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 夯实写作
2015-03-02曹雪
曹雪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提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通常作文,胸中先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的确,厚积而薄发,感悟而情生。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入手,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积累,夯实写作基础,让学生的习作能够做到信手拈来。
一、挖掘教材,积累好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字时不妨让学生组词,而且尽量用四字词语,并鼓励学生写下来用到写话中。例如:学生用“阳”组成“阳光灿烂”“阳光明媚”,用“风”组成“风和日丽”“风光秀丽”“风景优美”等,并用在写话的开头,如“一个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来到一个风光秀丽、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果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组四字词语,再摘抄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一个学期就能积累几百个词语,为学生在习作时选择词语打下基础。
二、大胆造句,积累佳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低年级的学生,采用的语言最有童真童趣。如用“好像”造句,学生会说:“满天的星星好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石榴花好像一个个小酒杯。”“茂密的枝叶好像手拉手的好朋友。”作为教师,除了为学生的童言童趣鼓掌外,更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金玉良言和课文中学习到的佳句美语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晚上,满天的星星好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我坐在院子里,星光洒在小酒杯似的石榴花里,我和石榴花都醉了。铁树张着翅膀,仿佛要载着我飞到月亮姐姐的宫中”。读着学生这想象丰富,用词准确的美文,教师怎能不陶醉呢?
三、背诵美文,积累方法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240篇(段)。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好词佳句,就为学生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词可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后,学生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后,就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个地方,用上“这里的_____,真_____;这里的_____,真_____;这里的_____,真_____”;学完《风来了》可以让学生仿写小诗,学完《春天来了》,班上的一个学生写了一首小诗。花儿醒了春雷跟花儿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花儿呀,醒了。春雨给花儿洗澡了,洗着洗着,小花朵哟,开了。春风给花儿吹绿了,吹着吹着,小花儿啊,红了。蜜蜂跟花儿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花朵呀,香了。花儿跟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大了……这样的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上,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俗套而走向模式化。薛法根老师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四、勤于实践,积累感受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感到: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缺乏鲜活的材料来充实自己的文章,胡编乱造,假话、空话连篇,陈旧滥调,毫无真情实感而言。一写“助人为乐”就让座,一写“关心集体”就关窗,一写“感谢老师”就说“老师深夜批改作业”,一写“妈妈”就说“我发烧了,妈妈深夜送我去医院输液”。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第三学段(5~6年级)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尝试布置、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指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比如:开展系列感恩活动,父亲节、母亲节为父母做一件事;鼓励孩子做家务活,写写“我学会了_____”;和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一起泡黄豆、养蚕、养花、泡大蒜;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活动,做风车、折纸船;请家长领着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找春天、捡蘑菇、插秧;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拔河、撕名牌……让学生充满感情地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校园,走进家庭,真切地去感受一切,学生自然会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深远的意义,以丰富写作的内容。
五、广泛阅读,积累文学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断阅读,记录好的格言警句、语言词汇,不仅能积累广泛、丰富的写作材料,也能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个人内涵,写作自然更会得心应手、厚积薄发。广泛阅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所选的课外阅读书籍要有一定面和量的积累,可以是名篇名著;可以是文质兼美的散文书籍;可以是积极向上的名人轶事;也可以是写实的书刊杂志。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每篇作品都有其过人之处,使其在读书中思考,将所读内容为己所用。其次是掌握阅读方法,阅读过程中要适时地做出标记,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对文章的理解,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最后就是积累,教师应鼓励学生把精彩的片段、巧词佳句摘抄下来,加以整理,进行背诵,只有真正记在脑子里才能当做素材进行运用,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教师应有意识地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就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读后可指导学生写《我说刘备》《另类“三国”》等感悟型的作文。
六、处理信息,积累写作形式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就是要培养其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及对新信息的创造与传递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积累丰富的材料,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如收看优秀电视节目、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上网收集专题资料等,或者把自己做家务、做实验、体验生活、亲近自然的照片或者小视频发到班级朋友圈中分享和交流。这段时间正在热播的《奔跑吧,兄弟》,看完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观后感:要想向前奔跑,既要有体力,更要有智力,既要战胜对手,更要挑战自己。总之,多阅读,勤积累,巧借鉴,常实践,善闻、多说、常思、勤写,多管齐下,以语言积累为轴心,以兴趣积累为车轮,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相信我们也能教出许多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笔下生辉、文采飞扬的“小诗人”“小文豪”和“小作家”,让我们一起带着孩子们积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