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教认可组织的官、民对比及其问题与走向
2015-12-07王祥
王祥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美国高教认可组织的官、民对比及其问题与走向
王祥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以认可为导向的美国高教评估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评估的典范,同时也是一个特例,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以民间力量为主,标准不尽一致。这种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高等院校的多元发展。我国对美国的高教认可制度已经有了不少研讨,但专门对其官、民组织作出比较的鲜有。对美国高教认可制度的官、民组织进行比较,探索其现存的问题以及改革的走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借鉴。
美国;高教认可组织;官、民对比;问题;走向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向来显得“特立独行”,属于“认可”导向的评估制度。此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教的多元性与个性化发展。对于这种制度,我国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尚未有人专门对认可的官、民组织作出比较。加之该制度在近来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改革呼声日渐高涨。有鉴于此,本文拟对美国高教认可“官民双轨制度”的流变和其组织发展的沿革作一探究,同时对比和分析美官、民认可组织的认可内涵,并述析这一“双轨制度”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以及未来改革的可能走向,希冀启思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一、美国高教认可“官民双轨制”的流变和其组织发展的沿革
自19世纪末开始,美国认可组织就主要以非官方、民间性的形式出现和推演——从1949年的“国家认可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Accreditation)一直到1997年的“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时间经历近50年,几乎都是沿着一条民间自发、政府无涉的轨迹前行着;直至1992年,美国官方才在联邦教育部的牵头之下成立了“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ntegrity),将其作为美国官方认可体系的“上线”,对全美各级各类申请受认的机构实施评价认可工作。[1]此后,美国高等教育官、民双轨的认可体制便发轫和铺展开来。
美国高等教育评价认可组织的发展沿革,可大致分成民间性理路与官方性理路两大轨道。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乃由认可组织(accreditation agency)、认证机构(Accreditor)以及高等院校(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三个层次互动推进而成,其中最先是认可组织(即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与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对认证机构作出认可,只有认证机构获得了认可后,才有资格对一定级别、一定区域内的高等院校实施认证。进一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是由以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领衔的民间性认可组织和以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领衔的官方性认可组织并行负责的双轨认可体制。所有的认证机构必须在获得这两路认可组织(至少是其中之一)的认可之后,方能够进行高校认证工作。认可组织的“官民双轨制”促使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可以出于各自具体的诉求,灵活选择认可组织,有的认证机构只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认可
理事会的认可,有的则选择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认可,但也有认证机构同时选择接受两路的认可。[2]通常情况下,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认可的认证机构,其往后认证的目的多偏向于对受认院校教育教学与学术质量的保障与改善,较着眼于通过认证来提高院校的学术合法性,从而帮助巩固院校及其所开课程在高等教育整体社群当中的地位;而选择接受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其往后认证的目的则较为着重于帮助受认院校获得联邦政府经费增拨的资格。[3]
图1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体制发展历程图
为了更加明确认可组织“官、民”之间的区别,本文将以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和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为例就组织成立的宗旨和其主要任务作一简析。
第一,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是一个全美性的、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其理事成员由20位高校校长、机构代表以及相关社会人士组成。该理事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认证机构所缴纳的会费和这些机构在每次认可时支付的费用。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成立的宗旨是通过对高等教育认证机构资格的确认,保障和提升院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术的质量,由此为高校学生及其家庭、院校本身、政府、企业界等提供必要而合适的服务。理事会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6项:(1)对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且具一定效率的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给予评价和认可;(2)整合各种与评估、认可、认证等相关联的研究成果以改善目前的认可机制;(3)向认证机构进行宣传,倡导其通过自愿性的认可以达到自我规范;(4)搜集和整理各种与评价关联的数据和信息;(5)调解认证机构与受认院校之间存在的纷争,促进其沟通顺畅;(6)保障和提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及学术的质量水平和多元差异性。[4]
