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汉经学考述*

2015-03-03吴龙灿

关键词:蜀汉经学荆州

吴龙灿

(宜宾学院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0; 2.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蜀汉经学考述*

吴龙灿1,2

(宜宾学院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0; 2.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响,王长文有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蜀汉;郑王之争;荆州学派;经学;谶纬学

汉魏之际,经学以郑学、荆州学派和王学为主流。“先是郑玄结束了今古文相争的时代,随之以宋衷为代表的荆州学派出现,又打破了郑学的一统天下;王肃受荆州之学学术倾向的影响,正面攻诘郑学,于是经学进入了王学与郑学相抗争的时期。”*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魏晋南北朝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66页。三国兴学崇儒举措则在战乱之后造成儒学和经学的小复兴局面,其中荆州学派可谓汉魏之际战乱时期存续经学的功臣,而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

一 三国经学主流:三国割据与郑王之争

明晰“郑王之争”这一三国时代经学发展的主流,是蜀汉经学历史定位和价值认识的重要参照。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曾入太学师事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最后师从马融学习古文经,兼通今古文经学。游学归里,耕读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侯》《干象历》,有着《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后汉书·郑玄传》)他摒弃门户之见,兼采今古文,遍注群经,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注《易》用费氏古文,爻辰出费氏分野,今既亡佚,而施、孟、梁丘《易》又亡,无以考其同异。注《尚书》用古文,而多异马融;或马从今而郑从古,或马从古而郑从今。”*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6页。笺《诗》、注《仪礼》、《论语》亦兼采今古文。

郑君博学多师,今古文道通为一,见当时两家相攻击,意欲参合其学,自成一家之言,虽以古学为宗,亦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学者苦其时家法繁杂,见郑君闳通博大,无所不包,众论翕然归之,不复舍此趋彼。于是郑《易注》行而施、孟、梁丘、京之《易》不行矣;郑《书注》行而欧阳、大小夏侯之《书》不行矣;郑《诗笺》行而鲁、齐、韩之《诗》不行矣;郑《礼注》行而大小戴之《礼》不行矣;郑《论语注》行而齐、鲁《论语》不行矣。重以鼎足分争,经籍道息。*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1页。

皮锡瑞认为郑玄有使经学进入“小统一时代”之功,然而,但凡郑玄注释所采用经传文本都流传下来,未采用的皆不行于后世,故虽有三国纷争的原因而“不能尽咎郑君”,然而郑玄也难脱“郑学盛而汉学衰”、“使两汉家法亡不可考”之过。

王肃(195—256)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是上承荆州之学、下开晋代官方经学的一代经学大师。其父王朗曾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曹操表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是知名经学家,“朗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皆传于世”(《三国志·王朗传》)。魏立国后,王肃官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太常等职,封兰陵侯,嘉平间(249-253)曾为大将军司马师的幕僚,嫁女司马昭。王肃“年十八,从宋衷读《太玄》,而更为之解”(《三国志·王肃传》)。宋衷继承扬雄不事章句、直承圣学、自出机杼的经学风格,不拘守汉学旧注,迥异郑学,对王肃影响很大。王肃曾习今文经学,曾师从传欧阳《尚书》的经学家杨赐,又习贾逵、马融的古文经学,而贾、马之学专习古文,与郑学立异。由是王肃“不好郑氏,采会同异”,虽与郑玄同样兼采古今、遍注群经,但王肃在经注中从字义训诂方面驳郑学之失,“或以今文说驳郑之古文,或以古文说驳郑之今文”(《经学历史》),又“集《圣证论》以讥短玄”,多取《孔子家语》新证。王肃著述达33种,又有“所论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余篇”*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39-541页。,意在打破家法,阐发义理,著述以汉魏之际政治实践为依据,通经致用,开一代学术新风气。三国魏立经学十九博士,王学略胜郑学:《易》郑氏、王氏,《毛诗》郑氏、王氏,《周官》郑氏、王氏,《仪礼》郑氏、王氏,《礼记》郑氏、王氏,《左传》服氏、王氏,《公羊》颜氏、何氏,《谷梁》尹氏,《论语》王氏,《孝经》郑氏。(《汉晋学术编年》)“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三国志·王肃传》)王学合于时宜,又借助司马氏集团权势,在魏晋之际郑学衰而王学盛,故有“王肃出而郑学亦衰”(《经学历史》)之说。

