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创新"的认识和思考

2015-03-02杨牧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8期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创新能力

杨牧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 300350)

对"创新"的认识和思考

杨牧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 300350)

"创新"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本文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对创新、创新能力及其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说明和分析。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实践者提供了认识"创新"、实践"创新"的思路和方向。

教育创新理论教学实践

一、对创新的认识与思考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大背景下,新思维、新技术、新产业模式的发展愈加迅猛,全民创新的时代已然到来。

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应该如何定义?似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但又很难用科学、标准、规范的文字进行阐述。笔者通过查阅,发现“创新”的英文单词是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Innovation的原意应该包括了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可见,“创新”一词并不现代人提出的,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

在进一步认识“创新”之前,应该先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本文不会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笔者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希望读者进行思考,然后带着问题读完本文的后续内容,进而结合自身的领域和经验,“创造”您自己的对创新的认知!这几个问题是这样的。

1.创新者智商越高,创造力越高吗?

2.创新者知识掌握的越多、经验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吗?

3.创新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吗?创新的根基是什么?

4.很有新意,但实用性不强的创意是有意义的吗?如何科学地评价、引导创意?

5.一国的综合创新能力与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程度是怎样的关系?

6.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在既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限制下引导学生“批量”创新,同时有效地检验和评价其“创新成果”呢?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本文的研究主体:“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及其要素

对创新有了基本概念后,我们带着之前的问题来看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出来的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新能力通常指: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摘自百度百科)

准确地说,创新能力是人类思维外化并影响客观世界的结果。对人类自身而言,“创新”这个结果源自创新思维。进一步分析,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系列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创新能力这一结果的要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就是说,创新能力既受到主观条件的影响,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国内相关学者总结、分析了大量创新理论及实践案例后,创造性地提出如下关于创新能力的公式:

创新能力=K*(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知识量2

在这个公式中,K是变量,可以视为个体潜在的创新能力,不同人的潜能不同,导致K值不同。除“K”之外,创新能力还与“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方法”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公式的创立者认为,“知识量”的多少,将会显著影响创新能力的大小,因为“知识量”这一参数在公式中是乘方之后参与运算的。但笔者认为,针对我国学生(至少中小学生)的情况,“知识量”并不是影响中国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知识的获取和“知识量”的定义已经有所变化,因此本文不对“知识量”这一要素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于创新能力的这一公式“创新能力=K*(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知识量2”为我们进一步科学、系统地研究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这三者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既要分类研究,又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为了进一步分析“创新”的要素,我们假定这一理论框架是科学的,并在这一框架下尝试分析影响创新能力的各个变量。

1.创造性人格

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格首先受到先天因素影响,并在后天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催化而逐渐养成并发展。古今中外,新的发明创造数不胜数,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有几项“发明创造”。但不可否认,确实有些人更“善于”创新,他们似乎将创新作为一种“习惯”。

时至今日,木工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以及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一位叫做鲁班的古人发明的。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生于公元前507年,姓公输,名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之为鲁班。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鲁班创造力不仅体现在建筑业,他在航天、军事等领域也有足令当代人敬仰的伟大发明,传说鲁班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一些领域现在还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除鲁班外,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等精密设备的张衡,发明木牛流马、连弩等设备的诸葛亮,以及与诸葛亮同属三国时期,发明了新式织绫机、龙骨水车、指南车等精巧设备的机械大师马钧等等,都是伟大的、我们认为具备“创造性人格”的发明家的代表。

再如国外的发明大师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艾萨克·牛顿(英国)、詹姆斯·瓦特(英国)、托马斯·爱迪生(美国)等,我们在他们身上也会看到某种创新的“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格”受到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科技、经济环境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从理论入手,从宏观把握,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和编写、课堂情景搭建、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以切实培养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2..创造性思维

“思维”,也是一个我们熟悉却难以准确描述的词汇。它从字面理解,包括“思”和“维”两个部分:思,思考,想。维:顺序或方向。这样看的话,我们可以将思维理解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思考。

对“思维”,伟人们这样描述其重要性。1.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巴尔扎克);2.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3.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爱因斯坦);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的一句名言更是道出了思维重要性——“我思故我在”。