第二,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是美国联邦教育部牵头
成立的一个全美性的官方组织,其成员由30位各级各类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以及高校代表组成。该委员会的经费全部来源于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所以经费使用情况受到国会的监督。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成立的宗旨和主要任务总结为以下5个大项:(1)依据美国《高等教育法》第4章的有关规定,建立并提升对申请受认的认证机构认可的标准;(2)根据各种认证机构的特点,又或者某一特定州(地区)认证标准的特异性,对这些认证机构进行认证;(3)准备并且向社会公布已经通过官方认可的认证机构的名单和相关材料;(4)依据《高等教育法》第4章的有关规定,向各院校明晰官方认证资格认定及核检的过程;具体明确与以下有关事项:院校接受认证所必需的资格及其具体的准备和核检步骤,各级政府对于这些认证机构授权许可认证的权责;(5)负责向美国联邦教育部及各级各类政府相关部门回答和解释关于认可资格、步骤等方面的问题。[5]
二、美国高教官、民认可组织认可内涵的对比及分析
美国高教评估制的内涵在总体上是以高等教育教学及学术质量的保障与提升为诰,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认可、认证活动,向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估信息与数据,同时帮助政府各级部门决定经费拨发、增补的对象与流向,并且还向各种高等教育经费的捐赠者们提供选择资助的方式、对象等等方面的信息。[6]
此外,为了确保认证机构本身的资质和认证质量,认可组织还会对其所认可的机构进行周期性检查,核实它们是否符合认可标准所明定的情形;若有确切证据表明认证机构已经无法达到认可标准,认可组织即会撤销该机构的认证资格。美国的官、民两路认可组织对认证机构认可的目的、申请认可条件、认可标准均不尽相同,通过美国两大官民组织认可内涵的比对可知一二(见表1)。
表1:美国两大官、民认可组织认可内涵之比较
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而言,其认证的效力来自于官方和民间两股“力量”的共同推进,而对于院校的质量保障而言,其认证的效力则只来自于民间,官方并没有直接加入院校质量保障的行列。
据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的最新报告显示,至2012年全美一共有82个认证机构申请并通过了美国官、民认可组织的认可,其中包括8个区域性认证机构、11个全国性认证机构、63个专业及课程认证机构;这当中,同时申请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和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认可并通过的共有30个,只申请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认可并通过的有15个,只申请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认可并通过的有37个。[7]
诚然,表1已经就美国高教官、民两大认可组织
认可的众多信息进行呈现和比对,表明了美国高教认可导向的评估与其他国家高教评估的不同,但其中部分内容如认可目的仍然让人感觉模糊,显得比较“笼统”,不宜镜鉴。对此,高等教育认可理事会的执行理事长朱迪斯(Judith S.Eaton)指出:美国高等教育认可的目的总体上就是四块内容:第一,确保质量。“认可”和之后的“认证”正是各大院校及其教师对学生和社会大众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对学生和社会大众来说,获得认证即意味着“一所院校或其所开设的课程至少在师资、教学、学生服务以及图书资源等方面已达到了基本水平……只有当院校或课程能够给予相关财务、行政稳健的证明时,它才可以得到认可组织的认证”。第二,确认官方经费发放和增拨的资格。获得认证对于院校取得诸如学生资助和其他联邦政府发放和增拨的资格来说是必要的,通常情况下联邦政府只向获得官方认证机构认证的院校或课程的修读学生提供资助。第三,协助学分的累计。认可和认证对高校学生在课程与教学的学分累计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学分是否是在获得了认证的院校所取得,这一点对于其文凭的有效性以及今后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认证只是院校采计学分必须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但它被广大的学生及家长视为最重要的高教质量表征。第四,增进用人单位的信心。一所院校或其课程是否获得了认证,对于用人单位在评估应聘高校毕业生以及决定是否向现有进修员工提供学费补助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8]
通过上面就美国高教官、民认可组织认可内涵的比析,关于以认可为导向的美国高教评估,其特色已经比较明晰。
由民间组织(机构)主导高教认可和认证、重视学科专业与院校发展的多元性和个性化、强调高校办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自愿性参与评估、认证存在一定的有效期和把同行评审视为关键程序。
三、美国高教认可“官民双轨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美国的高教认可制度自20世纪初广泛铺开以来,随时间的推移已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但许多人认为,由于联邦政府对高校学生资助的力度现已将近每年1500亿美元,因此对这种以“民”为主的认可体系进行大幅度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9]另外,美国在最近爆发了一次私立营利性院校同公立或由官方资助的院校抢生源的运动——美国的15所私立营利性高校各自利用大量类似于营销策略的招生手段来诱揽学生,以各种优惠政策来“俘获”本来已经获得联邦政府资助贷款的学生,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权责和信誉,同时也造成了不少“公共”资源的浪费。美国国会因此将矛头对准了认证机构,指责它们没能及时察觉问题的所在,进而造成认证机构公信力的下降,还让联邦教育部有了主导高教认可的机会。对此,美国前联邦教育部长阿恩专门责成国家院校质量与整合顾问委员会对现行的《高等教育法》进行重检,并要求教育部在2011年底前提出修改建议,这些建议在2013年修订该法时被作为重要的参考。
