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15-03-02张晶洁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1307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品德有效性老师

张晶洁(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 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0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张晶洁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 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00)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教师不仅要将教材之外的知识引入课堂,而且还要让社会教学引入生活,以生活为载体,提高听课兴趣;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利用学生主体作用,做好师生交流。只有知识与实践整合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拓展视野的目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 兴趣 多样性 交流

就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品德教学和学生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品德与社会作为基础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应及时采用措施优化教学过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除了要将教材之外的知识引入课堂,还应该让社会教学进入生活,只有知识与实践整合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达到开发智力、拓展视野的目的。

一、以生活为载体,创设情境,提高听课兴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和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以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品德与生活能力的学科,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导,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学好品德与思想,最终成为合格公民。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内容贯彻到学生生活中,并且让学生得到学习与体会的机会。如:在《手拉手 交朋友》一课中,先让学生谈一谈开学到现在所交的朋友,发现受时间影响,在短时间内所交的朋友相对较少。此时,让他们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在互相认识的情况下,也就有助于其成为朋友。将这种教学放到学生生活中,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生活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1]

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作为改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之一,提高课堂趣味,能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空间,并且被老师所讲的内容所吸引,最后达到提高课堂兴趣的目的。如:在《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中,笔者先带一些花草为学生展示,然后向学生讲述这些生命的较弱与可爱,并且鼓励学生与花草灌木结为朋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见到实物,最后激发好奇心与兴趣。然后,再通过微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保护花草的小故事:天气炎热了,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小树真好;下雪了,爷爷为小树准备了稻草衣裳,小树不冷了,爷爷真好。如此,将生动的故事引入课堂,就能帮助老师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微故事中,对故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这样不仅懂得了教材上反映的知识,同时也让思想道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

二、增强教学的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采用对应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外,教学手段与方法对改善小学品德与审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效率也有重大作用。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彼必须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制定实用、简单的课件,帮助其节省时间。而优秀的课件不仅能让课时变得更为明朗,在辅助性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带过;对于重点知识,则利用PPT进行重点讲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还能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如:在《我的好习惯》中,结合课件要求为学生展示坏习惯与好习惯的例子,然后让学生熟记“八荣八耻”等相关内容,并且让他们大神朗读与记忆。如此,就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学知识,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理论知识点,最后达到改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播放与知识点直接相关的视频进行教学辅助,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拓展。如:在讲到《公共汽车上》一课中,结合公交车上让座的广告视频,以及公共汽车上的公共设施保护与相互帮助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处理方式。或者通过播放公共汽车上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方面行为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哪些不能做的行为。如此,学生就能快速分辨文明行为与不雅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好的乘车习惯,最后达到提高个人品德与素养的目的。

三、利用学生主体作用,做好师生交流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主体,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表演。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该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等领域出发,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如:在《爸妈我想对您说》中,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怎样对待父母或者表达对父母的关爱,这样才能展现主体特性,最后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不仅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同时也对怎样关爱父母进行了思索。另外,对于有偏差的学生,老师应及时做好纠正与引导工作,及时让他们知道怎样表述内心感受。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双向交流,还应该从交流中帮助学生改善认知能力,此时课堂提问就成了最有效、科学的交流形式。如:在《我来做市长》一课中,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向学生发问你做市长后,你会群众做什么事情。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解放思想,及时明白学生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对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长期发展与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有效性,让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朝着良性的方面发展,这样才能塑造出品质高尚、素质高雅的新时代学生。[3]

[1]郑德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2(06).

[2]郭海英.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实践和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2015(07).

[3]易志鹏.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4(05).

猜你喜欢

品德有效性老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老师,节日快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品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