郑王之争除了立于官学、王肃驳郑学,还表现在郑学阵容、王学阵容的学者们互相对垒。郑学立场的学者有郑玄门人王基、再传山东弟子孙炎,还有马昭、张融等。王基“常与抗衡”:“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王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三国志·王基传》)“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于是三家遂废矣。魏太常更述毛非郑,荆州刺史王基驳王肃,申郑义。”(《经典释文序录》)“子雍规玄数十百件。守郑学者,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肃缪,上遂诏尊王之辈,占答以闻。”(《旧唐书·王元冲传》)针对《圣证论》引《尸子》及《孔子家语》难郑之处,马昭釜底抽薪:“《家语》王肃所增加,非郑所见。又《尸子》杂说,不可取证正经,故言‘未闻’也。”(《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疏)。张融驳王肃重义理不重字义辞训:“遣博士张融案经论诘,融登召集,分别推处,理之是非,具圣证论。王肃酬对,疲于岁时。” (《旧唐书·王元冲传》)而王学阵容,除了王肃本人“酬对”外,还有孔晁、孙毓等“王学之辈”攻诘郑学。孔晁针对马昭辩难申王而驳郑,孙毓著《毛诗异同评》:“晋豫州刺史孙毓,为《诗评》,评毛、郑、王肃三家同异,朋于王。”(《经典释文序录》)

曹髦关注郑王之争,反映了经学作为意识形态在政权集团之间的斗争。《三国志·高贵乡公纪》记载了曹髦曾与崇王学的博士庾峻和崇郑学的博士淳于俊、马昭之间就郑、王学之别的精彩问答。王国维分析:“以高贵乡公幸太学问答考之,所问之《易》则郑《注》也,所讲之《书》,则贾逵、马融、郑元、王肃之《注》也,所问之《礼》,则小戴《礼》,盖亦郑玄、王肃《注》也。”(《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曹氏集团的代表曹髦,通过玄学对郑学、郑学对王学的问难,来对抗司马氏集团所推崇的王肃之学。

与曹魏、东吴、蜀汉割据一方的三国政治形势相协,蜀汉经学自立风格。“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三国志·尹默传》)可见蜀汉经学主流不是郑学,蜀地经学传统以今文为主,受郑王之争、荆州学派影响,亦传古文,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别开生面。

二 学术渊源:两汉蜀学与荆州学派

汉代巴蜀经学兴起于文景之世,文翁化蜀,领先全国以“七经”造士,于是七经之学盛行巴蜀,比于齐鲁,经学人才辈出。蜀地反思章句之儒“碎义逃难”、“违背孔真”的经学流风,自严遵始融《易》《老》于一炉,扬雄创拟经新篇,从而构成汉代巴蜀经学独辟蹊径、自成体系之特色。据缪荃孙《蜀两汉经师考》统计,汉代巴蜀经学人物文献可考者65 人。两汉巴蜀经学以《易》学、“小学”最盛,《诗》、《书》之学渊源有自,而《礼》、《春秋》、《孝经》、《论语》之学胜义迭出,时有可观。《后汉书·儒林传》列巴蜀经学人物六人: 任安习《孟氏易》,任末、景鸾习《齐诗》,杜抚、杨仁习《韩诗》,董钧习《庆氏礼》。汉末巴蜀经学与巴蜀地域政治经济命运密切关联,今古兼治,扬马击郑,于是以杨门之学和谯氏之学为代表的通经致用之学和谶纬学大兴。*舒大刚、吴龙灿:《汉代巴蜀经学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自东汉晚期郑玄兼采今古、遍注群经,儒生多从郑学,形成经学“小统一”时代。“王粲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郑玄)一人而已,莫不宗焉。咸云先儒多阙而郑氏道备。”(《旧唐书·王元冲传》)于是,“郑学盛而汉学衰”,官方十四博士今文经学多不行。

然而汉魏之际,却发生了反郑学运动。郑学面临经学内部的挑战,除了王肃,还有其他学者强有力的抵制,尤其是荆州学派。

郑学兴起后不久,首先受到汉末三国的经学大师的抵制和批评。荀爽、虞翻等注《易》,或用费氏《易》,或用孟氏《易》,独不用郑注,并批评郑玄《易》注“未得其门,难以示世”(《三国志·虞翻传》裴注引《翻别传》)。虞翻上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认为“玄所注五经,违义尤甚者百六十七事,不可不正。行乎学校,传乎将来,臣窃耻之”(《三国志·虞翻传》)。王粲、徐干也批评郑玄“专务名物”,“矜于诂训,摘其章句”,指摘郑玄注经有义理阙弱等弊端。

