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式的高职专业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2015-03-02朱锦晶等
朱锦晶等
摘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多年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革,逐步形成了专业技能和职业导向训练两条培养主线。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认知实习》和《职业导向训练》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情景式的专业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职业导向训练;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DOIDOI:10.11907/rjdk.143751
中图分类号:TP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1018502
0 引言
当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素质。据统计,超过95%的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会考察应聘者职业素质,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等。ACCP很早就将“职业导向训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操守进行持续的培养和训练,这种情景式职业导向训练法,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1]。
ACCP(Aptech Cert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是印度最早从事IT职业教育的Aptech计算机教育公司推出的培养软件程序设计人员的课程体系,由北大青鸟集团于2000年引入中国。该课程体系结合先进的多模式教学法,使学习者在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成为符合21世纪企业要求的IT人才。ACCP是职业教育,其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学习目标是为了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是ACCP课程最根本、最核心的特征。同时以职业素质为突破点,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边讲边练为训练思路,以动手能力为合格目标,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学校2000年筹建以来就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期间也引进过ACCP项目,成立了北大青鸟特色班。之后借鉴了ACCP项目中的精华,并在充分调研地方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每年不断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选择地分方向发展,强化对应的职业岗位技能,力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达到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提升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领域第一线,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信息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1 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
1.1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实践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职业导向训练”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14级学生将在第3~5学期分别安排1周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导向训练”,从职业素养方面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训练。职业导向训练课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向的课程体系,ACCP采用情景式训练方式。整个实践环节按着专业技能和职业导向两条主线去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让学生不仅得到专业技能上的提升,更能得到职业素养上的培养和提高。
1.2 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
在2013-2014学年第2学期,计信13级安排一周的时间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作为《职业导向训练》的先驱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到校讲座,参观IT企业,感受职业氛围,让学生了解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专业教师全程带队指导,以实习报告作为考核内容。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摸索中,逐步找到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践环节安排和教学模式。
不论是《专业认知实习》,还是《职业导向训练》,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都采用“校内+校外”的模式展开实践教学环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式”教学,把企业专家请进来,让专业教师带着学生们走出去。将实践环节作为连接校园和社会的桥梁,让学生们更早地接触企业,以便将来更快、更顺利地走上社会。
在2013-2014学年第1学期,计信2011级为期一周的“职业导向训练3”中,实践环节同样分成了校内、校外两块内容,校内环节由多名专业教师从“求职简历设计”、“应聘着装与礼仪”、“文档编写、汇报技巧”等方面做系统介绍。校外环节则特意从浙大网新集团请来了企业专家给学生做“企业人事应聘注意事项”讲座,并安排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学工线教师组成的面试组,给学生安排“模拟面试”。
1.3 多样化教学模式构建
《专业认知实习》校内环节中的“专业资料检索”介绍了目前最大的几个综合性搜索引擎,以及如何更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则指导学生如何搜索国内主要人才招聘网站,收集本专业人才招聘信息,通过对招聘企业、职位名称、技能描述、就职城市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能更早、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业,通过制定大大小小具体的目标来督促自己更好地学习。校外环节则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角,让学生接触到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通过此次“专业认知实习”,学生们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学好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职业导向训练3”校内环节中的“求职简历设计”介绍了怎样制作一份能够吸引用人单位目光的简历,一份成功的简历能够给自己带来宝贵的面试机会;“应聘着装与礼仪”则介绍参加面试时的服装选择及应注意的礼仪,得体的着装和礼仪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提高面试得分;“文档编写、汇报技巧”则介绍在具体工作中各种文档的编写与汇报技巧。校外环节中的“企业人事应聘注意事项”讲座,则由企业专家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告诉学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应届毕业生又有怎样的要求。“模拟面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环节,整个面试组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学工线教师组成,整个面试环节尽量做到真实,从如何进门、如何递简历、如何入座、如何回答提问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分,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亲身感受就职应聘的“惊心动魄”。面试结束后,面试组将每个学生面试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得分及不足反馈给学生本人,让学生在真正的面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此次“职业导向训练3”,学生对如何制作简历、着装选择、面试等多个环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将来真正的应聘充满了信心。
1.4 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从考核内容到考核方式都与传统实训课程有很大不同,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评价。总评成绩由教学常规考核、校内环节考核、校外环节考核构成。其中校内外训练活动根据不同内容设置不同权重。
在考核内容上,不仅评价实训任务的结果,更多的是实训过程;不仅是考核操作技能,更多的是口头表达能力、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不仅考核显性成果,还兼顾考虑隐性的、潜在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不仅考核课堂内的表现和成果,同时考核课堂外的能力和成果[2]。
在考核形式上,选择不同方式的组合,如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答辩、课外作品等,同时注重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有效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向企业岗位要求看齐。
2 改革成效
除本文介绍的《专业认知实习》和《职业导向训练3》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其它专业实践课程均采用情景式训练法,比如“实务专题”采用工学结合形式,即在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协作IT企业进行,以真实或模拟的项目案例作为实训内容,对每名学生均安排校内教师和校外技术人员共同负责指导,以作品质量和答辩表现作为考核依据,让学生从简到难,逐步掌握专业技能。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始终以专业技能和职业导向训练为主线,使学生们牢固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能得到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而期间所有的专业实践课程均采用情景式训练法,使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有了显著提升。课程以项目案例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积极营造“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氛围[3]。
通过近两年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激励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程安排的课外实践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在“训练”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