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少年公共精神养成的现代意蕴

2015-03-02邓婕,杨淑萍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公共道德公民青少年

作者简介:邓婕(1990-),女,福建三明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育;

杨淑萍(1970-),女,山西夏县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道德教育。

1.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项“儿童青少年公共精神生成状况及培养策略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2014031

2.本文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青少年公共意识的生成状况及培育策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14BKSO14。

近年来,由于奥运会和世博会在中国成功的举办,使得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了。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踏出国门,使得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话题受到外媒的普遍关注。从公共管理事业方面探索公共精神到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无一不体现了我国学者对公民公共精神培养的探索。但众所周知,青少年期是身心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其社会关系不断变化着的时期,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则会起到潜移默化、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何谓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一词的核心为“公共”两字。这里的“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属于人民的。公共精神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也反映了该国家的公民的素质。

公共精神的产生是伴随着公共社会产生而来的,公共社会的形成又是由公民社会的发展提出来的。“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工业革命的出现和国家社会的发展使现代公民身份不断演化,从最初一小部分享受特权的奴隶主变为人人享有权利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人要做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不仅仅关注自我,还要注重公民与公民之间在公共社会中的交往。久而久之,公共社会中就出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契约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共精神。

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公民社会发展较晚。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的确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自始至终都是由国家强制转型的。因此,我国没有公民社会的载体,使得公共法则不是约定俗成的事,而是由国家制定的。这势必造成我国国人没有公民身份的意识。直到20世纪,我国才开始重视公民的培养。而公共精神作为公民社会形成的载体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由于公共精神的概念至今还未有统一的界定,中西方国家的学者依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保罗·霍普指出,公共精神表现为一个人可以不计自己的得失,为了他人的利益能够随时准备参与更多的地方共同体活动。 ①保罗·霍普对公共精神的理解是基于西方社会共同体以及现代西方的社会生活状况而提出的。我国学者刘亚亮从道德伦理、政治价值以及社会制度这三个方面阐明了公共精神的内涵,归纳来说即公共精神是一种伦理规范、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

笔者认为,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权利的个人进入公共空间相互交往,超越个人的自我意识,自觉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通过公共道德准则与规范的培养,关心且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和观念。因此,养成公共精神的首要条件是公民公共意识的构建,公共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公共道德的培养,公共精神形成的场域条件则是公共空间的交往。公共空间是与私人空间相对而言的,是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空间或公共场所。公共意识则可以理解为是建立在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以现代公共伦理道德为准绳,体现在现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意识。 ②

二、青少年公共精神培养的现实诉求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体现我国从古至今的为公精神。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传统的“国家—个人”的二元结构正在被“国家—社会—个人”的社会结构所取代。 ③公共精神的培养不再像古代仅仅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社会集体,现今社会生活在人们公共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时期,也是引导其今后走向公共社会生活的基础时期。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的风起云涌发生了碰撞,使得当前我国青少年公共精神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公共意识不足

公共意识是一种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对现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当代社会提倡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意识,这并不代表要忽视已有的且普遍存在的公共领域的准则和利益。若公共意识不足,“公共性”意识不高,个体就不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利益,不能够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准则。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的“公共性”意识是与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交往活动分不开的,这种交往活动需要个人的实践认知与价值判断。社会公共生活中,青少年群体要面对各种陌生的关系,他们无法对这些陌生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实践认知与恰当的价值判断,因此阻碍了他们对某些公共交往活动的道德正确性的认识,即表现为公共意识不足。在校内,对教室的垃圾视而不见,图书馆里的书被撕页、乱画乱写,课桌上总是布满了涂涂写写;在校外,乘车无秩序,缺乏同情心,对一些不文明行为的漠视,都是当代我国青少年公共意识不足的表现。

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看重以熟人圈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作为做事判断的标准。这种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观念造成了个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行为模式,难以推动社会生活中人际普遍交往的准则。一旦脱离了亲缘关系,进入陌生人环境中,由于利益关系的冲突与依赖,往往对他人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再者,儒家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类的差序等级理念,让阶级地位越低下的人越无法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制定。随着这类思想对一代又一代民众的渗透,使得普通民众对公共事务没有参与的热情与自觉,对自己责任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缺少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公共精神。青少年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难免遇事冷漠,公共性意识不高。

(二)公共道德知行不一

公共道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所普遍建立、认可和遵循的道德观念。公共道德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④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养成是与其从小开始的持续不断的公共道德责任观念教育分不开的。当前中小学生在公共道德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公共道德实践中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在学校、在家里讲起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等理论头头是道,而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的却寥寥无几。一些青少年对自己的私人物品爱护有加,却对景区的公共设施刻字留念,造成不良行为的滋生。有些青少年在课堂里学习着让座的小故事,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无视需要让座的老人。朗朗上口的交通规则,却在随意横穿马路和随意闯红灯中被淡忘。这些现象随处可见,都是公共道德知行不一的表现。久而久之,这种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情感趋于冷漠化,对于公共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冷眼旁观。

究其原因,学校的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由于学业的竞争压力大,学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上,把分数当成是评价“好生”和“差生”的唯一指标,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看得较轻,使得很多青少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其次,从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上看,普遍存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青少年身心的特点不相符的情况。中小学校普遍提倡诸如“爱国主义”、“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此类的高标准的德育内容,而青少年基本的社会公德、责任心等等符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被忽视了;再者,从学校道德教育的形式上看,中小学校偏重于灌输式的德育。这种灌输式的道德教育被称为“德目主义”。所谓“德目主义”指的是道德教育仿佛是一个“美德袋”,把经过选择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等,开列目录,逐步加以讲解和训练。 ⑤仅仅依靠形式化的道德说教,而没有实践认知作为基础,无法培养出知行合一的青少年。