荆州学派是汉魏之际异于郑学、别开风气的地方经学流派。东汉末年刘表主政荆州19年(190-208年)(治湖北襄阳)期间,政通人和,力倡儒学,荆州一时成为全国的文化学术中心。刘表(142—208年),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字景升,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后裔,早年师从南阳太守王畅,后遭“党锢之祸”逃亡,黄巾大起义后受任北军中候。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时任荆州刺史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所杀,朝廷委派刘表出任刺史一职。时荆州寇贼纵横,刘表单马入宜城,借助南郡望族蒯氏兄弟蒯良、蒯越以及襄阳豪强蔡瑁支持,且采纳蒯越之策,诱杀“宗贼帅”,平定江南,并将州治由武陵郡索县(今湖南汉寿县)迁至襄阳,“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即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江夏郡、南阳郡、武陵郡、南郡、章陵郡)可传檄而定”(《后汉书·刘表传》),初平三年(192),被入主长安挟持汉献帝的李傕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北方百姓和士人为躲避战乱,大量涌入荆州,“关西、兖、豫学士归者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后汉书·刘表传》)刘表精心组织荆州本土名士和外来儒生,开展一系列大规模的学术文化活动,如建学校、设学官、充实官府藏书、开展学术研究等等,使荆州之学辉煌一时,促成荆州学派的形成。“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三国志·刘表传》裴松之注引王粲《英雄记》)荆州遂代替洛阳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刘表本人在学术上也深有造诣,著《周易章句》九卷,《丧服后定》一卷,《荆州占》二卷,集一卷,藏书家卢文弼还认为刘表曾撰《新定礼》一卷。其学术宗旨:“君深愍末学,远本离真,乃会诸儒,改定五经章句。”(《三国志·刘表传》)刘表著述和学术活动,引领和示范荆州学派形成简化经说、摆脱传统经注束缚、直寻圣人本心的自由学风*汪惠敏 :《三国时代之经学研究》,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第231页。。

荆州学派代表人物是荆州教育长官宋忠。宋忠(亦作宋衷,?—219),章陵(今湖北枣阳)人,他深受汉代蜀经学代表人物扬雄影响,在荆州筹办州学,组织綦毋闿等儒生编写《五经章句后定》作为教材,“删划浮辞,芟除烦重”(《全三国文·刘镇南碑》),促成“守旧之习薄,创新之意厚”荆州学风。《五经章句后定》中的《周易章句》首次将古文经学列入官方教材,对经学史乃至学术史影响深远。宋忠著有《周易注》十卷、《世本》四卷、《法言注》十三卷、《太玄经注》九卷。

宋忠之外,重要的荆州学派学者还有州学教授颍川人司马徽、颍容等人。司马徽(?-208)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因口不臧否人物而称“好好先生”。徐州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诸葛亮、荆州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庞统、向朗都是司马徽的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颍容,字子严,章陵(今湖北枣阳)人,“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师傅太尉杨赐。郡举孝廉,州辟,公车征,皆不就。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徒千余人。刘表以为武陵太守,不肯起。著《春秋左氏条例》五万余言,建安中卒”(《后汉书·儒林传》),颍容左传学上承两汉,下启杜宽、杜预叔侄之学。荆州州学课目齐全,除讲授儒家经典六经外,还有音乐、天文、历法、刑法、兵法等方面课程,学生主要是官员子弟、年轻下级官员和外来求学青年,最盛时有学生三百多人。当时在荆州从事学术活动的儒士还有王粲、王肃、尹默等著名人物,据杨世文统计,荆州学案系统中,刘表有交游 “八顾”、“八及”,幕僚37人*杨世文:《魏晋学案·荆州学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41页。。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超出郡国学校规模,是仿效洛阳太学而设置的官学,这在当时的湖南、湖北以至全国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战乱纷至,“荆州荒残,人物殚尽”,荆州文化自此一蹶不振。

荆州学派存在时间虽短,但在三国期间,却起着承前启后,留存文化于知世的重要作用,也因孕育了大批与郑学异趣的经学家,给郑学一统天下的文化生态增添了学术活力和多元可能。经汉末董卓之乱,东汉首都洛阳官府的藏书全部毁于战火,而刘表在任荆州牧期间,致力于图书的搜集,荆州官府藏书一时成为全国之冠,曹操平定荆州后,这些典籍被运回北方,成为国家图书馆藏书。荆州学派的主要人物又将荆州学术传播到了曹魏、蜀汉和东吴。

