库吾士吟诵歌谣、讲述古老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歌谣、故事和传说是了解印第安人日常生活,传承印第安人的部落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一系列的典仪唤醒了塔尤对祖先土地和历史的记忆,唤醒了他的印第安传统文化意识。塔尤的身体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库吾士的典仪无法彻底治愈塔尤的疾病。

于是,塔尤的家人把他送到新生代药师白托尼处接受治疗。白托尼认为白人给这个世界带来许多变化,因此印第安典仪必须在延续传统的同时进行变革。他的典仪结合了现代和传统的元素,他在为印第安人治病时,把反映时代变化的元素融入传统的典仪中,以适应现实的变化,达到延续和发扬部族文化的目的。白托尼不断变革的部落典仪使塔尤对白人和印第安部落有了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找回了印第安自我,接受了印第安部落的生活方式。他慢慢地爱上了养育他的印第安保留地,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身心得以康复。白托尼告诉塔尤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具有互融性,应该互相包容、兼收并蓄。这给了塔尤深刻的启示,使他认识到各民族应该和谐共存。塔尤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双重身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现实,努力在自身的印第安血统和白人血统之间找到平衡,利用两种血统的双重力量在现代社会找到生存之路。塔尤恢复了印第安传统信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结束了家乡持续六年的旱灾,使保留地重获生机,履行了作为印第安人对部族的职责。

小说的结尾,塔尤被允许参与部族典仪,向族人讲述自己的曲折经历。这意味着他最终被本部族所接纳,获得了本民族的归属感和印第安文化身份认同,完成印第安身份的重建。塔尤的经历和精神康复给饱受现代社会困扰的印第安部落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也预示着印第安文化复兴有了光明的前景。

小说体现了印第安部落典仪的神奇力量,弘扬了印第安传统文化,传达了作者对印第安民族生存现状的深刻思考:印第安人只有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获得文化身份认同,才不会在当代美国社会里迷失自我。

印第安身份的重构

印第安文化身份是印第安民族与生俱来的一些特征,它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印第安民族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身份的重构,在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因素的同时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冲突、交流和融合中建构自己的身份。《典仪》中反映的在现代社会重建民族文化身份的问题,是美国印第安民族面临的艰难抉择。

西尔科对塔尤回归印第安身份,重塑自我的描述表明印第安文化身份重构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传统文化要想继续保留、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进化变革,要积极应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变化和挑战。民族身份的建构要把古老的部落传统文化根植于现实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反映时代变化的元素,把过去和现在、传统习俗和当代生活结合起来。白托尼的典仪结合了现代和传统的元素,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能够治愈塔尤的身心创伤,解决印第安人的身份危机问题。

印第安民族身份重构还要考虑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任何种族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与世隔绝。回归印第安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完全否定主流文化,而是在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需要,与主流文化广泛交流和融合。西尔科在小说中揭示文化杂糅对印第安民族摆脱边缘化困境,重构身份至关重要。由于许多印第安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接受了白人的教育,后来又在白人社会生活和工作,他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等必定受到白人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印第安人所坚守的印第安传统文化不可能保持永远不变。印第安传统文化只有吸收白人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才能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国社会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获得恒久的生机与活力。塔尤经历了跨越印第安和白人两种文化的旅程,他依托部落典仪重新建构个体和部族身份,把印第安民族和其他民族联系起来。他所确认的印第安文化身份不再是固守传统,它既是对印第安传统的继承,也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对印第安传统的发展。塔尤重构印第安自我的经历对部族群体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尔科为当代印第安部落的生存发展提供启示:部族典仪和传统文化是印第安民族生存的根基,但古老的印第安部落传统必须融入到现实之中,不断变革以应对现实的变化和挑战,印第安传统文化要吸纳和包容外来文化,吸收白人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与之交汇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国社会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

[1]宋薇.回归与杂糅:《典仪》的后殖民解读[J].短篇小说,2012,(11):43-44.

[2]邹惠玲,丁文莉.同化·回归·杂糅[J.外国文学研究,2009,(3):44-51.

[3]邱蓓,邹惠玲.文化边缘人的困境印第安身份的回归——浅析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典仪》[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43-45.

[4]陈洁,石云龙.继承、整合与超越——解读《典仪》中独特的文化语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56-60.

[5]刘媛媛.浅析《典仪》中印第安身份重建及传统文化的回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62-63.

[6]王建平,郭颖.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典仪》与美国印第安文化身份重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6-89.

王夷平(1964—),女,山东省诸城县人,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和美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西尔印第安印第安人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阿拉伯编年史家伊本·艾西尔及其所处的时代
鸟有翅膀,孩子有书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生活
论《痕迹》中的印第安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