实际上美国的高教认可制也确实不太“完美”,不时遭受各界的批评和质疑。有学者将这些批评和质疑总结为四点:一是认可、认证的透明度不高。许多人都认为向社会大众所公开的有关认可、认证的过程、内涵及评判的标准等信息不够公开。二是认可、认证标准均一化。认可、认证的观念已经过时,因为显而易见,对于社区学院的认证标准与对常春藤名校的相同,这明显不能呈现出各种院校各自的特色与良莠。三是认可、认证的结果过于粗略。认可、认证结果的区分度不高,仅有通过或不通过两种结果,而通过也不代表就有优良的表现,仅代表办学质量刚刚达到及格水平。四是认可、认证委员本身的公正性遭到质疑。认可、认证委员面临的一项主要质疑就是受认机构、院校的认可或认证与否决定了联邦政府对其资助的资格;由于联邦政府的学生资助对高等院校来说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一所院校能够在不得到此项资助的情况下继续正常办学;这一情形便使得认可认证委员在考虑是否给予机构和院校认可、认证通过的问题上常常跋前踬后,动辄得咎。[10]
四、美国高教认可“官民双轨制”改革的走向
针对上述高教认可“双轨制”在施行上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美国未来极有可能走向以官方为主导的高教评估单轨制之路,届时民间的认可组织和认证机构很可能转型成为咨询与配合的角色。此外,为
了确保官方的拨款、所发放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以及科研项目经费的有效性与公平性,联邦政府已经在研制新的用以评判高校教育教学及学术质量的方法,并希望其能够取代目前认可、认证的标准。而具体来说,美国高教认可制度未来至少需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一)官方与民间双轨的认可制转变为官方主导
实现第一个“转变”,首先就需研发出材料搜集的工具和手段,用以展现院校的特质和绩效。就此,2008年联邦教育部就开始着手开发搜集相关材料和数据的工具和手段,用其来获取受认院校的评估材料,如学生毕业、转学、就业、升学等方面的数据及状况信息。接着是需研制教学及学术质量的官方标准。对此,在2009至2010年,美国政府已经使用材料搜集工具和手段,研发出了评判院校教学及学术质量水平的指标。还有是需研究和发展资质认证的框架。鉴于不少国家都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美国目前也在研议依据不同学位、学历层级设定特定的学生成绩能力架构,以此作为前提来制定全美性的资质认证基准框架。[11]
(二)转变目前认可、认证组织的角色
就第二个“转变”而言,美国的认可组织、认证机构将很有可能转变成为向高等院校提供专项查核和咨询服务的“第三方”,该“方”可推动官方的高教质量管控,协助官方搜集其所需的各种材料;向各院校提供如何分析和运用数据以呈现其努力的谏言者、同时也是监督和指正官方各种评估行径的“仲裁人”。[12]
[1][9]Eaton,J.S.An overview of U.S.Accreditation[EB/OL].http://www.chea.org/pdf/2009.6_ Overview_of_US_Accreditation.pdf.2012-07-10.
[2][3][4]CHEA.Recognition of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s:Policy and Procedures[EB/OL].http:// www.chea.org/pdf/Recognition_Policy-June_28_2010-FINAL.pdf.2012-08-15.
[5][8]Eaton,J.S.Accredit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The United States[A].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Quality and Recogn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C].Paris:OECD,2004:63-74.
[6]王祥.强调多元的高等教育认可标准修订——以美国“北部中央院校协会”的做法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3,(8):74-77.
[7][10]CHEA.RecognizedAccreditingOrganizations[EB/OL].http://www.chea.org/pdf/CHEA_USDE_ AllAccred.pdf.2012-05-02.
[11][12]Eaton,J.S.The future of accreditation[EB/OL].http://www.insidehighered.com/views/2008/ 03/24/eaton.2012-04-12.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于 翔)
Comparing Official and Non- official Accredita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US and Exploring Its Problems and Reforms
WANG Xiang
(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 Guizhou 550018)
With accreditating as orientation,US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has long been an example in the world,and may well be a special case;the special place is that it is generally non-official and has no agreed standards. This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y.We researched a lot into this system,but little into the comparison of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 accreditation organization within this system. Comparing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 accredita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US and exploring its present problems and reforming trends will certainly benefit our research and quoting it.
US;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organizations;comparison of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problems;trends
G649.1
A
1674-5485(2015)04-0124-05
王祥(1981-),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