蜀汉经学直承荆州学派和巴蜀经学。建安六年,刘备在汝南败于曹操,奔荆州依附刘表,表以上宾善待之,使屯兵新野,荆州豪杰多归刘备,因此时司马徽推荐弟子庞统和诸葛亮,三顾茅庐,定策三分。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皆为宋忠、司马徽弟子,经学家李撰为李仁之子,受学于李仁、尹默并从学于宋忠、司马徽,刘后主禅则受学尹默,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拟经传统和谶纬学流风影响,王长文著述多为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

三 蜀汉经学传承与主要成就

蜀汉偏安一隅,然而统治者以汉正统自居,有光复汉室之志,很重视兴学与经学研习。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曾师事卢植,依附刘表,曾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备矣。”(《华阳国志·刘后主志》)刘备入蜀后下令兴学:“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并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闻。”(《三国志·许慈传》)蜀汉政治自刘备称帝到后主降魏仅存续42年(昭烈帝刘备章武元年221—后主刘禅炎兴元年263),但就学术源流而言,蜀汉经学前可追溯到东汉末建安年间,后可延续到晋武帝太康年间,约80年,据程元敏统计有史可考的经学家53人*程元敏:《三国蜀经学》,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第1-2页。。据夏增民统计有蜀汉儒士55人*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第202-205页。,程书未载者有鐔承、裴俊、裴越、陈术(字申伯,汉中人,著有《释问》七篇、《益部耆旧传》和《益部耆旧志》)、阎乂、费立、陈实、祝龟(南郑人,撰《汉中耆旧传》)、杨充(梓潼人,受学于扶风马季长、吕叔公、南阳朱明叔、颍川白仲职,精研七经,广交名士,还以教授州李,常言图纬空说。)、闳子忌、段宗仲、费辑、周巨(周群子)等13人,即蜀汉儒士至少66人,而经学家数量当近此数。

程元敏形象地将三国蜀经学者授受简表如下*程元敏:《三国蜀经学》,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第2-8页。:

张陵1——子张衡2——子张鲁3——徒众

王商4——(子王彭)——王彭子王化5

刘宠6;许靖7;

(后汉卢植)——刘先主备8——子刘后主禅(别受业于尹默,表见尹门)

④ 李虔,一名李密((224-287),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博通五经,精研《春秋左氏传》,著有《述理论》十篇,“述中和仁义、儒学道化之事”,《华阳国志》、《晋书》有传。

五梁24;张裔25;

蒋琬34;

来敏35——子来忠36

孟光37;

胡潜40;常朂41;司马胜之42;姜维43;

王长文44——弟子多人

何随45;任熙46;寿良47;张征48;常骞49;常宽50;黄容51;杜龚52;蜀才(即范长生)53

据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七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和《华阳国志》等史籍记载,蜀汉有如下可考的经学文献:

李撰《古文易注解》

范长生《蜀才周易注》十卷

李撰《太玄指归》

王长文《通玄经》四篇

李撰《尚书注》

杜琼《韩诗章句》

李撰《毛诗注》

李撰《毛诗指归》

蒋琬《丧服要记》一卷

谯周《丧服图》

谯周《礼祭集志》

谯周《集图》

陈寿《驳虞溥议王昌前母服》

李撰《三礼注》

李撰《春秋左氏传指归》

王长文《约礼记》

王长文《春秋三传》十三篇

黄容《左传抄》数十篇

谯周《论语注》十卷

王长文《无名子》十二篇

谯周《五经然否论》五卷

谯周《法训》八卷

谯周《五教志》五卷

谯周《雠国论》

何随《谭言》

常宽《典言》

谯周《谶记》

陈寿《释讳》

陈寿《益部耆旧传》二卷

张陵、张衡、张鲁《老子想尔注》

蜀汉经学风气变迁,有一个闭塞走向开放、由守今学走向今古兼顾的过程。汪惠敏据《三国志》所载任安“究极图谶”,张裔“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周群“专心候业”,张裕“亦晓占候”“又好相术”,谯周“治尚书,兼通图谶”“颇晓天文”,认为蜀郡本土人士所治经学,多偏阴阳、占候、谶纬之术,上承两汉学风,贵今文,精研通经致用之术;刘焉入蜀之后,至刘备定蜀,外来移民渐众,不乏饱学之士,多从东汉民间古文经学及汉末郑玄之学,如许慈“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來敏“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于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姜维“好郑氏学”。又因蜀地偏僻, 民性保守,新旧学风常有论争。

光好公羊,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三國志·孟光傳》)

