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5-03-02赵晖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适应力用人单位高校学生

赵晖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模式研究①

赵晖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尽管高校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但我们也需要客观地看待高校学生对于社会认知的迷茫和对于就业的焦虑。从认知提升、制度保障、机会创设、平台搭建等不同角度对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进行培养,探索适合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基本模式,有利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模式

面对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高校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用人难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适应力不足成为阻碍高校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实现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社会、家长、学生都应该对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积极从不同层面来探索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有效模式,构建“学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联动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

从教育思潮的演变来看,人们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形成更为广泛的认同。[1]然而,这种理念认同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型教育的层面,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注重知识型的考核指标,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不能明确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毕业之后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现实。这充分说明高校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重视程度不够。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用知识型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更应该考虑到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无缝对接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偏差,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在于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不够,包括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的认知,高等教育自身对这一问题的认知,还有社会上用人单位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等。

首先,从学生和家长的层面来看,应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认知。当前,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学生应该在学校中学习,而不是到工厂和企业中学习,其实这是对高校学习的片面性认识。真正意义的大学学习,不应该仅仅把知识学习作为重要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实践学习的环节,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和服务社会,而且实践本身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更好掌握。无论是培养理论型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都应该注重实践学习的环节,只有深入到实践中才能真正的体会理论知识的深刻含义,才能使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而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社会是最好的大学,真实的社会不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只有早点儿接触社会,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作为家长,在社会适应力提升方面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在实践中吃苦受累,就舍不得让孩子到社会中去锻炼,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其次,从高校教育的层面来看,应该提升对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认同。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高校肩负的教育责任也不仅仅是知识性教育,更应该包括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阶段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培养的最终目标,学生的毕业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科成绩考了多少分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怎么样,会做什么,能做什么。随着社会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绝大多数是走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那么高校教育应该给予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养高度认同,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第三,从用人单位和社会层面来看,应该提升对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认可。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应该仅仅是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更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而综合素质靠什么来进行评价,其中,不可或缺的指标就是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作为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希望录用一个有工作经验的成手,但用人单位不给在校生提供这样的实习实训机会怎么会有那么多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呢?其实在校生到企业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社会实践,其工作的动力、努力的程度、对工作的态度都不亚于正式员工。只要大学生群体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那么社会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在地区和单位也是受益者。[2]因此,用人单位应该给学生提供提前适应就业岗位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为企业的日后人才选拔和聘任奠定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提前进行岗位适应,也有利于企业节约员工培训成本,在人才储备上占据优势地位。

二、从制度保障的角度研究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

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建立健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鼓励机制。只要学校有了相应的政策,学生就会行动起来。学生管理的老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进行实践,这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很有必要。同时,对于社会实践参与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高校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就业时可以享有优先推荐的权利。

其次,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激励机制。教师不仅要“传道”,更要“授业”与“解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配备专业的社会适应力培养指导教师,使学生与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零对接。高校可把教师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养纳入到教师职称评聘体系中来,对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成效显著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课题申请、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第三,构建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合作培养机制。用人单位作为甲方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学校作为乙方为用人单位提供学生劳动力,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生产并监督甲方为学生提供的技术指导。学生在服务于用人单位的同时,得到了更好的实践锻炼。高校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中枢和纽带的作用,既要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实践岗位的需求;又要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保证学生权益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实习实践锻炼。

第四,建立健全高校社会实践效果的考核与评估机制。建立学生实习实践表现情况档案,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的体系中来。这种考核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简单的通过用人单位的盖章来完成,要制定相应的学分考核方法。一是要保证社会实践的时间。学生实践环节要完成相当于理论课学习的360学时,不同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二是要考核社会实践的收获,不同专业考核的内容有所区别。对于一些可以制作出作品的专业,要交一件工作中的作品;设计图纸、营销方案等能够体现工作成绩的作品,对于一些不能拿出作品的专业,就要交15天的工作日记,如果经过弄虚作假,除取消社会实践授予的学分外,还会被取消学生评优、荣誉和奖励的资格,并纳入诚信评价体系。

三、从机会创设的角度研究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

当前很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实际

岗位需求之间没能建立有效的衔接与过渡,使得学生毕业后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快速进入角色,需要经过用人单位耗资进行二次加工。产生这个矛盾的根源是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锻炼机会,而这一机会需要学校来创设。