(三)公共空间概念模糊

这里的公共空间是狭义的概念,与“私人空间”相对应。若电梯里只有自己的亲人、朋友,那么这个电梯里的空间可以算作是自己的“私人空间”,此时,有陌生人进入这个电梯后,这个电梯里的空间就是“公共空间”了,这时就应该控制音量。最近时常有新闻报道,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时的行为举止,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我们常常也在公共场所看到三俩成群的儿童或少年跑来跑去,嬉笑打闹,而其父母也熟视无睹,不以为意。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公共空间概念的模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处于日益富裕、开放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消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所宣扬的个人至上理念逐渐动摇了社会的同质基础,个性与差异使社会的异质性增强。 ⑥青少年在处理亲情、友情、爱情时,总将个人的自我需要放在首位。以自我利益为目的的交往模式,使得我国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接触到有关公共空间里行为与场合相关联的信息,导致公共空间概念的模糊。

城市化大潮的影响是其原因之一。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狭窄,对周遭人与事日益陌生化,内心产生了一种孤独感。现今的城市大都是高楼林立,一家一户紧闭大门相对,缺少互动。且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在外危险,常常把孩子一人独自留在家里玩。再加上网络虚拟世界的侵蚀,青少年宁可与虚幻的网络朋友一起聊天、玩游戏,也不愿意在公共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青少年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缺少与同龄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人际关系狭隘化而造成了其公共空间概念模糊。青少年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者,也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里,而无公共空间的概念,长大成人后,在公共空间的行为令人担忧。久而久之,长大成人后的青少年们又该如何引导下一代呢?

三、青少年公共精神培养的路向思考

(一)构建校园文化,增加公共精神的比重

首先,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在家,就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构建校园文化是培养青少年公共精神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的构建,是要在校园的文化与生活氛围中,培养团体活动中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通过同侪群体的交往,青少年慢慢地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同侪群体本身的道德观为准则。杜威说过“学校即社会”,让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中来,无疑对其今后进入社会中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做好了准备。

再者,学校德育内容设置要合理化、形式要多样化。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要摒弃,且青少年社会公德、公共意识、责任心的培养等公共精神的德育内容比重要增加,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会公共生活。学校不仅仅单开设班会课、思想品德课来培养青少年的公共精神,还要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多开展一些德育实践观摩课、德育案例分析活动课等等,多形式地培养青少年的公共精神。

(二)通过社区教育,开展生活式公共精神教育

公共精神的衍生不仅仅需要通过课堂教育,还需要青少年在公共社会生活中参与公共活动,将公共精神内化,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对公共精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社会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它没有固定的年限、课程,而是依据实际需要而开展的活动。

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养正需要在这种生活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中进行。由于社区里有形形色色的居民,可以通过社区举办一些“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的讲堂活动、“学习道德模范,善待身边人”的道德实践活动等来加强公共精神。通过成人与青少年、父母与孩子相互协作开展生活式的公共精神教育,不仅仅给青少年带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也会加强邻里、亲子之间的互动,青少年长期处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有了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与自觉,其公共精神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三)以公共媒体建设营造公共精神文化的氛围

“如果媒体营造一个人人自私的‘拟态环境’,后果可能是公众以为自私是常态;如果媒体营造一个人人救助的环境,那么公众会以为救助为常态。” ⑦大众舆论传媒作为创造文明的载体是一个放大镜,不论善恶美丑都会被放大。若大众舆论媒体总是播报一些负面的新闻,会使公众对社会、对人心失去信心,人人自危,就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了。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因此,大众舆论传媒要发挥正面的导向作用,多报道一些“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正面的事件,少吐槽“见义勇为反被报复”、“扶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等负面消息。即使是一些负面新闻,媒体舆论也需要从正面加以引导,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首先是跨文化的交流,而公共媒体就是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之一。中西方社会有着不一样的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就提倡一种主流精神,即“契约精神”。这种“契约精神”强调个体的自主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个人作为主体知道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与义务,在保证自己的权利的情况下,才会意识到他人的权利。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德治传统”为导向的社会,这种“德治传统”始于家庭血缘的伦理关系,主要通过内在的个人修为、内在的德行来参与公共生活,是把国与家置于个人之上的。缺乏个体自主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公共精神,压抑了个人的个性发展,公共精神的培养变成了形式化的说教;而缺乏家庭血缘伦理的公共精神,又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冷漠与冲突。

因此,青少年公共精神的人文培养,要通过公共媒体这一平台的建设,在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要让青少年打开眼界,与世界接轨,学习西方个人在公共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以培养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应有的公共精神。

注释:

①保罗·霍普.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7.

②杨礼银.论现代公共意识及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江淮论坛,2008,(2).

③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8.

④魏英敏.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J].党政干部论丛,2008, (8).

⑤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7.

⑥杨淑萍.消费文化影响下青少年道德观的特点分析[J].教育科学,2012,28(3):21.

⑦新浪微博:@何镇飙V,http://weibo.com/hezhenbiao, 2011(18):37.

猜你喜欢

公共道德公民青少年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青少年发明家
基于政府导向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理解公民道德
十二公民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