慈、潜并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文,值庶事草创,动多疑问,慈、潜更相科伐,谤讟忿争,形于声色;书籍有无,不相通借,时寻楚挞,以相震攇,其矜已妒彼,乃至于此。(《三国志﹒许慈传》)

据此可知,因地域限制和政治形势,蜀汉经学风气大致承续两汉今古之争遗风,始以本土今文经学略胜,后兼尚今古,反郑学为主的荆州学派在蜀地影响最大,郑学亦有流传,而通经致用的谶纬之学依然盛行。*汪惠敏 :《三国时代之经学研究》,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第36页。

与其继承两汉学风相谐,蜀汉经学讲究师承。其经学师承渊源看,除了上述荆州学派古文经传人外,周群师承扬厚,杜微、何彦英、杜琼师承任安,属今文经学;许慈师承交州学派的刘熙,姜维好郑氏学,属兼采古今的综合学派。其经学传承途径,据程元敏概括有四:一是著述;二是学官传授,尹宗、许慈、许勋、胡潜、周巨为太学博士,尹默为太学博士、劝学从事,谯周为劝学从事、典学从事;三是私家授徒,如三天师以儒经义理授人道德经,杜琼授谯周、高玩,王长文讲学。四是下逮异朝,蜀汉降曹后,张鲁、刘后主归魏,周群奔吴,王化、谯周谯同父子、杜轸、罗宪、文立、陈寿、王长文、何随、任熙、寿良、常骞、常宽、黄容、杜龚、蜀才等十六人入晋,影响三朝学术发展。*程元敏:《三国蜀经学》,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第126页。本文相关部分另参阅〔明〕曹学铨:《蜀中广记》卷四十一《人物記》,《四库全书》史部十一地理类杂记之蜀;卷焦桂美:《论蜀汉经学之嬗变——与两汉蜀地本土经学传统相比较》,《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焦桂美:《蜀汉经学家及经学著作考论》,《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段渝:《三国蜀汉学术考》,《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三国蜀汉经学家沿袭东汉广涉群经风尚,淹贯诸经者比比皆是。通知三经者,刘备、蒋琬二家;通知四经者,司马胜之,常骞、蜀才三家;贯博五经或五经以上者,三张天师、王化、秦宓、谯(山并)、谯周、文立、陈寿、诸葛亮、尹默、李撰、许慈、王长文、任熙、寿良、常宽十七家。治《易》者十五家,治《尚书》者十六家,治《诗》者二十二家,治《周礼》者十二家,治《礼记》者十四家,治《大戴礼》者一家(秦宓),治《春秋》三传者,治《左传》十七家,治《公羊传》十家,治《论语》者十家,治《孝经》者二家(秦宓、谯周),治谶纬者十三家。其中三张天师《老子想尔注》,以儒经义理和图谶解老,抑儒扬道,又有许靖、庞统治老,任熙治易,何随讲讽,乃魏王弼、何晏援道入儒、尊孔杨老之玄学清谈风气先导。*程元敏:《三国蜀经学》,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第118-126页。下面例举蜀汉经学代表人物谯周、李撰、王长文经学宗旨和著述,管窥蜀汉经学风采。

谯周(201-270),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庶慕孔子遗风”,曾师事“蜀之仲尼”秦宓,善治《尚书》,兼通诸经及图谶,撰《法训》、《五经论》、《五经然否论》、《五教志》《古史考》等。东汉以来,巴蜀谶纬学盛行,翟酺、杨由、段翳、赵典等巴蜀大儒多通晓谶纬,好言灾异,而且形成广汉杨门之学和巴西谯氏之学两大谶纬学派。东汉杨厚尤擅谶纬学,厚弟子任安精通经学而又穷极杨门谶纬学,杨厚曾预言“汉三百五十年之厄”; 其另一弟子董扶则劝太常刘焉入蜀: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任安弟子何宗用杨统“九世之运”谶纬说,劝进刘备称帝。此为杨门之谶纬学。西汉末年,以善说《易》、《春秋》的谯玄喜言图谶。《一统记》载,东汉末年,其后人谯(山并)“治《尚书》,兼通诸经及图纬”,谯(山并)子谯周“有董、扬之规”,为杜琼唯一真传弟子,而杜琼为得任安真传的杨门谶纬学者,故谯周兼得谶纬学两学派精髓,其谶纬学著作有《谶记》、《丧服图》、《法训》等; 汉末,杨厚弟子周舒解释《春秋谶》中“代汉者,当涂高”为“当涂高者,魏也”,谯周则以谶纬劝后主降魏:“先主讳备,其训具也; 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三国志·谯周传》)譙周是东汉以来巴蜀谶纬学的集大成者*舒大刚、吴龙灿:《汉代巴蜀经学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广收弟子,高徒如云,有比拟孔子授徒之佳话:“文立,字广休,巴郡临江人也。蜀时游太学,专《毛诗》、《三礼》,师事谯周,门人以立为颜回,陈寿、李虔为游夏,罗宪为子贡。”(《晋书·儒林列传》)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师事谯周,研习《尚书》、《三传》,曾撰写成内容详实的古代巴蜀学术史《益部耆旧传》二卷十篇,《古国志》五十篇,《官司论》七篇,又有《释讳》、《广国论》、《表上诸葛氏集目录》、《驳虞溥议王昌前母服》等文,入晋后十年间作前四史之一《三国志》。

