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探究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2015-03-02江苏扬州梅岭西区校225009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9期
关键词:白球小棒动手

江苏扬州梅岭西区校(225009) 王 甜

实践探究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江苏扬州梅岭西区校(225009) 王 甜

要使数学课“活”起来,教师要就从“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真正在“活”字上做文章,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做课堂上的“幸福儿童”。

探究 趣味性 操作性 互动性

实践探究是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进行的一种人人参与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强调“从探究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进行小学数学的“教”与“学”。

一、增加实践探究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数学课堂中引入探究活动,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使用“七巧板”,让学生直观认识每个图形后自主探究每个图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巧用“七巧板”,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让学生经过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图案组合的乐趣。学生除了摆出各种图形,创造出漂亮图案之外,还能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征,感知图形的面积。实践探究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增强实践探究的操作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重演或再现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例如,教学“认识平均分”一课,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教师可利用直观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安排如下实践操作:1.有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如果把这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4根一份呢?实践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12根小棒。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小棒按要求平均分,并展示每一次平均分的结果。学生动手操作,很快就完成了平均分小棒的任务,在自己动手实验,在“尽兴”和“轻松”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从具体生活经验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经验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实践探究目的明确,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注重实践探究的互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学习交流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课堂。教师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常常通过学生课堂的活跃程度,这样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欺骗,误以为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其实除了几个表现活跃的学生明白之外,还有多数学生似懂非懂,仍处在迷茫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操作前,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数学小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这样教师就能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

例如,教学“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一课,在设计摸球实验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装球,教师提出不同要求: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白球;2.不可能是白球;3.可能是白球。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不同要求,先在小组里分工协作,然后尝试装球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提问:“摸球前,你们能确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吗?你们第三次摸到了什么球,第四次摸到了什么球?上述这些情况,在摸球之前,你们就知道吗?如果让你们再摸一次,你们能确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单记录每次装球的情况,分析数据,进行实验结果的反馈与交流:“竖着看这3组数据,能确定第一次一定能摸到黄球吗?一定能摸到白球吗?仔细观察,三组在第( )次都摸到了( )球,是不是代表所有组第( )次一定摸到( )球?如果重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只有这样注重实践探究的互动,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学效果才是最佳的,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得到保证。

总之,实践探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做数学”的环境,教师要把更多的探究空间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责编 童 夏)

G623.5

A

1007-9068(2015)29-089

猜你喜欢

白球小棒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动手画一画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动手演示找错因
概率中的摸球问题
走迷宫
把握教学要求 凸显知识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