首先,为学生创设现场观摩的机会。“闭关修炼”只能适用于武侠小说中,不适合于未来要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经常对招聘的应届大学生需要进行岗前二次加工,而这种二次加工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属于资源浪费。作为用人单位,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达到更为理想的成效,尝试把企业的大门向学生敞开,不仅仅是在有用人招聘时,也包括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为有意愿到企业进行观摩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甚至包括周末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到企业看一看,感受一下企业的工作氛围,了解一下所学专业未来都从事怎样的工作,与日常所学有哪些不同,等等,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养。

其次,为学生创设岗前培训的机会。当前,一些用人单位会从岗位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这种岗前培训是相对系统的,但是高校的在校学生却很少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十几人的培训成本与几十人的培训成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差异,但对于学生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作为用人单位,从长远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可以举行一些公益性的人才培训,对有需求的人尤其是高校的在校学生提供岗前培训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企业接受相关的岗前培训,尤其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这种岗前培训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就业岗位,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当然,高校也可以从企业聘请相关岗位的人力资源培训人员对在校学生进行培训,为学生提供与企业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另外,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对为学生创设岗前培训机会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根据岗前培训的机会创设情况在企业的税收方面给予一定减免,联合地方主流媒体对企业的公益性培训行为进行宣传,鼓励企业对学生开放岗位培训。

第三,为学生创设顶岗实习的机会。对于大学生而言,实习是最为有效的适应社会方式,学生只有深入到用人单位的一线岗位才能感受到校内与校外的差异,才能了解到自身所学理论与实际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而才能发现所学理论存在哪些不足,在日后的学习中进行怎样的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的具体需求。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把一些岗位对那些有顶岗实习需求的学生开放,选择不同岗位的业务精英,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给学生创设顶岗实习的机会,这样学生能够提前熟悉相关岗位的实际情况,对所学专业产生更为科学的认知,综合实践技能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在这样的顶岗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能够降低一定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优秀的人才,为日后的人才招聘和人才储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从平台搭建的角度研究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它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本质上是实际教育过程中的行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3]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多种方式,无论是发宣传广告、做快餐店的小时工,还是做家教,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所以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让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接触社会。

第一,平台的搭建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保障问题。高校在为学生是社会适应力提升搭建平台时,需要让学生的安全、工资、权益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法律保障。从法律层面保障高校学生参与实践的合法权益,在进行社会实践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宣传,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法律的武器应对一些用人单位的欺诈行为。安全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要提高警惕性,防止对人身造成伤害的事件发生。作为学校要监督用人单位是否为参与实践的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学校要承担起学生的保护伞作用,保障学生的权益。学生的实践不能成为一些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手段,相反,一定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让参与实践的高校学生享受企业实习员工或试用期员工的同等待遇,同时,在相关福利待遇方面也要享有和其他员工的同等保障。

第二,平台的搭建需要考虑到学生学用结合的问题。高校为学生适应社会搭建平台应该立足于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社会实践不能以赚钱为目的,主要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很多学生希望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工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看看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而企业又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践,更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上,这就需要作为学生“家长”的高校,来承担起这份责任,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合作,为学生搭建无缝对接的有效平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使学生尽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学生自己深入社会去实践大多都不和自己的专业相关,高校要为每一位学生至少提供一次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的专业,了解自己的所学,更了解自己将来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是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有了这样的实践机会,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第三,就学校自身来说,就是一个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大平台。学校的后勤服务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管理,自己来服务。“90后”的大学生在生活的自理能力方面很差,让学生自己来服务自己恰恰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就是一个社区,生活中必备的服务一样也不少,但每一项服务都是可以由学生来完成的,因此后勤的服务岗位就可以由学生来承担,如餐饮、洗护、投递、清扫中的一些岗位。学校可以按小时记学分,纳入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学分考核系统。要在学生中形成课余时间服务社会的常态化模式。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是高校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学生消化理论的重要实践媒介,更是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特点、认识社会的有效载体,面对教育尚未完全解决的人才供需矛盾问题,以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作为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社会职能部门等等都应该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问题,积极构建“学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联动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为企业创造更多与高校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也是为了让学生动起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打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程。

[1]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2]陈力予.大学生参与型社会实践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76-80.

[3]张云飞,李秀红.大学生社会实践中非理性因素的渗透[J].现代教育管理,2009,(1):79-81.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于 翔)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bility

ZHAO Hui
(Bohai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lthoug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ultivated more and more excellent talents for social development,meanwhile,we still need to be objectively to see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confused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worried in employment.To search for a basic mode of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gnition promotion,system guarantee,opportunity creation and platform building etc.,which is conducive to deepening reform in educational system.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bility;training mode

G649.21

A

1674-5485(2015)04-0106-04

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完全学分制下构建新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研究”(ZS2014013)。

赵晖(1963-),男,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适应力用人单位高校学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