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山丹县冷凉灌区的引种观察初报

2015-03-02王玺国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山丹县引种品种

王玺国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山丹 734104)

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山丹县冷凉灌区的引种观察初报

王玺国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山丹734104)

摘要: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5.69%,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引种;沿山冷凉灌区;山丹县

山丹县大马营镇地处县城东南51 km处的沿山冷凉灌区,海拔2 200~2 800 m,年降水量290 mm,年平均气温1℃,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10 d左右,有效积温(≥0℃)1 834℃[1-2]。甘蓝型春油菜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但目前品种单一、品质差、产量低而不稳,影响了春油菜的发展[3]。2014年,笔者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进行了观察筛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引进甘蓝型杂交春油菜品种13个,其中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7号由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绵油11号、绵油14号、绵油16号、绵油33号、三丰19、三丰2号、三丰3号、三丰4号、三丰8号、三丰16号及当地种植品种华协1号(CK)由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山丹县大马营镇马营村,海拔2 450 m,属井灌区,地势平坦。试验地地块整齐,地力适中,前茬作物啤酒大麦。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大区面积200 m2(10 m×20 m),大区间距50 cm。试验于2014年4月29采用人工开沟撒播,播前结合旋耕施油菜配方肥(N-P2O5-K2O为20-15-5)6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150 kg/hm2,行距15 cm,播种量9 kg/hm2。5月8—9日出苗,5月22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保苗30万株/hm2,全生育期灌水1次,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 kg/hm2,其余管理措施同大田。8月18—29日收获,收获前每大区选4个点取1 m2植株考种,各大区单收计产[4-5]。

2 结果与分析

表1 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2.1生育期

由表1可看出,参试品种生育期为102~112 d,其中青杂7号生育期最短,为102 d,比对照品种华协1号早熟6 d;绵油16号、绵油14号、三丰16号、三丰19号、三丰8号、绵油33号、三丰3号均比对照品种华协1号早熟1~5 d,三丰4号生育期最长,没有成熟。青杂2号、青杂5号、绵油11号、三丰2号比对照品种华协1号晚熟1~4 d。

2.2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株高以三丰4号、三丰19号最高,为150 cm,较华协1号(CK)高30 cm;其次是三丰8号,为147 cm,较华协1号(CK)高27 cm;绵油11号植株最矮,为93 cm,较华协1号(CK)矮27cm。分枝部位以三丰4号最高,为130 cm,比华协1号(CK)高69 cm;绵油14号分支最矮,为24 cm,较华协1号(CK)矮37 cm。分枝数青杂2号、青杂3号均为5个,较华协1号(CK)多1个;绵油11号、绵油16号、三丰16号、三丰2号均为3个,较华协1号(CK)少1个;其余品种与对照相等,均为4个。角果长度以绵油16号最长,为13 cm,较华协1号(CK)长5 cm;其次是三丰2号,为12 cm,较华协1号(CK)长4 cm;青杂7号最短,为7 cm,较华协1号(CK)短1 cm。角果粒数以青杂5号、三丰16号最多,为28.6个,较华协1号(CK)多0.8个;其余品种较华协1号(CK)减少1.3~5.5个。千粒重青杂2号最重,为3.8 g,较华协1号(CK)重0.3 g;青杂7号、绵油33号、三丰8号最轻,为3.1 g,较华协1号(CK)少0.4 g。生长势除青杂7号弱以外,其余品种均表现中、强水平。整齐度除青杂7号外,其余品种表现整齐。

表2 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2.3产量

由表3可以看出,引进甘蓝型春油菜品种折合产量以青杂5号最高,为3 700.5 kg/hm2,较华协1号(CK)增产276.0 kg/hm2,增产率8.06%;青杂2号居第2,为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CK)增产195.0 kg/hm2,增产率5.69%;三丰16号、绵油16号分别比华协1号(CK)增产103.5、28.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02%、0.83%。三丰4号没有成熟,绵油33号折合产量最低,为3 078.0 kg/hm2,较华协1号(CK)减产346.5 kg/hm2,减产率10.12%。

表3 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的产量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栽培条件下,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276.0 kg/hm2,增产率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195.0 kg/hm2,增产率5.69%,这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三丰16号、绵油16号较品种华协1号分别增产3.02%和0.83%,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搭配种植。

参考文献:

[1]王玺国. 9个马铃薯品种(系)在山丹县二阴山区对比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4(7):19-21.

[2]鲁天文,马忠福,马金占,等.山丹县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6):40-42.

[3]赵永花,杨勇.张掖市发展油菜的优势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6):56-57.

[4]唐黎葵,杨霞,王平生,等. 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临夏州的引种表现[J].甘肃农业科技,2013(4):19-20.

[5]谢廷林,刘桂兰,高天福,等. 7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天祝县寒旱区引种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 (1):13-15.

(本文责编:陈伟)

作者简介:王玺国(1969—),男,甘肃山丹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5095648689。E-mail:wxg1025zl@163.com

收稿日期:2015-03-31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5.09.022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5)09-0058-02

猜你喜欢

山丹县引种品种
情系幼教爱满园——记山丹县幼儿园园长舒燕芳
推进和谐教育 享受成长快乐——砥砺奋进的山丹县清泉学校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以山丹县为例
品种选育彩版
种什么品种好?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山丹县注重“黑河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管理宣传工作
种什么品种好?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