在对思维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依然遵循创新能力=K*(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知识量2这一框架,来研究创造性思维。

首先,我们可以把思维简单地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便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非常规思维”或“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方式,是指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从而寻求答案。创造性思维不受既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固有的、传统的方法束缚。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扩散性的特点。它并不拘泥于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探索和选择最佳方案或多方案的组合。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从古至今,创造性思维的案例同样数不胜数,我们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代表。

可以说,新的理论、技术、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化、物化的结果。当今社会,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说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代替人类从事某些领域的“思维”工作。但至少在目前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下,计算机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也许,目前的计算机结构决定了它们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大师托马斯·爱迪生一生中拥有1000余项专利,这个记录迄今似乎还无人打破。据说他给自己和自己的助手规定了创新的定额:每10天一项小发明,每半年一项大发明。传闻一次他无意中将绳子在手上绕来绕去,便由此产生了缠绕碳丝的思路。

相关研究发现,平时勤于思维的人,更容易进入创造性思维的状态,从而激活潜意识,进而产生灵感。这一研究成果对教育从业者乃至全人类有着重大意义!——这说明“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不是天生具备“创造性人格”的人独有的专利,它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社会、学校、家庭、教师、课程以及每一个教育环节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从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有目的、引导性地进行思维训练,不断提出新的构想,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活跃性。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及时捕捉住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产生创新成果。创新成果的取得会成为其继续创新的动力并增强其创新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其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影响、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也能够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来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距离输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只差一步之遥了。这一步,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要素“创新方法”。

3..创新方法

创新方法比起前两个要素更容易被认识、分析和掌握。笔者认为,创新方法指:在既有现有知识和技术条件下,采用创造性思维方式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中,所采用的带有普遍规律的途径、步骤和手段(同时,笔者认为基于创新方法的工具也应属于创新方法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

通过对创新方法的历史和相关案例的研究,笔者大胆将创新方法的发展划分为如下类型:1.基于强烈的既定目标而驱动的无意识的创新方法。其主要代表是经验记录法(神农尝百草)和试错法(爱迪生尝试1600余种灯丝材料)。2.以“要创新什么”和“怎样创新”为目的,总结发展出的思维工具和创新方法。例如:缺点列举法、奥斯本检核表法、5W1H法等等。关于这些创新方法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敖述,笔者想强调的是:这些方法往往从某个或某些角度关注创新,强调的是创新个体的思维模式、思考逻辑以及如何使用创新的工具和手段。3.多人(通常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在一定的规则下,有目的地解决特定问题的创新方法。这类创新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智力激励法(即头脑风暴法)以及菲利普斯66法(也称为小组讨论法)。这类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多人参与。不同知识与思维方式交互影响,对已有的思维方式、角度进行深化、升华,是多学科方法的集成。4.基于现有发明创造案例分析、整理、归纳、总结,而形成的,囊括了创新的核心思想、原理、工具、方法、措施等指导创新活动全过程的完备的创新理论体系。其代表是大名鼎鼎的TRIZ理论。关于TRIZ理论的内容已经大大超出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因此不再这里进行介绍和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寻找其相关内容。

三、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创新”的再度思考

通过对创新方法的分类和整理,笔者发现“创新”这一活动,正在从无意识行为向有意识行为转变,从分散的原理、方法向系统性理论发展,从依靠个体智慧向依靠群体智慧的方式迈进。

“创新”这一推动人类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再是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依、“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已经发现了“创新”的公式,也总结出了关于创新活动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也许,这个公式和理论体系并不完美,但我们的智慧一定可以将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值得期待!

最后,我们不得不看到。具体到某一个培训或教学项目,这些关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笔者深感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如何深刻领悟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去,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被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理论如何应用到教学实践?怎样为学生打造实现其“创造力”的教学环境?个体创新和群体创新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如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并结合创新理论培养合格的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不得不结束本文,这些问题也将成为笔者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1]【创新理论导论】李士等著/2009-09-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创新思维与方法——TRIZ的理论与应用】:陈光、王伯鲁、赵立力编/2011-07-01/科学出版社

杨牧(1990-),男,天津市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目前重点研究创新理论在培训及教学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创造性人格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