李撰(一作李譔,生卒年不详)通经博识,特立独行,是荆州学派的主要传承人之一,也是蜀汉古文经学先导。“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也。父仁,字德贤,与同县尹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等学。撰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三国志·李撰传》)《三国志·尹默传》载:“尹默……梓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经史,又专心精于《左氏春秋》。”李撰跟随其父李仁、其师尹默游学荆州,“具传其业”,深得荆州学派精髓。“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归》,皆依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三国志·李撰传》)。李撰的经学著述也是蜀汉首批古文经学著作。

王长文(约238——302),是蜀汉犍为太守王颙的儿子,是由蜀汉而入晋的经学家,并在西晋咸宁年间(275——280年)出任蜀郡太守。

王长文,字德睿,广汉郪人也。少以才学知名,而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州辟别驾,乃微服窃出,举州莫知所之。后于成都市中蹲踞啮胡饼。刺史知其不屈,礼遣之。闭门自守,不交人事。著书四卷,拟《易》,名曰《通玄经》,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时人比之扬雄《太玄》。同郡马秀曰:“扬雄作《太玄》,惟桓谭以为必传后世。晚遭陆绩,玄道遂明。长文《通玄经》未遭陆绩、君山耳。”(《晋书·王长文传》)

王长文继承了扬雄开创的巴蜀经学拟经传统,不仅拟《易》、《太玄》作《通玄经》,还拟《论语》、《法言》作《无名子》12篇,另外还有《春秋三传》13篇、《约礼记》等传于后世。李撰《太玄指归》拟《周易》和扬雄《太玄》,谯周《法训》八卷、何随《谭言》、常宽《典言》拟孔子《论语》和扬雄《法言》,均可谓巴蜀经学拟经传统在三国蜀汉时期的滥觞。

概而言之,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又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A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in Shu-Han Dynasty

WU Long-can1,2

(1.Thinkers Research Center,Sichuan Yibin University, Yibin 644000,China;2.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in Shu-Han Dynasty,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on Ba-Shu area and Jingzhou School in Han Dynasty, was different from Zheng learning and in common with Wang learning. It was accompanied with the School of the Modern-Script Classics and the School of the Ancient-Script Classics, and covered abundant theories of Confucianism Divination for practice Confucianism scholars in Shu-Han Dynasty, such as Xian Lang, Yin Mo, Li Ren and his son Li Zhuan,who learned from Song Zhong, the leader of the School of the Ancient-Script Classics, and Sima Hui, the leader of Jingzhou School, and got the real spirit of them.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of Yang Xiong's interpretation to Confucian Classics and Yang-Qiao's theory of Confucianism Divination, Wang Changwen accomplished plenty of interpretation to Confucian Classics,and Qiao Zhou expresse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Divination. With specific character and less size than that of Cao-Wei Dynasty,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in Shu-Han Dynasty was a significant part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hich had great achievements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Cao-Wei Dynasty, Eastern-Wu Dynasty and Jin Dynasty.

Shu-Han Dynasty; debates between Zheng learning and Wang learning; Jingzhou School;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Divination

2015-1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10@ZH005);2014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儒学文献发展通史”(SKQY20142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扬雄全集》集释编纂”(RX14Y04);“扬雄著述整理与研究考述”(SXJZ2014-003);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研究团队“现代新儒家与现代中国”

吴龙灿(1969—),男,浙江永嘉人,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经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

B222

A

1008—1763(2015)06—0021—07

猜你喜欢

蜀汉经学荆州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元代朱子后学经学著述整理之特色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经学还是子学?——对政治儒学复兴之路的一些思考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